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进行了香菇远红外与热风联合干燥的四因子(前期干燥方式,后期干燥方式、转换水分和中间缓苏时间)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到各参数对四指标(质量、脱水速率、单位能耗和综合评分)的显著水平及影响规律,提出了联合干燥的较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以及远红外干燥5种干燥方式对香菇的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灰分、粗脂肪、蛋白质、粗纤维、干物质、高分子多糖和总糖,物理性质包括复水比、感官质量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综合上述指标,冷冻干燥对香菇的营养成分影响最小,其次是真空干燥,最差的是热风干燥;复水比和感官质量最好的是冷冻干燥,其次是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的香菇较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干制方式对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运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香菇鲜样及自然、热风、热风联合远红外和远红外四种方式干制的香菇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权重值,对香菇干制品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鲜香菇、自然干制、热风干制、联合干制、远红外干制分别检测出12、23、27、25、27种化合物。干制方式对香菇中的醇类、酮类、酸类及含硫类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较明显,干制后香菇醇类和酮类化合物均减少,酸类化合物均增加,含硫类化合物除自然干制外含量均大幅增加。热风干制香菇的综合评分最高为7.07,联合干制和远红外干制分别为3.32和2.47,自然干制评分最低为0.20。热风干制因生成较多阈值低的风味物质而能较好的保持香菇风味。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不同切片厚度、热风温度及装载量条件下香菇的干基含水率、水分比及干燥速率变化,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对热风干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比较香菇在热风干燥前后可溶性蛋白质、总酚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切片厚度在3~12 mm、热风温度在50~70℃、装载量在5~15 g/dm2范围时香菇干基含水率、水分比及干燥速率较合适;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各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切片厚度4.99 mm、热风温度55.21℃、装载量7.88 g/dm2;经热风干燥后香菇的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下降,而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较干燥前显著降低,说明热风干燥可以较好保留香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对香菇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破坏较大。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热泵干燥三种干燥技术对香菇收缩率、复水率、感官品质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香菇收缩率最高,复水性能最差;热泵干燥的香菇收缩率最低,复水性能最好;热泵干燥的干制香菇感官评分最高,其次是微波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的干制香菇的感官得分最低;对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热泵干燥三种干燥技术进行能耗计算,其中热泵干燥消耗的能量最小,其次是微波真空干燥,热风干燥耗能最大。综合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热泵干燥三种干燥技术对香菇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相比,运用热泵干燥技术干燥的香菇产品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热风恒温干燥、热风变温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干香菇甲醛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进行处理,并测定干燥产品的甲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收缩率、复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经预处理直接热风恒温干燥的香菇的甲醛含量高于热风变温干燥。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热风干燥的香菇中甲醛含量与直接热风干燥相比都有显著降低,但香菇的感官品质较差,收缩率较大,复水性较差,可溶性糖和蛋白质都有所损失。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比直接热风干燥低,与经预处理后热风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相近,香菇复水性适中,质地疏松。经预处理后再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与直接微波真空干燥相比,甲醛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低,体积收缩率和复水率差别不显著。本研究为香菇干燥过程中品质和甲醛含量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对香菇干燥速率、复水比、色泽及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其微波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明显高于热风干燥后期干燥速率,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香菇复水比好于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和热风干燥L*、b*值差异显著,而a*不显著。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现两种干制方式的香菇风味组成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含硫化合物、醇类、酯类和烃类。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和热风干燥的香菇中含硫化合物分别为10.07%和5.60%;醇类分别为5.08%和12.09%;酯类分别为4.15%和10.16%;烃类分别为3.17%和0.68%。且热风微波联合干燥产生了干香菇重要风味化合物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四硫醚及香菇素。因此,综合以上实验结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香菇品质优于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8.
