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多通道联合收发技术的研究,探索5G室内分布系统错层部署建设的新模式,在不改变原有LTE传统系统网络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单路、双路系统能力的提升,极大的提升了传统室分5G网络系统覆盖和性能。为了更好的验证错层部署的覆盖效果,选取了石家庄金角湾大厦物业点进行了试点建设,为后续大规模开展5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5G信号直接合路至现有4G室分系统中,能快速低成本地实现5G信号的室内覆盖,但受现有室分系统流数的限制,难以体现5G的高速率。奇偶错层的覆盖方式只对主设备至楼层分布接口间的主干简单改造,即可使符合条件的室分站点的5G下载速率提高30%-70%,取得较好的用户体验。本文根据单流变双流、双流变四流的两处5G奇偶错层改造实践,分析其改造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从而为5G室分奇偶错层覆盖的设计及优化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5G室分深度覆盖规模的加大,由于3/4G存量室分基数较大,进行5G室分深度建设需通过部署有源室分或对原有室分系统进行改造的方式实现多路MIMO,因此面临着建设成本高、施工工作量及难度大等问题。文章结合传统室分改造的难点,通过分析5G双路耦合应用原理、建设造价对比,总结得出双路耦合低成本建设方案在新建及重耕场景下的应用技术方案,以及该技术方案的建议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移动开始部署5G网络以来,如何提高室分能力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对5G室分系统采用新型室分方案的观点呼声较高,但这对于原有传统的室分系统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如何提升传统室分的覆盖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传统的室分进行能力提升的研究,旨在提高传统室分下用户对速率、时延的感知体验。研究实践表明,传统室分在进行双路+错层改造方案后,可以显著降低室分建设成本,并可以实现提升速率、降低时延的目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林团平 《电声技术》2023,(11):118-121
随着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室内网络深度覆盖将是5G发挥重要作用的场景。基于新型数字化分布系统的多通道联合收发奇偶错层室内覆盖技术,联合多个室内分布系统中的收发节点,形成虚拟的多维收发系统,通过算法,消减现有分布系统多通道间功率不平衡等问题,为5G网络的快速建设和低成本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基于此,分析当前主要的室内分布系统,介绍基于新型数字化室分系统的奇偶错层覆盖技术,验证多通道联合收发奇偶错层覆盖实际效果,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运营商的5G室内分布(以下简称窒分)系统建设面临着高频段、高成本、高流量三大难题,住宅小区5G室分系统在这些方面上尤为突出.电信公司结合住宅小区现有的宽带网络资源和4G室分资源,提出了低成本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高低频组网、复用家庭宽带传输和双路耦合这三大技术,实现了住宅小区5G室分的低成本、高效精准建设.  相似文献   

7.
潘毅  李晖晖  曾磊  蔡伟文 《电信科学》2020,36(7):168-174
随着数据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室内覆盖成为5G时代的重要场景,部署5G室分系统是解决5G室内覆盖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室分系统部署面临两大场景:新建场景与改造场景。针对室内改造场景,如何保护投资、低成本建设5G网络,同时让用户获得5G多流MIMO体验是目前最关注的问题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多通道收发技术的5G网络创新室分升级改造方案。该方案通过增加竖井线缆、合路器、耦合器等方式,在不改变平层传统室分网络结构的前提下,能够快速在单路馈线场景下实现2流、双路馈线场景下实现4流效果,激发了传统室分网络的5G潜能,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的5G创新室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同一楼宇内的两套存量无源室分天馈分别进行“奇偶错层”主干改造,形成两条主干。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自产权的无源室分天馈“奇偶错层”改造都完成后,电联存量无源室分一共形成了4条主干,将这4条主干分别接入4TR NR2.1G RRU的4个射频端口,实现NR2.1G Rank4组网。  相似文献   

9.
