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某难选铁矿主要从磨矿细度、磁场强度进行了条件试验,破碎筛分工艺本着"多碎少磨"的指导方针,以节省磨矿费用,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常规的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在破碎阶段进行大粒度、小粒度2次干选抛废,提高入磨矿石品位;磨矿磁选工艺采用两段闭路磨矿、阶段磁选工艺流程。采用单一磁选的方案,达到精矿品位65%左右、回收率83%左右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春庆 《金属矿山》2016,45(12):94-99
某铁矿石主要有用铁矿物为磁铁矿但嵌布粒度微细,选别比较困难。为了给该类矿石的经济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进行了原矿筛分分级-干式磁选-粗粒湿式磁选-三段阶段磨矿-弱磁选和原矿筛分分级-干式磁选-粗粒湿式磁选-两段阶段磨矿-磁选-细筛分选-筛下磁选柱精选-中矿再磨-磁选两个工艺流程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原矿筛分分级-干式磁选-粗粒湿式磁选-两段阶段磨矿-磁选-细筛分选-筛下磁选柱精选-中矿再磨-磁选工艺流程在最终磨矿粒度为-0.043 mm 80%时,可以获得精矿产率为20.20%,铁品位为65.48%,其中磁性铁品位为64.78%,铁回收率为58.15%,磁性铁回收率为94.72%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志军 《矿山机械》2005,33(10):130-131
我矿公司选矿厂2003年技改前选厂处理量为20万t/a。选厂处理的矿石为中等硬度,硬度系数f=7左右,选厂工艺流程:破碎采取二段一闭路.磨矿为一段闭路流程,浮选采用优先浮选法,脱水采用两段闭路流程。产品为铅精矿、锌精矿、硫精矿三种产品。破碎给矿粒度350mm以下,破碎产品粒度16mm.破碎生产能力50t/h。主要碎磨设备如表1。  相似文献   

4.
赵铁林 《金属矿山》2018,47(2):103-106
随着南芬露天矿开采逐步向深部推进,北山采区矿石出矿比例逐年增加,仍采用原单一磁选工艺流程,难以满足精矿质量和产量的要求,因此,在对北山采区矿石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改造。结果表明:北山采区矿石铁矿物结晶粒度细,属难磨难选铁矿石;将原两段磨选、细筛自循环工艺改造为三段磨选,即原流程中细筛筛上产品及经浓缩磁选后的磁选柱尾矿直接给入第三段磨选流程进行再磨再选,解决了2段磨矿负荷大的难题,使矿石铁矿物单体解离度提高,从而更易选分,相对原流程提高了磨机能力和精矿指标,且每年可为选厂多创利润1 345.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建中  郭鹏 《矿业工程》2021,19(2):38-42
华北某铁选厂采用三段-闭路破碎-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磁重选精选工艺流程.为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矿山综合效益,对高压辊磨—预选工艺应用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实施高压辊磨-预选工艺改造是可行的,同时可显著降低选厂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薛晨 《现代矿业》2023,(1):191-194
为高效开发利用淮北某铁矿资源,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及选矿厂设计。选矿试验推荐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工艺流程,可得到铁品位65.79%、回收率93.55%的铁精矿;选矿厂设计采用两段一闭路破碎、湿式预选—两段磨矿、阶段磨选流程,在一段磨矿细度-0.074 mm55%,二段磨矿细度-0.074 mm90%的情况下,通过三段磁选作业,可获得铁品位65.00%、回收率93.55%的铁精矿,并对干选废石及尾砂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了选矿厂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首钢大石河、水厂选厂阶段磨选工艺流程的分析,提出并分析和验证了粒度分级为主、磁性分离为辅这一理论,并进行了初步评价。迄今,按“粒度分级”为主、“磁性分离”为辅的理论,已成为我国鞍山式磁铁矿石选厂设计和指导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的正确理论。“粒度分级”是磨矿分级作业的工艺目的、要求和方法的基础,而这一目的是通过一段或多段磨矿分级作业完成的。最理想的是将已磨至单体解离的有用矿物,及时被效率高的分级设备分出送到选别作业。然而,矿物的单体解离直接反映在矿物颗  相似文献   

8.