干制香菇是延长香菇保质期的有效方式之一,采取三种单一干燥方法和两种组合干燥方法对香菇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了香菇干燥过程中的干燥动力学特性和干制品品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干燥效率和失水速率来看,三种干燥方法从优到次依次为热风干燥、普通烘箱干燥、真空干燥;从干制品外形品质来评价,从优到次依次为真空干燥、热风干燥、普通烘箱干燥。而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香菇是有应用价值的,联合干燥后的干香菇产品品质远优于热风干燥,且比单一的真空干燥缩短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9.
赵伟  黄佳琪 《食品与机械》2023,39(2):147-152
目的:降低干燥过程中蓝莓花青素类物质的降解。方法:将远红外干燥应用于蓝莓的干燥中,并与传统热风干燥进行对比,探究不同干燥方式下蓝莓中主要花青素的降解特性、PPO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远红外干燥下的蓝莓中两种主要花青素(D3G及C3G)保留率较高,二阶数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其降解过程。与热风干燥相比,远红外干燥蓝莓花青素的动力学速率常数k值及熵ΔS值更小,半衰期t1/2值、活化能Ea值及焓ΔH值更大。两种干燥方式对PPO酶活性产生了相似的影响,但干燥4 h后远红外干燥组酶活性总体低于热风干燥组。此外远红外60℃干燥条件下观察到了蓝莓干果最高的花青素保留率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相同干燥温度条件下,远红外干燥相较于传统热风干燥能够减少蓝莓在干燥过程中花青素类物质的降解,提高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肉脯品质,本文研究了不同干燥技术对肉脯品质的影响,以水分含量、剪切力、色差和质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肉脯的工艺条件,确定干燥模型,并对比分析微波、热风、远红外干燥技术对肉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肉脯的最佳工艺为:第一段热风干燥温度Ⅰ170℃,第二段热风干燥温度Ⅱ 250℃,第三段红外烤制温度Ⅲ 260℃,干燥100 s,制得肉脯的水分含量低(13.54±0.48) g/100 g,嫩度高,易咀嚼,符合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干燥模型(R2=0.9976);与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相比,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的肉脯品质最佳,改善了产品的感官质量,水分含量、剪切力、硬度、咀嚼性、L*值和a*值分别是热风干燥的92%、55%、60%、46%、109%和121%,胶粘性和b*值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肉脯的干燥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热风65℃、热风105℃、微波干燥、微波热风(65℃)组合、微波热风(105℃)、红外微波组合和红外干燥等干燥方法对清洗的麸皮进行干燥。实验结果显示,各种干燥方法对IDF得率有一定影响,对IDF的持水力和膨胀力影响较大。微波干燥用时短,IDF得率为57%,微波干燥样品的持水力为710%,膨胀力为6mL/g,较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好;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方法制得的IDF的性质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香菇热风干燥过程中香气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感官分析香菇香味形成的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对香菇热风干燥过程中的香气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香菇热风干燥过程的香气形成可分为2个阶段:即干燥初期和中期的酶的作用产生香味物质以及前驱体,和干燥后期的美拉德反应产生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黄秋葵干燥工艺条件,选取不同干燥方式、干燥温度对黄秋葵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工艺条件对干燥特性、动力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速率受干基含水率的影响大,远红外干燥速率受干基含水率的影响小。Midilli 模型能准确描述黄秋葵热风和远红外干燥过程。在相同温度下,热风干燥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比远红外干燥的大0.52~1.10 倍,热风干燥所需活化能比远红外干燥所需活化能低5 481.76 J/mol。干制品的VC 降解、复水比和硬度受温度和时间累积效应的影响。以干燥特性、动力学和干制品品质为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获得黄秋葵干燥条件,热风温度70 ℃,干燥时间为300min,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36×10-9m2/s,所得干制品VC 含量7.71mg/100g、复水比6.03、硬度3.25 N。  相似文献   

14.