5G时代超过70%的业务应用发生在室内,5G室内网络质量已成为运营商竞争能力的关键。5G室内覆盖由室外宏站覆盖和室分基站覆盖两部分组成,700 MHz的引入,能够节约5G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但缺少量化评估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5G室分选址评估技术,综合利用4G/5G室分流量数据、互联网PoI数据、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和立体仿真预测数据,充分考虑5G室外宏站覆盖室内水平、楼宇流量和楼宇价值3大维度,对5G室分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资源精准投放提供指导,并在某省会城市开展了试点验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用户的快速发展,运营商5G室内覆盖及体验将面临巨大挑战。传统楼宇覆盖方案的规划方法不利于短时间内大规模网络建设和效果评估,导致低流量和低效益室分占比偏高。为确保5G室分资源的精准投放,本文探索基于楼宇深度覆盖画像的5G规划方案方法,以期为2.6 GHz+700 MHz组合部署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陈燕雷  孟俊仙  刘玮  王勋 《电信科学》2021,37(4):151-158
5G进入规模部署阶段,室内是重点场景之一。随着新技术的演进,新型室分建设方案层出不穷,如RRU/pRRU+射频功率放大设备、多通道联合收发技术、变频系统等,相较于传统室分覆盖方案,具有成本低、性能好的特点,可以在相应场景作为5G室内建设可选覆盖方案。创新性地综合分析了上述新型室分方案的技术原理、基本性能、关键问题和产业现状,并通过实际试点验证,总结对应的目标场景与部署建议,为5G室内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存量DAS系统价值挖掘需求,首先,对5G室分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对DAS无源器件中5G频段的支持情况进行分析;再次,结合DAS系统应用的挑战,对DAS系统在向5G室分建设中融合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最后,对DAS分布系统向5G演进给出合理建议,推进5G室分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下载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考虑建设成本,目前绝大多数楼宇的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为在原有的单通道分布系统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合路,无法发挥LTE MIMO双流传输模式的技术优势,损失LTE室内分布系统约50%的容量。为低成本实现4G室内分布系统中的MIMO双流效果,提高4G用户感知,本文提出错层单支路泄漏实现MIMO双流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5G基站的建设特点,结合5G实验网测试数据,分别针对室外站和室分站研究了5G无线网工程建设技术方案。重点从4G/5G设备比较、5G站间距、5G天面建设、5G干扰要求、5G BBU安装、5G电源工程和5G室分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5G BBU安装工艺和5G基站干扰隔离的要求,解决了5G工程建设天面空间不足、BBU散热要求较高和功率需求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使用改造的同频耦合器,实现单路DAS双流性能,通过对双流同频耦合器结构、实现方式分析,及试点场景的效果评估,证明该布放方式应用价值及应用场景,为当下4G/5G室分建设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5G网络工作频段分配越来越高,导致室外覆盖室内深度覆盖不足,传统室分存量DAS支持的频段最高到2.7 GHz,为兼顾性能合理利用建设成本,利旧原有网络中已经部署的室分天馈线及设备,分析了高频导致室内深度覆盖不足的特点,根据传统室分网络的现状,以5G业务价值判断需求为场景划分,结合网络中各需求场景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特点,利用多样化方案应对差异化需求,多种建设方案并存的理念,给出了面向5G频段室分系统共享覆盖的网络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郑伯锋 《移动通信》2023,(5):97-102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智慧化算网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为保证室内接入侧网络质量优良,实现大带宽、低时延、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推动算网融合业务健康发展,首先分析了采用5G网络实现泛在接入方案的优势,同时深入剖析三种5G室分行业专网组网差异,结合5G室分实际建设案例确定了不同部署方式优缺点,为垂直行业5G室分网络部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5G室内场景智慧化商业应用的一体化建设需求,首先对行业及技术的智慧化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基于传统室分天线的蓝牙智慧化集成系统方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集成蓝牙5.1的新型智慧天线方案,再通过在商业项目部署的技术实践,分析得出5G室分智慧化融合技术能够拓展“5G+位置&物联”等新型服务能力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一般对于网络室分资源而言,往往被用来处理两方面的承载,一方面是语音另一方面就是数据流量,而以4G室分建设而言,容量是最为突出的挑战,基于5G时代的背景,怎样建设室分是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了频段与链路损耗,然后分析了5G演进方式以及分场景演进方案,最后探究了分场景建设成本,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许长峰  谷山  吴威 《电声技术》2021,45(10):114-116
针对5G网络建设初期,国内运营商室内分布系统从4G向5G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从3.5G无源分布系统建设、数字化室分应用拓展、存量室分5G化应用、5G社会化基站引入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给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运营商5G网络建设决策以及科研单位技术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