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压电网的内部过电压和中性点接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焕年  曹梅月 《电世界》2001,(10):14-16
文中对中压电网的主要内部过电压:电弧接地过电压、谐振过电压以及电网带单相接地故障的状态下切断空载线路时的过电压等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就绝缘水平、效益投资比等问题,阐述了中压电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的合理性。中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实际上是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由于谐振接地方式限制了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因此能较好地满足当代负荷特性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指出我国中压电网不接地或谐振接地系统中沿用的老式调匝消弧线圈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正确地确定中压电网的接地方式,是关系发展方向的问题,并对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从原理与应用上进行了技术分析。国产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系统及其装置已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该系统完全克服了老式消弧线圈的缺点,是我国中压电网理想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3.
用系统工程观点看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工程观点,从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绝缘配合、人身安全、电磁兼容、电缆网络与运行经验等多方面结合国内外实例,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经综合考虑,谐振接地方式符合中压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观点,从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绝缘配合、人身安全、电磁兼容、电缆网络与运行经验等多方面,结合国内外实例,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经综合考虑,谐振接地方式符合中压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大部分区域性电网所辖风电场35 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电网频繁发生风机大面积脱网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并结合风电企业特点,提出将35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为电阻接地,以解决脱网、设备损坏、易引发谐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中压电网长期以来中性点谐振接地或不接地运行显著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但其主要缺点是无法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的要求,这是国内外长期存在的一大技术问题。随着微机保护的步入实用,如今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可以限制或缩短小电流接地系统带故障运行时间。这是中压电网,包括发电机在内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3~66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颖 《供用电》2005,22(6):4-7
1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独有的优缺点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是根据自己经验和传统来确定。一个城市同级电压也有多种中性点接地系统并存。美、英等国,虽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和电阻器接地为主,但仍有采用不接地(绝缘)和谐振接地。德、前苏联、俄罗斯等国,采用不接地(绝缘)和谐振接地为主,亦应用直接接地和电阻器接地。俄罗斯在1999年的技术导则中明确[1]:“6~35kV电压电网中性点非有效接地运行应是中性点不接地(绝缘)、谐振接地、电阻器接地”。中国配电网在1949年后,(除上海外)沿用前苏联标准,规定3~66 kV电网,均采用中…  相似文献   

8.
优化谐振接地技术前景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压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性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做法不同,所以效果迥异.采用优化谐振接地技术,可以有效扼制其危害性,同时还带来一系列的优点,现已成为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9.
关于配电电缆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永端  徐丙垠 《电力设备》2006,7(1):101-101
配电中压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包括有效接地(直接接地、低阻接地、电抗接地)和非有效接地(不接地、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又称为谐振接地)。在我国,传统上以不接地方式为主,近年谐振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展标 《大众用电》2007,23(2):31-32
0引言 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和绝缘的配合,继电保护,接地设计等多个因素.而且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人身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应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电网、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受电对象统筹考虑。目前,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四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本文对上述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上海市南电网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南供电公司所辖10 kV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了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接地调整为小电阻接地的基本判据,以指导基建和改造的变电站采用何种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2.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汲亚飞  侯义明 《供用电》2008,25(5):9-12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重要的技术问题.在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这三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网络结构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案.对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安全性、供电连续性,以及对配电网的设备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20 kV改造中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和相关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唐翔  牟龙华 《高压电器》2005,41(6):452-455
通过漏电电流暂态、稳态、人身触电安全、串联谐振过电压等方面的研究,对3-3 kV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故障暂态过程进行仿真,给出了有关的技术参数,提出了中性点电阻值的取值范围,为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加以比较分析,并分别以具有代表性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有利于限制故障情况下过电压、易于检测故障点、对通讯干扰较大;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电流小、减缓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电磁兼容性好、不利于查找故障线路等优缺点。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故障相接地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自动处理方案。自动化系统由变电站内的故障相接地熄弧选线装置和配置于馈线开关的故障相接地启动保护装置构成。通过采用故障相接地手段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熄弧,利用故障相接地断开前后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变化特征实现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选段、隔离和健全区域供电恢复。通过对故障相接地断开前后系统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变化规律分析,构造了基于故障相接地断开前后基波零序电流比值的单相接地选线和选段判据。讨论了单相接地故障处理启动判据、故障相接地断开时刻感知、故障相接地断开前中性点中电阻投入必要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例对所提出的单相接地故障处理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多数配电网广泛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此类系统发生故障最多的是单相接地。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线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有关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对现有的一些选线原理做了系统的归纳,并且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建标 《电气技术》2007,(5):66-68,80
电力系统的接地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非常复杂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特别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接地短路电流越来越大,对接地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简单介绍了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的设计方法和降低接地电阻的技术措施,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颜庆宇  王丹 《黑龙江电力》2009,31(6):438-440
比较了配电系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中性点电阻选型、接地变压器选型;分析了配电系统经电阻接地对供电可靠性、通信、人身安全、开关维护的影响。指出对电缆为主的配电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是优先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法是一个多因素的技术问题,一直是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传统小电阻接地系统在高阻接地或间歇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非常小,不满足零序电流保护要求,这种现象长时间会烧毁电阻器。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种新型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分析10 kV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技术的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用Matlab对新型小电阻接地系统进行仿真。仿真证明,新型小电阻接地系统比传统的小电阻接地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对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分析了中性点接地与否的优劣,揭示了接地保护的必要性。介绍了工厂供配电系统常见的接地方式,并对各种接地方式的原理和保护特性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工厂接地系统可靠性建设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