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与传统计算平台相比,移动平台拥有大量涉及用户隐私的私密信息.随着Android移动平台日趋流行和应用商城模式的普及,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这一安全性课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发现当前Android日志系统存在泄漏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风险,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静态信息流分析的Android应用程序检测工具LogMiner,用于辅助应用商城在应用发布时的安全性检测工作.LogMiner对200个Android应用程序进行检测,成功分析177个应用,平均每个应用分析时间为4.3分钟,其中33个应用中存在日志安全性隐患,占总数的18.6%.这一结果表明现实生活中的Android应用程序的确存在着这类安全隐患.最后,本文对现有日志系统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移动边缘群智感知中,用户执行感知任务采集数据所包含的隐私量是动态变化且不直观的,数据上传亦缺乏隐私风险预警值,提出一种动态隐私度量(DPM)模型.给出用户参与感知任务所获数据的结构化表示并转化成原始数值矩阵,引入隐私属性偏好与时效性因素实现对该矩阵的权重叠加,以度量数据所含隐私的动态变化,基于权重叠加后的矩阵合理计算用...  相似文献   

3.
王璐  孟小峰  郭胜娜 《软件学报》2016,27(8):1922-193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用户位置信息被隐式地收集.虽然这些隐式收集到的时空数据在疾病传播、路线推荐等科学、社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与用户主动发布的时空数据相互参照引起了大数据时代时空数据发布中新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现有的位置隐私保护机制由于没有考虑隐式收集的时空数据与用户主动发布的位置数据可以相互参照的事实,不能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首次定义并研究了隐式收集的时空数据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基于发现-消除的隐私保护框架.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前缀过滤的嵌套循环算法用于发现隐式收集的时空数据中可能泄露用户隐私的记录,并提出基于频繁移动对象的假数据添加方法消除这些记录.此外,还分别提出了更高效的反先验算法和基于图的假数据添加算法.最后,在若干真实数据集上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充分实验,证实了这些算法有较高的保护效果和性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移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s,APP)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隐私侵害问题受到了广大用户与多国政府的极大关注,为APP建立符合标准的隐私政策已成为必然要求。目前,中国已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用户权利保障方式等角度对隐私政策内容提出了相关规范。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量APP的隐私政策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复杂的应用开发流程为隐私政策内容的编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的分权化也使得隐私政策的发布和更新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对《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企业以及涵盖多种类别的38个APP的隐私政策展开调研,并分析各政策内容中存在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Purpose融合:基于风险purpose的隐私查询访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urpose的查询技术是关系数据库对隐私数据访问控制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仅仅关注在独立隐私保护数据库环境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基于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模型.但随着分布应用整合和数据共享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合并独立应用下基于purpose访问控制模型的问题就应运而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多应用系统集成环境下基于融合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实现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由于合并独立purpose模型而引起的潜在隐私数据查询泄漏,提出了合并后的purpose树是一棵隐私泄漏风险树,并给出了树结点隐私风险度的计算模型.其次,将隐私泄漏风险树分解成一棵所有结点风险度为0的风险平衡树以及一组由风险度不为0的结点组成的风险路径.这样,一个查询可被改写为先对风险平衡purpose树的查询,再对风险路径查询,以此达到隐私泄漏风险最小的安全查询结果.文章给出了3组实验的结果:(1)对于同一用户同一查询,在不同purpose模型下的查询时间比较.文章提出的模型并没有在查询时间上带来更大的开销.(2)对RPPAAC模型防止隐私数据泄漏的有效性验证.文中的模型可降低由应用整合引起访问控制机制不平衡所带来的隐私数据泄漏风险.(3)不同情况下purpose融合的执行时间比较.文章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是将purpose作为隐私数据的载体、purpose树的路径作为隐私数据的传递通道,引入了显性隐私度和隐性隐私度的计算模型,评估基于一个purpose查询可能带来的隐私泄漏风险,进而提出了多应用系统集成环境下基于融合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6.
移动设备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用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也会产生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现有地理位置差分隐私保护机制对于不同地理位置隐私保护级别等同对待,效用优化本地差分隐私(ULDP)考虑了对数据加以不同级别的隐私保护,但仅适用于类别型数据的频率估计,在地理位置隐私保护方面没有应用。考虑ULDP机制下的地理位置保护方案,将平方机制进行改造,提出效用优化的平方机制(USM)。该机制对于敏感地理位置满足本地差分隐私,对于非敏感地理位置不作安全性要求以提高整体效用。选取2种不同的真实地理位置数据集,在隐私预算相同的条件下将USM与平方机制进行对比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USM在效用方面有显著提升。本文同时还展望了本机制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及思考模式.但目前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大数据所导致的隐私泄露为用户带来了困扰,虚假数据将导致错误或无效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该文分析了实现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整理了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对我们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林波  沈建京  薛猛  蔡立刚 《计算机科学》2016,43(9):184-187, 196
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的隐私数据保护成为了云计算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了隐私数据的加密等显式保护方法上,而对集中存储带来的统计分析以及数据挖掘等隐式攻击带来的隐私泄露关注不够。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用户隐私数据面临的数据挖掘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建立了一种保护模型。其将数据在云端的录入、存储、还原、销毁几个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作为保护目标,建立相应的保护模块,对隐私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通过复杂度对比的方法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软件工程师》2014,(8):56-57
不同于传统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环境下,众多的第三方服务依赖于用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如何在保证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分析与统计结果,一直是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需求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交集计算相关算法的优缺点,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智能手机的应用格外宽泛,而手机也从原来简单的通话功能演变到现在几乎无所不能,但是同时也让它承载的风险急剧增加。一方面苹果商店、安卓市场各种不安全的应用给用户带来木马、病毒的侵害和隐私的泄露,另一方面,手机丢失带来的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也让人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11.
