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用高分子量聚丙烯(HWPP)分别与共聚PP、均聚PP、POE熔融共混制备出HWPP的无机填料复合物。结果表明,当HWPP含量为20%时,HWPP与均聚PP复合物的加工流动性最好,通过共混可得到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加入适量的滑石粉对该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HWPP与共聚PP复合物在HWPP含量为20%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实验用量范围内最大,而其悬臂梁冲击强度在HWPP含量为30%时达到最大;在POE含量由10%上升到20%时,HWPP与POE的滑石粉填料复合物的悬臂梁冲击强度提高了近1倍。  相似文献   

2.
^13C-NMR在抗冲共聚聚丙烯序列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13C-NMR在抗冲共聚聚丙烯序列结构研究中的进展。介绍了抗冲共聚聚丙烯N脉谱图及谱图归属和单元组的分布、组成及数均序列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抗冲共聚聚丙烯主要是由乙丙无规共聚物、乙丙可结晶共聚物(富含乙烯或丙烯均可能存在)和聚丙烯均聚物组成。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基新配方料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物,该复合物由聚丙烯抗冲击共聚物或冲击改性聚丙烯和有效阻燃体系组成。阻燃体系由三(三溴新戊醇基)磷酸酯和碳一碳引发剂构成,添加该阻燃体系的复合物阻燃级别达UL 94V-0或UL 94V-1,且复合物不含三氧化二锑。这种聚丙烯复合物为一种阻燃性好的聚丙烯复合物。USP8329790,2012-12-11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树脂复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树脂,树脂具体组成如下:质量分数60%~85%的丙烯均聚物;质量分数15%~40%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并满足以下要求(1)到(4):(1)丙烯均聚物具有熔化温度163~170℃;(2)丙烯均聚物中无规共聚物含量小于0.01%;(3)聚丙烯树脂复合物A/B比为0.9或更多,A是一种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是一种在室温下可部分溶于二甲  相似文献   

5.
新型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Dsc等对添加有稀土复合物成核剂的均聚及乙丙共聚聚丙烯的结晶形态进行研究,发现稀土复合物为PP的良好β晶型成核剂,其成核效果极为稳定。β晶型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这些特性拓展了聚丙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塑料科技》2013,(6):105
<正>专利名称:一种卷纸包装用超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3112229A申请公开日:2013.05.22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纸包装用超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其中上层由含有下述质量含量的原料配制成96.5%98.5%二元共聚聚丙烯、0.3%98.5%二元共聚聚丙烯、0.3%0.8%抗黏连剂、1%0.8%抗黏连剂、1%3%滑爽剂;中层由含有下述质量含量的原料配制成:98%3%滑爽剂;中层由含有下述质量含量的原料配制成:98%99.5%聚丙烯树脂和0.5%99.5%聚丙烯树脂和0.5%2%抗静电剂;下层由含有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配制成:99.2%2%抗静电剂;下层由含有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配制成:99.2%99.7%二  相似文献   

7.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了透明抗冲共聚聚丙烯、普通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透明抗冲共聚聚丙烯的乙烯含量介于普通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和抗冲共聚聚丙烯之间,橡胶相含量高于普通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橡胶相的重均分子量较小,粒径小于0.4 μm,分散均一,有利于保持透明性和提高抗冲击性能,可满足低温透明包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抗冲击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抗冲击共聚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且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二甲苯溶出、溶胶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了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共聚聚丙烯中乙丙橡胶相和聚丙烯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增加橡胶相含量,增大相对分子量并使其分布较窄,增加橡胶相中乙丙无规共聚物含量均有利于提高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9.
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添加透明剂的方法研制了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通过与无规共聚聚丙烯、均聚透明聚丙烯等的性能比较发现,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的透明性、光泽度好、物理机械性能改善,且缩短了成型周期。  相似文献   

