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针织服装向高档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越来越重要。文章介绍了功能性针织面料的生产开发方法,并以纬编和经编两种不同的织造方法为线索,从原料、织造和整理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吸湿排汗、抗菌、保暖、塑身等多种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方法及应用场合,最后还对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市场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功能性针织面料将会向多元化、功能复合、时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打破传统纯羊毛织物难护理的缺陷,采用新西兰羊毛和35旦可丽赛(水溶长丝)并捻开发轻薄型西装面料,经功能性助剂BAP整理后可赋予面料绿色环保及可喷淋免洗的功能.文章重点介绍了喷淋面料的原料选择,纺纱、织造、后整理工艺及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采用特殊的后整理工艺使面料手感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功能性整理面料,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优良的附加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当下对针织面料产品高档化和多功能化的追求,通过引入Thermolite?保暖功能性纤维新材料,结合光触媒抗菌除臭功能性整理新技术,赋予毛针织面料抗菌保暖等新功能特性。从纺纱、织造、染整工艺3个方面分析毛针织面料抗菌保暖加工技术的难点及措施,开发了2种抗菌保暖毛针织面料,并就其产品风格特征、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抗菌保暖毛针织面料在高档毛针织服装、保暖针织内衣以及抗菌针织运动休闲针织服装设计上表现出特有的优势潜力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者对运动面料舒适性、功能性的追求,功能性经编运动面料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原料、织造技术及后整理技术3方面入手,阐述了功能性经编运动面料产品的开发方法;同时详细地介绍了功能性运动面料的开发现状,主要包括舒适类、耐疲劳类、卫生保健类及防护类功能面料;最后,预测了功能性经编运动面料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经编运动面料将向功能更加多样化、优异化,用途更加专业化,面料更加时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弹力针织外衣面料是我厂开发的一个新产品。本文就该产品的原料选择及织造、染色和后整理等各工序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咖啡炭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臭、防紫外线、远红外发射及负离子保健等多种功能。从原料选择、织造工艺设计、设备参数、织物线长的控制、前处理工艺、染整工艺、后整理工艺等多方面阐述了多功能咖啡炭纤维提花针织面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纬编针织毛呢以其突出的舒适性、高雅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纬编针织毛呢面料的开发与生产,首先介绍了纬编针织毛呢面料的生产工艺;其次分析了纬编针织毛呢的设计方法;最后从选择新型原料、结合数码印花以及增加功能性整理等方面介绍了纬编针织毛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热湿舒适性、弹性与压力舒适性、防护性等几类常用的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从原料、织物结构设计和后整理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动态,并展望了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周燕 《针织工业》2007,(2):18-19
微纤荧光天丝绒是选用夜光纤维、彩色天丝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为原料,采用MCPE2.4电脑提花毛圈机织造,经过剪绒和后整理加工而成的新一代功能型、个性化针织天鹅绒面料。文中从原料的选择及织物结构设计、天丝染色工艺的研究、编织工艺的改进等方面阐述了该产品开发的创新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前针织面料功能性研发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今后功能性针织面料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功能性纤维和功能性物质中高新技术的开发,以及面料后整理技术的应用开发。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发展往往是跨领域的技术应用的结果,今后将需要纺织与相关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功能性针织面料。  相似文献   

11.
吕慧 《针织工业》2012,(7):63-65
介绍了在4针道单面大圆机上开发特色单面纬编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六角网眼面料、斜纹面料、横竖条醋酸面料、起皱面料、乔赛面料。编织工艺包括原料规格、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及面料参数等。从原料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编织过程或染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各个面料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黏胶纤维与特殊涤纶纤维复合而成的吸湿发热经编面料的设计原理,以及织造、染整工艺上的难点,面料经测试后能够达到优异的保暖和调湿效果,可广泛适用于内衣、运动服等。对开发新型经编产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消费者对针织内衣服用性能的需求出发,对双面异原料针织内衣面料进行探讨,包括原料选择、组织结构、编织工艺以及产品开发4个方面。连接织物正反两面的纱线结构有成圈、集圈、浮线;双面异原料针织内衣面料的贴身层所采用的原料主要为纤维素纤维及其与棉的混纺纱,外层原料有化纤混纺纱以及以纤维素纤维为载体的功能性纱线;该针织物主要用于开发秋冬季内衣和春夏季T恤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铂金纤维的性能和特点,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了阐明。从纤维性能研究入手,攻克了铂金莱卡针织面料染整工艺技术难点,形成了铂金针织面料生产的工艺路线和参数,研发出了铂金莱卡针织面料。  相似文献   

15.
PLA纬编针织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兵 《针织工业》2006,(8):40-42
介绍了PLA纬编针织面料的设计方法及原理。采用PLA短纤纱和棉纱交织生产了法式罗纹织物和双面网眼织物,对其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采用0utlast黏胶型空调纤维混纺纱开发凉爽型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和染整工艺.及在织造和染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指出将黏胶空调纤维、竹浆纤维、涤纶纤维(60:20:20)混纺纱与导湿快干涤纶长丝(Coolmax)或氨纶等纱线交织,可实现材料间优势互补,使生产出的产品既具有导湿快干性和凉爽舒适性,又具有独特的防紫外线辐射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在2+4针道普通双面大圆机上,采用28 tex(21S)竹浆纤维纱开发设计口罩纹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给出了面料技术参数指标。重点介绍该口罩纹针织面料上机调试的关键技术,包括用纱要求、三角对位、弯纱深度、张力控制、针盘高度、导纱器的安装位置。该新型面料表面花纹形态类似口罩外观,经过改变上机编织工艺,可以形成直条型、曲折型等各种花纹图案,为在普通双面大圆机上开发设计新颖针织面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织物的功能性且满足节能减排生态染整需求,采用泡沫整理技术对生物基PTT织物进行阻燃与三防一步法整理。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和优化法,分析了阻燃剂和三防整理剂质量浓度、带液率以及焙烘温度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整理工艺:阻燃剂和三防整理剂质量浓度分别为390、43 g/L,带液率为42%,141 ℃下焙烘1 min。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整理的PTT织物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良好的三防效果,其阻燃等级达到国标B1标准,水相和油相接触角分别达到145.6°和129.2°;经20次水洗和50次摩擦后织物仍保持良好的阻燃和三防效果。实验研究的泡沫多功能整理方法为生物基纤维材料绿色清洁生产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将纳米银持久抗菌康纶和腈氯纶棉混纺纱以一定的形式组合,在普通双面大圆机上开发网眼空气层组织(PK组织)结构的针织面料。介绍了该耐久型康纶荧光阻燃防护面料的生产工艺,并对其阻燃、抗菌、吸湿、抗静电、抗紫外线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荧光色X=0.615、Y=0.365、β=0.42,满足织物对荧光度的要求;点火后无燃烧至边、无洞、无熔滴、无阴燃;水洗2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和89%,抗菌能力强、抗菌效果持久;抗紫外线指数UPF 50+;织物表面电阻率为3.5×108Ω;滴水镜面反射消失时间为1 s;耐洗色牢度为3.5级。结果表明:该织物基本达到荧光、阻燃等多种功能在同一面料上实现的目的,符合市场上对防护型工装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阐述纺织用相变调温微胶囊和纤维的功能特点,以及在针织上的应用,分析不同含量相变调温纤维针织纱线的不同功能特性以及评价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及对比分析,确定纺织品达到相变调温及其他功能技术要求的相变焓值及纤维组分和配比,分析动态升降温最高温度调控值,研发出相变调温纺织新材料在针织上应用的技术新路径,为实现针织面料智能化提供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