针对Android应用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污点分析技术的隐私泄露检测方法。通过插装Android系统框架层API源码标记隐私数据,并修改Android应用程序的执行引擎Dalvik虚拟机,保证准确跟踪污点标记在程序执行期间的传播,当有数据离开手机时检查污点标记判断是不是隐私数据。动态污点分析使得应用程序对隐私数据的使用更具透明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Android应用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进行可用性的数据挖掘已成为热点问题。鉴于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可信的第三方对用户的敏感数据进行处理,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支持本地化差分隐私技术的聚类方案——LDPK-modes(Local Differential Privacy K-modes)。与传统的基于中心化差分隐私的聚类算法相比,其不再需要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而由用户担任数据隐私化的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第三方窃取用户隐私的可能性。用户使用满足本地d-隐私(带有距离度量的本地差分隐私技术)定义的随机响应机制对敏感数据进行扰动,第三方收集到用户扰动数据后,恢复其统计特征,生成合成数据集,并进行k-modes聚类。在聚类过程中,将数据集上频繁出现的特征分配给初始聚类中心点,进一步提高了聚类结果的可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LDPK-modes的隐私性和聚类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移动通信和移动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基于位置的服务(LBSs).基于位置的数据的隐私保护已经成为基于位置的服务中的研究热点.在基于位置的服务被广泛使用的今天,位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地认识到.位置k-匿名[25] 是最早提出的用来保护位置隐私的技术,它是在用于保护关系数据记录隐私的k-匿名方法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目前,关于基于位置服务中的隐私保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基于位置的服务中,服务的质量与用户的隐私是一对矛盾,如何更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对用户的隐私进行保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对服务器处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例如如何对服务器端的不确定数据进行高效的查询处理等.因此,基于位置服务中的位置隐私保护不仅仅只关注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还需要关注隐私保护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初步讨论了当前位置隐私保护的方法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移动位置服务(LBS)是一个分布式多方参与的系统,给移动商业应用带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机,但由于其拥有访问私人信息的权利,以至于也给它们的用户隐私带来很大的风险.为此,通过对能够有效保护用户隐私的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体系结构和一个协议,协议中使用一个位置中间件把来自LBS供应商提供的用户关心的区域信息和来自移动运营商的用户位置信息进行匹配.结果表明,该协议使得隐私友好的服务成为可能,而且仍然是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移动群智感知作为一种新兴的物联网感知范式,通过激励现代化智能感知设备获得高质量的感知数据,从而高效地完成大规模且复杂的社会感知任务并服务人类社会.移动群智感知系统由感知用户、感知平台和服务提供商组成,在感知任务执行过程中,感知数据经历感知、上传和交易三个阶段,各阶段均面临多种多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风险,危害感知用户隐私和感知数据安全.首先介绍移动群智感知的系统模型、实际应用场景并给出主要安全研究方法,以感知数据参与感知任务的生命周期为轴线,讨论在感知数据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所面临的安全与隐私威胁;在上述威胁基础上,分别从三个阶段系统阐述现有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解决方案;最后,从隐私度量、隐私框架、隐私保护和隐私计算等方面探讨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任建宝  齐勇  戴月华  王晓光  宣宇  史椸 《软件学报》2015,26(8):2124-2137
操作系统漏洞经常被攻击者利用,从而以内核权限执行任意代码(返回用户态攻击,ret2user)以及窃取用户隐私数据.使用虚拟机监控器构建了一个对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透明的内存访问审查机制,提出了一种低性能开销并且无法被绕过的内存页面使用信息实时跟踪策略;结合安全加载器,保证了动态链接库以及应用程序的代码完整性.能够确保即使操作系统内核被攻击,应用程序的内存隐私数据依然无法被窃取.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了原型实现及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隐私保护机制对大多数应用只带来6%~10%的性能负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程序恶意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将会增加智能手机用户的隐私泄漏风险,针对该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并提出了多种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检测工具。对9种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静态检测工具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了这些静态检测工具的检测对象、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的错误类型和检测效果,并为两种开源工具FlowDroid和IccTA设计了相关实验,以检验其性能及检测效果。针对50个下载的应用程序,FlowDroid成功检测出9个应用存在隐私泄漏,IccTA成功检测到7个组件间泄漏;针对12个自主设计的测试集,FlowDroid和IccTA都成功检测出其中涉及的多种隐私泄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客观对移动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现状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本文通过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其中的大学生用户,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大学生用户隐私泄露风险特征,从中发现用户信息泄露的关键因素,最后探析用户隐私泄露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移动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用户个人隐私及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也为国家逐步制定和出台有关移动网络平台用户信息管理规范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和车载终端设备的发展,使得基于位置的服务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熟知与使用.用户在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也主动或被动地承担着隐私泄露的风险.近年来发生多起位置隐私泄露造成了人身安全事故,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身隐私的保护.介绍了基于位置服务中用户隐私泄露的方式,以及当前主流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移动平台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更多功能强大应用,而恶意应用也开始出现,一些恶意应用的目的在于泄漏用户的地理位置隐私。为了保护用户的地理位置隐私安全,提出一个模糊化地理位置信息的系统设计,由用户指定每个应用的地理位置信息精确度,系统截获应用的地理位置请求后加以模糊。基于Android开源移动平台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经过可用性测试,证明该系统的确可以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