10.
进口共聚聚丙烯涂覆料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光谱、力学性能测试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共聚聚丙烯涂覆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进口共聚聚丙烯涂覆料是含有聚乙烯长直链的乙丙无规共聚聚丙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抗冲共聚聚丙烯(ICPP)和可控流变抗冲共聚聚丙烯(CRICPP)的流变行为以及亚微观形态.结果表明:CRICPP在加工流动性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经注塑加工,相分离后的形态与ICPP明显不同; ICPP的分散相由较大的颗粒组成;而CRICPP则由多个小颗粒聚集而成,且随着过氧化物含量的提高,组成分散相的颗粒尺寸明显变小.为直观描述ICPP及CRICPP的相分离过程,建立了相应的分散相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12.
郝丽媛  张军 《弹性体》2014,(2):81-84
主要论述了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结构和特点。重点介绍了聚丙烯(PP)在氧气、氮气和含有光敏剂时的紫外光降解机理及紫外光降解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HR催化剂和进口催化剂在25 kg/h的环管中试装置上,制备了高光泽抗冲共聚聚丙烯与透明抗冲共聚聚丙烯,研究了产品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HR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更好,制备相同熔体流动速率高光泽抗冲共聚聚丙烯和透明抗冲共聚聚丙烯时加入的氢气量更少,提升了生产负荷,均聚聚丙烯等规指数更高,最终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产品性能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透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中丁烯含量对聚丙烯产品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丁烯含量越高聚丙烯的透光率和简支梁冲击强度越高,拉伸屈服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雾度越低。研究透明成核剂、复合抗氧剂、除酸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的透光率、雾度等透明性能的影响。制备的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雾度为8.5%,透光率为94.7%,弯曲模量为1215 MPa。  相似文献   

15.
β晶型成核剂增韧改性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文春  钱欣  邬润德 《塑料》2003,32(2):9-11
研究了β晶型成核剂及其用量对不同牌号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正交偏光显微镜观察、DSC和大角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表明:添加β成核剂后,聚丙烯晶型由α晶型向β晶型转变,韧性大大增强,用量在0.6%时,均聚聚丙烯悬臂梁冲击强度提高了4倍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共聚聚丙烯的增韧效果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6.
PPH/PPR/PPB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峰  李炳海  庞波  陈业军  王隆 《塑料工业》2003,31(11):39-41
研究了均聚聚丙烯(PPH)、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嵌段共聚聚丙烯(PPB)3种聚丙烯(PP)共混体季的力学性能,探讨了各组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H能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刚性,PPB则能提高材料的韧性,PPH/PPR/PPB体系的冲击强度随PPB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国外聚丙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最新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高透明聚丙烯、高流动共聚聚丙烯、高结晶聚丙烯等聚丙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改性技术及新产品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小明 《四川化工》2004,7(5):29-34
介绍了聚丙烯的改性技术以及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高透明聚丙烯、高流动共聚聚丙烯、高结晶聚丙烯等聚丙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三元共聚聚丙烯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展望了三元共聚聚丙烯的发展前景.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列举了部分三元共聚产品牌号,分析了国内企业没有生产三元共聚产品的主要原因,针对三元共聚聚丙烯的市场现状,建议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加快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OM)对比研究了熔体流动速率接近的均聚和无规共聚聚丙烯添加成核剂前后结晶行为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熔体冷却速率对均聚聚丙烯中β晶的形成影响较大:较低的冷却速率利于体系中β晶的形成;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体系中β晶含量逐渐降低;在相同的结晶条件下,均聚聚丙烯更易形成β晶。在无规共聚聚丙烯中,β晶的含量也随降温速率的变化而改变,但由于β晶含量较低,变化较小。添加成核剂之后,均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球晶数量大大增加,结晶温度和结晶活化能均升高,β晶的含量和结晶度都大幅提高;但β晶含量随熔体冷却速率的变化较小;并且与共聚聚丙烯相比较,均聚聚丙烯中β晶的含量和结晶度均要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