传统真空油炸果蔬脆片含油率偏高,品质有待改善.对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加工的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热风风速、分阶段干燥的水分转换点、热风干燥阶段温度和真空油炸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以含油率结合产品感官为评价指标,得出香菇脆片真空油炸-热风联合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风速1.0 m/s、水分转换点35%、热风温度65℃、真空油炸温度90℃.该工艺加工的香菇比传统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含油率降低1.78%,产品感官品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香菇热风微波流态化的干燥特性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香菇热风微波流态化的干燥特性试验,探讨微波功率、热风功率和振动频率对香菇干燥速率的影响规律;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分析香菇热风微波流态化的水分迁移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微波流态化干燥香菇过程按降水速率大小分为预热、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干燥速率随微波功率及热风功率的增大而明显加快,振动频率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小。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干燥预热阶段主要脱去自由水,恒速阶段主要是不易流动水与结合水之间的转化并脱去大量自由水,降速阶段是脱去结合水。在香菇热风微波流态化干燥过程中,提高水的流动性并延长恒速阶段干燥时间有利于提高干燥速率。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ZrO2和TiO2的远红外辐射性能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ZrO2、TiO2和辅助原料的不同水平对其远红外辐射率的影响,利用远红外辐射测量仪测定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远红外辐射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与热风干燥做了谷物干燥对比试验;得到如下结论:①TiO2含量达到15%,ZrO2的含量达到80%时的远红外辐射性能最优。所合成试样在所要求波段的光谱辐射率最高可达到0.91。②同等条件下自制辐射器的干燥效率比热风干燥要高。  相似文献   

17.
对野生蕨菜进行护色及干燥方式研究。确定亚硫酸钠作为护色液,通过响应曲面试验得出最佳护色条件为:护色液浓度30.21 mg/100 g,护色温度100℃,护色时间2.0 min。从失水率、复水率、感官指标、黄酮含量和铁含量方面考虑,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远红外干燥这3种干燥方式各有优点,就生产效率而言,真空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技术较好;就感官评价来说,远红外干燥和热风干燥较好;就黄酮和铁的保留量来说,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卤制香菇热风干燥水分变化规律,研究卤制香菇在不同温度下的干燥特性。选用3种模型对干燥过程进行拟合,建立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卤制香菇干基含水率为296.40%,产品软硬适中,风味最佳。干燥特性试验表明,卤制香菇热风干燥属于变速干燥过程,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3种常见农产品薄层干燥指数模型的线性回归表明,Page模型适合于描述卤制香菇的干燥过程。经回归拟合,卤制香菇热风干燥数学模型为:MR=exp[(-4.0×10-7T3+8.0×10-5T2-0.0056T+0.1238)t(-4.0×10-5T3+0.0094T2-0.6557T+16.151),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卤制香菇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微波干燥黄桃及预处理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俊  胥芳 《食品科学》1996,17(4):39-42
进行微波干燥黄桃的一系列试验,得各种指标相对应的较佳干燥工艺,试验表明微波干燥优于热风或远红外干燥;对热烫、Na2SO3液预处理后的黄桃进行较佳工艺试验,结果是预处理后外观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慧  张裕仁  杨佳  彭菁  潘磊庆  陈继昆  屠康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4):214-221,232
本文基于热风-微波分段联合干燥方式,探讨了联合干燥转换点干基含水率(2.00~5.00 g/g)、热风温度(50.0~70.0 ℃)及微波功率密度(6.67~33.33 W/g)对香菇营养成分、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较优参数范围并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优化联合干燥工艺,分析干燥工艺对干燥时间及香菇典型品质(色差、收缩率及多糖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优工艺为转换点干基含水率4.20 g/g、热风温度60.60 ℃、微波功率密度30.00 W/g,此条件下的联合干燥时间为178.33 min(其中热风干燥170 min,微波干燥8.33 min),产品色差ΔE为11.21,收缩率为65.28%,多糖保留率为66.98%,综合评分为0.145。研究结果表明热风-微波联合工艺能够实现对香菇的快速干燥,并保证较好的干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