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辉  张渊 《金属矿山》2008,38(10):60-63
采用粗粒抛尾-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对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进行了选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在10~0 mm粒度下经双层永磁辊式磁选机进行弱磁选+强磁选粗粒抛尾,可以抛出产率为9%左右的合格尾矿,铁在粗粒尾矿中的损失仅为3%左右;预先抛尾获得的粗粒精矿在一段磨矿细度为-200目占50%、二段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5%的条件下,通过两段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57.08%、TiO2含量为11.92%、铁回收率为53.16%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一座年处理原矿十万吨的锰矿强磁选烧厂于1986年10月在湖南桃江锰矿建成,并投入试生产。该厂选矿部分以抛废石和集合体分选为基础,采用分级磁选工艺。选矿工艺流程为二段开路破碎、一段闭路磨矿、一段手选、两段磁选(一段弱磁、一段强磁)。它的建成对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0.
韩旺铁矿选厂所处理的矿石为高硅酸铁型细粒难选贫磁铁矿,含铁品位低,结晶粒度细而不均匀。原设计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两段磨矿后均采用磁力脱水槽、弱磁选机和中磁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河北某超贫磁铁矿选矿厂原选矿工艺存在的干选抛废效果差,进入磨选作业的矿石品位低,磨选生产成本高,需送尾矿库堆存的湿尾量非常大等一系列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对现场细碎产品进行了悬浮式干式预选(替代磁滑轮干选)—高压辊磨—悬浮式干式再选试验,在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工艺流程改造:扩大粗、中、细碎系统的能力至原来的3倍,将细碎产品的磁滑轮干选改造为悬浮式干选机干式预选,增设干式预选精矿高压辊磨—悬浮式干式再选系统,并将原与一段球磨机组成闭路的直线振动筛改造为旋流器组。工业生产表明,改造后进入磨选系统的矿量大幅度地减少至16.70%,磨选系统给矿-0.074、-1 mm粒级产率分别提高了15.54、32.97个百分点,矿石的可磨性显著改善,磁性铁含量大幅度提高至28.32%,干抛尾矿磁性铁含量明显低于改造前,在精矿细度由-0.074 mm占75%下降至67%的情况下,精矿铁品位却较改造前提高了2.18个百分点,达65.66%。新工艺充分发挥了高压辊磨机的选择性破碎效果和悬浮式干选机的高效富集能力,大幅度降低了磨选能耗和湿尾产率,减少了脉石的泥化,降低了吨原矿耗水量,改善了分选效果,提高了最终精矿品位,延长了尾矿库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攀钢矿业公司选矿厂生产工艺能耗高的因素分析 ,提出了采用干式磁选预选抛尾、提高入磨矿石品位、实行多碎少磨 ,降低入磨粒度 ,提高分级机的分级效率、完善尾矿高浓度输送、缩小钢球直径等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兴华  陈雯 《金属矿山》2014,43(5):64-69
为给新疆某低品位细粒磁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选矿工艺,针对矿石性质的特点,进行了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和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阳离子反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①采用3段磨矿、4次弱磁选的阶段磨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在三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95.18%的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66.48%、铁回收率为78.79%的铁精矿;采用2阶段磨矿弱磁选、弱磁精矿2阳离子反浮选、反浮选尾矿再磨-弱磁选抛尾后再返回反浮选的流程处理该矿石,在反浮选尾矿再磨细度为-0.038 mm 占96.34%的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69.76%、铁回收率为78.51%的铁精矿。②单一弱磁选流程虽然简洁,但弱磁选、阳离子反浮选联合流程在最后一段磨矿量(相对原矿)显著下降22.99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最终精矿铁品位却大幅提高3.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刘文胜  韩跃新  姚强  高鹏  刘杰 《金属矿山》2022,51(2):139-145
