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丝绸》2016,(12)
蝴蝶纹样是中国的传统纹样,其形象传承已久,在中国民间服饰上甚是常见。以江南大学近代民间服饰传习馆中服饰上的蝴蝶纹样为研究对象,对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上蝴蝶纹样的造型艺术进行探究。对其造型进行详细的划分,首先对常见的蝴蝶纹样造型进行归纳,其次对造型醒目特殊的蝴蝶纹样进行解析,分析蝴蝶纹样造型上的艺术之美,总结蝴蝶纹样的造型特点,挖掘其独具的艺术内涵,最终剖析所研究的蝴蝶纹样在造型中所体现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蝴蝶纹样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2.
亓延  范雪荣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1,32(3):110-115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收藏的近代齐鲁民间传统刺绣服饰和服饰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纹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近代齐鲁民间服饰纹样的主要题材、表现手法及其包含的民俗内涵。近代齐鲁服饰刺绣纹样题材非常广泛,在构图形式、组织形式、用色方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民俗内涵凝聚了齐鲁妇女丰富的民俗情感,表达了齐鲁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以及对宗教信仰的一种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3.
蝴蝶纹样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出现频繁,而在衣领上的装饰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服饰,应用实物归类分析法首先阐明了蝴蝶纹样的研究范畴;其次对衣领部位的蝴蝶纹样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从而诠释蝴蝶纹样在不同衣领中的表现特征;最后对蝴蝶纹样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分析,表明其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丝绸》2021,(3)
眉勒是佩戴于额间的传统服饰品,其形成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并以其装饰纹样最具艺术表现力。民间眉勒纹样样式精美,构成要素丰富,构成形式相对稳定,其搭配呈现程式化的特征,带有含蓄隐喻的意向表达。文章通过对近代民间眉勒纹样的研究分析,旨在得出纹样的构成特征与规律。对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眉勒实物纹样的描摹绘制和构成分析,发现民间眉勒纹样的构成形式在纹样组合、纹样与造型的关系等方面呈现对称与均衡,"适"形与"破"形的节奏和秩序美感,因此提出民间眉勒纹样存在隐喻的吉祥寓意和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  相似文献   

5.
《丝绸》2015,(4)
民间刺绣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较多的江南、闽南、山东、山西、陕西、皖南、中原7个地方涉及服装、饰品及纺织品在内的2 174件藏品为研究对象,从造型、色彩、工艺、纹样四个方面总结近代汉族民间刺绣的风格特点,论述了近代汉族民间刺绣在文化包容性、造物文化、民俗文化及审美文化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表明汉族民间刺绣不是一个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为民间刺绣的传承及在现代服饰产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西方的文化艺术在传入中国后,对服装用丝绸的纹样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内馆藏服饰统计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符号学知识,企图探讨出江南民间丝绸服饰纹样在外在形式改变的同时,其内在的符号语义产生的相应变化:它们有的进行了语义的固定,有的产生了语义的延伸与传承,有的甚至进行了语义的替换及转化。  相似文献   

