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中和线技术来提高隔离度的双频MIMO天线.天线单元采用印刷单极天线的形式,两个工作频段分别覆盖WLAN频率2.45 GHz/5.2 GHz/5.8 GHz.低频谐振单元为倒F天线,通过增加短截线,用以产生高频谐振,实现双频工作.在天线之间增加一个悬置的中和线来提高天线端口之间的隔离度.仿真结果表明,天线两个工作频带分别为2.39~2.53 GHz和4.57~6.09 GHz.天线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在低频段内,S 21<-19.3 dB,在高频段内,S 21<-24.6 dB,满足移动通信WLAN频段天线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索支撑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索直线模型弹性变形的实时误差补偿方法。在索支撑系统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兼顾索弹性变形的误差模型,分析了索弹性变形对馈源跟踪精度的影响情况。针对天文规划给定的两条典型路径,根据索弹性变形量和实时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索弹性变形的大跨度索支撑系统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迭代,计算量小。仿真结果表明,该误差补偿方法提高了索支撑系统跟踪精度,同时满足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所面临的天线组阵技术应用,本文设计了应用检前记录设备参与下行数传信号合成与数据解调的两种方案,用来解决深空探测任务下行数据接收问题.通过描述天线组阵信号合成和检前记录设备的技术现状,论证了使用深空站配置的检前记录设备参与天线组阵数传信号合成与数据解调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并设计了详细的应用方案.这些方案具有简单易行、效费比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为我国火星探测任务中下行科学探测数据的接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空探测与我国深空探测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人类已经开展的深空探测活动进行了回顾,简介了近期已开展和未来5年内将要开展的深空探测任务,以及未来主要航天国家的深空探测规划,提出了未来我国开展深空探测应掌握和突破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现状,对绕月探测工程和嫦娥1号进行了简介,重点介绍了探月工程二、三期的思路和二期工程的立项论证情况和初步总体方案,同时简要叙述了正在论证中的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夸父计划、硬X射线天文望远镜和空间太阳望远镜等项目的概况;给出了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展望。[关键词] 深空探测;行星际探测;多目标多任务;中国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天文观测台为华南地区第一个观测系统,也是国内首家天文与气象观测相结合、实地观测与网络虚拟观测相结合的观象台。建成后的天文观测基地与海上气象探测平台将为大运会提供相关气象信息服务,内有大量的观测、检测、监测设备及仪器,笔者结合工程经验,。分别对该工程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工作接地系统的设计与保护接地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给大家工作中作为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风云三号(FY-3)湿度仪天线接收各种目标的微波辐射能量,因此天线好坏对整个微波湿度仪系统性能及应用影响极大.FY-3湿度仪天线具有高增益、低噪声和高的波束效率,采用偏馈抛物面天线形式,天线频率分别达到150 GHz和183 GHz,是目前国内有效载荷的最高频率,其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的空白,也使我国航天器天线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实现了一次较大的技术跨越.文章从天线的系统工作模式、组成、设计要点、关键技术及验证等方面阐述该天线子系统的技术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航天任务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测控的需求也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航天测控系统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航天测控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航天测控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优化地基测控网、建设和发展天基测控网、构建深空探测网,循序渐进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测控通信系统”的整体发展思路,并对我国地基、天基、深空探测测控通信系统发展及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种柔索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索并联机器人采用柔索代替连杆作为机器人的驱动元件,它结合了并联结构和柔索驱动的优点。500m口径大射电望远镜(FAST)粗调系统是通过六根索长的协调变化使馈源舱作跟踪射电源的六自由度运动,其工作特点类似并联机器人,因此也被看作柔索并联机器人。基于FAST5m缩比实验模型,首先进行了逆运动学分析;其次,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柔索并联机器人的逆动力学模型;最后,针对结构特点模拟作用在馈源舱上的随机风荷,设计了用模糊控制器自动调整免疫系统反馈规律的免疫PID控制器来控制馈源轨迹跟踪的风振响应。数值结果验证了该主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衰减风荷振动,从而提高了馈源轨迹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以降低ABS装置能耗为目的,通过研究接枝聚合釜换热效果对所消耗公用工程的影响,来研究对全装置能耗的影响,来实现降低大庆ABS装置能耗的目的。