为解决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行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分选工艺中重选精矿品位低、波 动大,浮选尾矿品位高、选别工艺流程长等难题,以鞍千现场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搅拌磨 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以期实现鞍千铁矿石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结果表明,鞍千现场 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在搅拌磨磨矿细度-0. 038 mm 占 80%条件下,经磁场强度 79. 58 kA / m 弱磁选,弱磁 尾矿经背景磁感应强度 700 mT 强磁选,强磁精矿以淀粉为抑制剂、CaO 为调整剂、TD-Ⅱ为捕收剂经 1 粗 1 精 3 扫反 浮选,反浮选精矿与弱磁选精矿合并为综合精矿,综合精矿铁品位为 68. 04%、回收率为 91. 78%,综合尾矿铁品位 8. 62%。 搅拌磨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充分利用铁矿磁性差异进行分选,实现了鞍千铁矿石的分质分选和 脉石的梯级抛除,对于鞍山式赤铁矿石经济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甘肃某微细粒嵌布磁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某铁矿虽然以磁铁矿为主,但由于磁铁矿嵌布粒度微细,磁铁矿单体解离度很低。单一磁选流程磨矿粒度-400目含量达85%,精选后精矿品位57%左右,精矿品位不达标。在原矿经过粗碎干选后,入选品位达到32.28%,经过磁选-重选联合流程,磨矿粒度-300目含量达85%,最高可获得铁精矿品位66.16%,产率32.45%,回收率71.69%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孙放 《金属矿山》2012,41(10):70-74
某铁矿矿石中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并伴生有少量可供综合回收的黄铜矿和黄铁矿。为了给该矿山的开发建设提供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依据,进行了-75 mm干式磁选抛尾-先浮后磁或先磁后浮阶段磨选、原矿直接先浮后磁或先磁后浮阶段磨选共4种流程的选矿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经分析比较,推荐采用-75 mm干式磁选抛尾-先磁后浮阶段磨选流程。该流程可预先抛弃产率达21.0.4%的废石,最终获得铁品位为66.10%、铁回收率为83.48%、硫含量为0.26%的铁精矿,铜品位为15.04%、铜回收率为63.27%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45.51%、硫回收率为72.89%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采用高效碎磨工艺处理福建马坑铁矿石的可行性,进行了高压辊磨—湿式中磁预选—阶段磨选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较常规碎矿工艺,高压辊磨破碎获得的产品细粒级含量显著提高,能够满足湿式中磁预选的粒度要求;磨矿条件相同时,高压辊磨产品相对传统颚式破碎产品新生成-0.074 mm粒级含量高,相对可磨度高;高压辊磨产品(-5 mm)经湿式中磁预选—两阶段磨矿弱磁选,可在磨前抛出38.88%的合格尾矿,并可获得铁品位为66.75%、磁性铁品位为65.95%、铁回收率为80.21%、磁性铁回收率为96.25%的铁精矿,精矿铁品位较现场提高了2.66个百分点、铁回收率提高了0.30个百分点,可作为马坑铁矿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改造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某铁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磁铁矿。随着矿石向深部开采,现有工艺流程已不适于其深部矿石,在对深部矿石进行选矿工艺实验研究时,引入细筛工艺,大大降低了第二段磨矿的细度,降低其能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干式磁选预选-二段磨矿二段磁选-磁选精矿细筛的选矿工艺流程,可获得全铁品位60.24%、全铁回收率88.67%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9.
袁启东 《现代矿业》2011,27(11):17-23
对安徽某铁硫铜多金属矿进行了矿石性质研究,铁硫铜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对原矿进行阶段磨矿,进行了磁选和浮选组合工艺试验,可获得铁品位66.08%、硫品位为0.148%、铁回收率为81.09%的铁精矿;硫品位为41.27%、硫回收率为75.08%的硫铜混合精矿。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试验流程为阶段磨矿-弱磁选-硫铜混浮-铁精矿脱硫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对安徽某铁硫铜多金属矿进行了矿石性质研究,铁硫铜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对原矿进行阶段磨矿,进行了磁选和浮选组合工艺试验,可获得铁品位66.08%、硫品位为0.148%、铁回收率为81.09%的铁精矿;硫品位为41.27%、硫回收率为75.08%的硫铜混合精矿。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试验流程为阶段磨矿—弱磁选—硫铜混浮—铁精矿脱硫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