7.
张露  牛犁 《纺织学报》2015,36(5):93-97
高山汉作为生活在大山之间、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支特殊的汉族群体,其服饰延续了汉族传统,装饰艺术亦独具特色,对其装饰艺术的研究可深化对汉族特殊族群服饰艺术的了解,扩充目前汉族服饰研究的范围。为此,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高山汉服饰研究发现:其纹样主要集中在背带、童帽、绣花鞋、围腰、银饰等服饰品上,题材以动植物等自然界的事物为主,并辅以宗教、文字、人物等纹样;组织形式包括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角隅纹样、连续纹样等;工艺手法包括传统的绣、贴、镶、嵌等。高山汉服饰纹样通过写实与夸张的有机结合,平面与立体的相辅相成,传承与吸收的内在底蕴形成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8.
卢杰  牛犁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6,37(4):119-123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范,较其他类服饰更具特色;童帽装饰元素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偶然形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与儿童相关的民俗风俗提供参考,为儿童服饰设计提供了在写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童子纹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在中国的文化民俗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情趣。文章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末民国时期33件带有童子纹样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为例,厘清童子纹样的概念,对童子纹样的造型手法、构图形式和色彩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实例剖析童子纹样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童子纹样表现内容丰富,艺术特征鲜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载体凝聚了民众对"多子多孙"的情感渴望,寄托了"祈富求名""求喜求乐"的美好愿望,指出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童子纹样有助于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近代黄河流域民间枕顶在造型特点和纹样的分类、工艺、尺寸、材料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枕顶的纹样表现手法多样,其用色方式、纹样设计、构图形式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文章中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103对近代黄河流域民间枕顶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数据的量化分析与相关文献对近代黄河流域枕顶的分类、纹样的题材及表现手法进行整理,并进一步总结归纳出近代黄河流域枕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内涵,同时指出其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学方法的流行几何图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戎蕾  洪潘 《纺织学报》2014,35(3):141-0
为了拓展传统印花图案设计的思路,为设计师和工艺师提供更多各类的设计方法和途径。从数学艺术图形角度对服装印花图案的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阐述了准规则斑图和均匀随机网形成流行几何图案的原理和方法。首先,在对几何图案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准规则斑图和均匀随机网的数学原理,结合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了其生成图案方法的算法研究;其次调整其数学模型的不同参数,生成一系列具有一定流行度和审美需求的几何图案。结果表明,利用数学方法来进行流行图案设计具有实用性和优越性。本文的目的在于拓展传统印花图案设计的思路,为设计师和工艺师提供更多种类的设计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安薇竹  赵丰 《丝绸》2020,57(5):62-67
"阿兹勒格"是印度代表性的凸版印花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印染技艺。通过对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喀奇地区模版印花"阿兹勒格"印染技艺的调查,结合对纹样题材、布局、文化内涵的分析,发现"阿兹勒格"是借助防染剂和媒染剂套染而成的多色印花布,纹样受伊斯兰文化影响,以抽象几何纹和植物花卉纹为主,鲜见动物纹和人物纹样,排列方式有四方连续和二方连续两种,四方连续纹样的布局形式又有波形连缀式、几何骨架式、散点式、缠枝式。"阿兹勒格"与中国新疆地区的模板印花在工艺、纹样、布局形式、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运娟  陈东生 《纺织学报》2012,33(7):114-117
 从客家服饰刺绣图案的分类、刺绣技法、图案构成、色彩运用角度入手,总结出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按其表现题材可分为动植物、几何图纹、人物、文字、生活器物等五大类;刺绣技法分为七大系列二十七种针法;图案构成以边缘式、主题式与对称式为主;服饰图案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尚“俗”审美情趣且倾向装饰功利性。得出客家传统服饰图案在构图、表现题材、技法、用色等方面呈现地域性特征,并且具有深沉的中原汉民族审美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4.
为拓宽立体几何褶皱织物的设计思路,设计具有立体几何效果的褶皱织物,对立体几何褶皱织物的成型原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在二维织物面料铺设折叠线,形成一定规律的几何图案,并将几何图案按折叠线划分成上凸折叠区、下凹折叠区及非折叠区,在不同折叠区填充不同组织并以弹性纱和非弹性纱交替引纬,以此作为设计立体几何褶皱织物的基础。结果显示:设计好几何图案,选择不同的纬二重组织填充不同折叠区域,选用蚕丝为经纱、涤纶低弹丝与氨纶丝包覆的弹力丝与涤纶全拉丝为纬纱进行织造,所得的织物能形成具有明显立体几何形状的褶皱。  相似文献   

15.
分析传统几何纹样的表现形式和几种代表性纹样的内涵,表现形式包括单独形式、散点形式、几何形式和缠枝形式。阐述与现代时尚元素有机融合的4种传统几何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法,包括形态简化、夸张变形、分散重构和中西元素融合。最后,结合小学校服设计,从色彩呼应、风格匹配、整体布局3个方面,阐述传统几何纹样的创新应用,为小学校服的设计以及传统几何纹样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女红民间刺绣鞋垫的纹样种类,按照题材不同,通常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文字纹样、几何纹样和组合纹样。阐述了女红民间刺绣鞋垫的纹样技法,按照刺绣技法,分为平绣、挑花绣、割绒绣和剪纸贴花绣。从求吉纳福和传情达意两个方面,论述了女红民间刺绣鞋垫纹样的文化内涵,以期为刺绣鞋垫的纹样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钱欣  赵萌 《纺织学报》2010,31(1):96-101
鲁锦具有浓郁的地方民间纺织艺术特色,纹样是其特色之一。通过对鲁锦的几何格子型图案构成特点的整理和分析,抽离其纹样的本质特征,并尝试以几种不同的设计方式将鲁锦纹样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通过实践认为,直接应用的方法虽易于掌握,民族特色浓郁、鲜明,但设计的“剪贴”痕迹暴露无遗,显得牵强附会。间接应用更能表达现代设计原理,也更适应人们对现代服装的审美需求,是较为理想的旧为新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晓霞 《丝绸》2012,(1):52-56
先秦时期的织纹尽为几何纹,其造型既受到织造工艺的局限,也受到编织纹理的启发。先秦织纹与先秦古文字之间在形式与名称上不乏通用之例,探析两者渊源关系以领悟先秦织纹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有佩戴首饰的习俗,其黄金首饰富丽繁复的装饰风格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征。从艺术学的角度分析了维吾尔族金饰工艺、造型、纹样特征。结果显示,维吾尔族首饰喜爱用黄金材质,制作工艺中的花丝工艺和金珠工艺具有地域特征;首饰造型上形体硕大;装饰纹样受到生存环境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常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和文字纹样。材料与精细的首饰工艺制作相结合使首饰呈现出富丽繁复的装饰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连燕  毛莉莉 《毛纺科技》2012,40(8):27-31
针对几何纹样在毛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几何纹样的概念及表现形式,毛衫中几何纹样的获取方法,以及几何纹样在毛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点、线、面的几何纹样,点、线、面组合的几何纹样,人物、动物、植物这3个方面。得出在设计毛衫几何纹样时要了解毛衫的风格设计特点,这样才能合理的运用几何纹样,丰富毛衫设计,拓展毛衫的空间造型潜力,为毛衫设计师提供更广阔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路。以此进一步拓宽毛衫设计的思路、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旨在为时尚针织毛衫的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也为不同风格特征毛衫相结合形成独特艺术性提供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