通过对ABs接枝聚合釜搅拌器和自动清洗系统进行改造,提高接枝聚合釜的换热效率,提高升温和降温的速度,最终确定改造对装置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未来空间天文观测和科学探测任务、大型长期空间任务以及空间超导技术的应用需要深低温系统提供支撑。深低温系统主要包括深低温获取技术和深低温热传输技术。总结了以深低温槽道热管、深低温环路热管、深低温柔性热管、深低温脉动热管为代表的四类典型深低温热传输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空间搭载验证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低温热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加速膛在冲击片换能元中起着剪切飞片和提供飞片加速通道的功能,其孔径对飞片速度形态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中,研究不同加速膛孔径对冲击片换能元在不同回路参数条件下的爆发电流和飞片速度的影响规律,并且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短路电流峰值和桥箔条件下,加速膛孔径对桥箔的爆发电流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飞片速度有较大影响。加速膛孔径增加,飞片面积增加,飞片速度相应减小;但是飞片面积存在着一个最大值Smax,当加速膛孔的面积大于Smax时,飞片的面积会保持为一定值,不再随着加速膛孔径的增加而变化,此时加速膛失去剪切飞片的功能,只是保留了提供飞片加速通道的功能,从而导致飞片速度不再发生变化。对于文中的起爆回路和桥区尺寸为0.3 mm×0.3 mm×0.005 mm的铜桥箔来讲,可以近似认为Smax=0.32πmm2,对应的加速膛孔径约为0.60 mm。研究结果为加速膛的孔径设计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唐钢热轧轧机换辊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优化情况。描述了换辊功能的工艺概况、生产中的作用和在手动等三种操作模式下的工作过程,并详细说明了由于生产环境造成的问题及根据此问题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的改造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冷却水水质欠佳、进气温度偏高和换热面积偏小造成UF-2700/7型预冷机换热效率低,制约了空分设备的正常生产。采取更换冷凝器和改善冷却水质量等改造措施,提高了预冷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的遣传算法的微波测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遗传算法在微波测量分析中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应用遗传算法处理微波数据信号.然后在微波电路的分析设计中,设计了一种较好的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对电路进行全局优化.使整个系统在电路设计等关键的衡量指标同时达到最优.文章对双波段、六单元接换阵列智能天线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在900MHz和1900MHz两个频段上-10dB带宽分别达到和,天线辐射方向上的最大增益为.最小增益为,并且得到了天线阵列中每个变量的灵敏度分析.通过与文献的比较,结果证明遗传算法的应用可以显著的提高天线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王方林 《安装》2023,(7):87-89
工业厂房的设备发热量较大,冬季也需要较大的制冷量,导致厂房冬季的制冷耗电量较高。本文通过自然冷却的原理,对原有制冷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利用冬季室外的低温空气,让冷却塔通过板换直接制备14℃/20℃的中温冷冻水,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照相机》2014,(6):86-88
正富士发布X100、X100S望远转换镜头TCL-X100富士正式发布望远转换镜头TCL-X100,1.4×放大倍率,可将X100/X100S镜头转换为等效50mm焦距。镜头采用4组4片全玻璃镜片,并经过富士龙Super EBC镀膜处理以减少眩光,专为X100、X100S设计。这款增距镜在今年2月的CP+上已经面世,是富士胶片继WCL-X100广角转换镜头之后,针对X100和X100S相机推出的第二款转换镜头。兼容X100、X100S的混合取景器,提供黑色、银色两个版本,将于5月开始发售,售价为349.99美元(约合人民币2176元)。  相似文献   

17.
星间链路是导航卫星实现精密定轨和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导航卫星通过星间链路完成伪距测量和数据交换,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时空基准,保证系统持续提供精准导航服务.本文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首先对星间观测和信息传输频段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天线特征,多址控制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常见星间链路的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18.
在大长度室内检测平台上,通过对反射棱镜的运动控制和精确定位、双频激光位移基准值的实时获取、被检仪器的计算机远程操控观测和环境参数的动态获取,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全站仪(测距仪)周期误差等检定项目的全自动化检测作业.介绍了系统的方案、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空间电推进技术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调研2000年以来国内外空间电推进技术及应用进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电推进在GEO卫星位置保持和轨道转移、深空探测主推进、科学观测和试验等领域的空间应用情况,分别给出了离子电推进、霍尔电推进和其他电推进类型的新研产品及主要性能,对电推进新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最后对空间电推进技术及应用的新进展给出了简要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讨论了FANUC系统加工中心刀库自动选刀控制,详细阐述了刀库随机换刀的经过,对使用和维修带来很大帮助,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