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计了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模块的放射源实时监管与预警系统。该系统使用G-M计数器与GPS导航定位模块,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块的GPRS技术将放射源的定位信息与剂量率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中的放射源监控软件,并可在放射源状态出现异常时及时预警,使监管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实现了对于放射源实时监管与预警。放射源实时监控设备性能测试显示其灵敏度为0.06 s-1/(nGy/h),能量线性度为98.72%,稳定性为10.9%,重复性为4.05%。  相似文献   

2.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源相比其他核技术利用行业用放射源,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在管理不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事故并产生较大的危害。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及其他国家工业γ射线探伤应用中的辐射事故教训,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工业探伤放射源的管理建议以减少因放射源失控造成的辐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源相比其他核技术利用行业用放射源,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在管理不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事故并产生较大的危害。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及其他国家工业γ射线探伤应用中的辐射事故教训,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工业探伤放射源的管理建议以减少因放射源失控造成的辐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回收192Ir工业探伤源操作人员有效剂量,根据南京2014年192Ir源辐射事故场景,利用MCNP程序构建男性MIRD人体模型、192Ir工业探伤源模型,对回收放射源操作人员在电离辐射场的吸收剂量率进行了计算;按指数衰减律拟合出吸收剂量率随一维空间变化的曲线和函数;采用积分法对操作人员手持1 m长柄工具,以2 m/s匀速靠近、夹起、转移放射源、将放射源放入铅屏蔽容器的回收过程的有效剂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操作人员回收放射源操作,共花费时间为125 s,整个过程受照有效剂量为1.67 m Sv,与相关文献中个人剂量计的检测数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剖析了新近发生的两起γ探伤辐射事故,介绍了韩国放射源定位跟踪系统,并分析了我国放射源备案制度现状,由此提出了加强放射源备案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核电站核岛安装中焊缝无损检验时应用γ射线探伤的方法。内容包括γ射线探伤设备、γ射线放射源的选择;不同部件上焊缝无损检验γ射线探伤的方法;X,γ射线照相的灵敏度及其比较;γ射线照相的优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核电站核岛安装中焊缝无损检验时应用γ射线探伤的方法。内容包括γ射线探伤设备、γ射线放射源的选择;不同部件上焊缝无损检验γ射线探伤的方法:X,γ射线照相的灵敏度及其比较;γ射线照相的优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2017年浙江省宁波地区一起工业探伤作业中(75Se放射源)射线误照射事件和该事件处理情况。根据调查及保守剂量估算结果,本次事件中现场非探伤作业人员所受误照射剂量估计值约为29.54 μSv,该估算剂量小于1 mSv的公众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也小于0.25 mSv每年的管理限值,管理部门根据调查和计算结果将本次误照射定性为辐射事件并通过该事件经验反馈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强化对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监控,避免辐射事故发生,根据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工作方式、安保要求及监控所需条件,本课题采取优化设备配置、组合监控、强制约束、实时剂量监测等方法,设计了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其辐射剂量、位置、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和事故报警、统计分析等功能。为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切实提高移动放射源管理和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朱毅 《核安全》2022,(2):20-25
为了降低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辐射安全风险,设计了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系统硬件采用地理信息定位和辐射剂量率检测集成设备方案,系统软件设计实现放射源实时定位和移动轨迹回看、作业流程合规性检查、放射源失控等报警及辅助搜寻等功能,有效地提升了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子照相是十分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尤其是针对含氢材料、同位素等的无损检测,中子照相技术具有其他射线成像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基于紧凑型D-T中子源,研发了可移动中子成像检测仪,成功实现了热中子照相和快中子照相实验检测。为确定基于该装置开展热中子层析检测的可行性,本文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利用该仪器开展了针对轻重材料模拟件的热中子层析成像实验,利用采集的181幅投影图像,在图像信噪较低和采集幅数较少条件下,成功重建了铝和聚乙烯材料包裹下的0.2 mm直径的钆丝。  相似文献   

12.
文章涉及单车车载式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辐射源装置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该辐射源装置样机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辐射源装置的工作和运输状态可靠安全、操作方便,满足了单车车载式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 television imaging system for fast neutron radiography (FNR-TV) developed using the fast neutron source reactor YAYOI was applied to the baby-cyclotron based fast neutron source to get images of thick objects quickly. In the system the same technique as a current television imaging system of thermal neutron radiography was applied, while the luminescent converter was used to detect fast neutrons.

Using the CR39 track etch method it took about 7 h to get an image, while the FNR-TV only 20 s enough for taking the same object. However the FNR-TV imaging result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a large explosive device for the space launch vehicle of H-2 type was not so good as the image taken with the CR39 track etch method. The reason was that the lumin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FNR-TV converter was a quarter of that in the YAYOI.  相似文献   

14.
在田湾核电站自动辐射监测系统设计中,将辐射监测系统的功能分为工艺监测、场所监测、沾污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功能分类明确清晰。扫描式液体、气体γ谱仪首次应用于核电厂现场,减少了人员现场取样,并能快速实时获取数据。超设计基准事故的高量程γ测量仪的设置,为福岛核事故后的核电厂设计提供了参考。采用数字化技术,辐射监测信息及相关的工艺信息,可以集中显示在一个工作站和同时分类显示在不同的工作站;另外各工作站也具有控制功能,能实现远程操作辐射监测仪表,完成辐射监测信息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5.
辐射防护监测系统是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一个重要辅助系统,对系统中燃料破损辐射监测、主控室可居留性辐射监测和烟囱排风辐射监测三方面进行了设计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结果是在满足系统功能,把握"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下,使优化后设计更加符合CARR运行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同位素是辐射成像中常用的射线源,具有输出射线强度稳定、空间分布均匀恒定、操作维护简便、射线能量较单一、节能等优点,但是也存在防护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设计和开发功能完善、防护适当、安全可靠的放射源工作及储存容器十分重要。在60Co高精度工业CT系统中,依据相关国家标准,采用特殊的结构、屏蔽及安全设计,制作了60Co射线源的工作及储存容器。经实际测量,距容器表面5 cm和1 m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170 μGy/h和5 μGy/h。该容器功能完善、操作便利、结构坚固,具有多重安全设计,很好地满足了系统的检测要求,保障了人员的辐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述了所建立快中子照相系统的性能和实验测试。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600kV高压倍加器,设计加工了线中子源和高L/D复合屏蔽准直器,开展了14 MeV快中子照相系统对聚乙烯、铝、铁和铅材料的空间分辨能力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分别采用了厚刀口法和狭缝指示器法,两种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相符合。研究结果表明,该快中子照相系统对单一材料能达到优于1mm的空间分辨能力,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核电站卫生出入口辐射监测系统仿真系统的研制,该仿真系统以秦山二期核电为蓝本,从外观、硬件、软件功能几方面全面模拟,从而达到对辐射控制区的进出控制功能进行模拟的目的,并为出入口辐射监测系统国产化研制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质子照相束流线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控制,实现束流线各子系统的安全联锁功能,研制了一套采用标准控制模型结构的分布式EPICS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PLC组态实现了开关逻辑设备的安全联锁及工艺流程控制。核心控制系统采用EPICS建立了多个IOC作为控制器。针对不同CPU构架下的服务器搭建了交叉编译环境。针对数字电源设备与真空仪表设备使用StreamDevice完成设备驱动及通信协议的开发,并通过建立IOC动态数据库,实现了IOC对流设备和PLC信号的监测与控制功能。使用CSS设计OPI,实现了上位机对EPICS IOC中数据的透明访问。该束流线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CYCIAE-100回旋加速器的质子照相物理实验中。通过长时间的运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了验证。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为质子照相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对类似的控制系统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扫描式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属DR范畴,除具有DR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散射射线影响小(零本底)、低剂量和低成本三大优点.探讨了以固体线阵探测器为基础的扫描式数字X射线胸部摄影系统的构建,包括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关键技术问题的阐述以及系统性能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