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以低羟值丙烯酸树脂配合快干聚氨酯固化剂,添加中等吸油量的惰性填料,使涂膜既能形成橘纹骨架,又不过度消光.并添加适宜的触变剂,提供假塑性,优选助橘剂,调节表面张力,协同造成橘纹.研制成花纹一次均匀成型、花型较大的双组分自成型橘纹漆.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自成型橘纹漆,一道喷涂可成均匀橘纹,且有柔光效果.  相似文献   

2.
影响橘纹漆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双组分聚氨酯橘纹漆的配制及其施工工艺,研究了其生产工艺流程,列举了该涂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化学的性能指标,着重讨论了助剂、色浆、溶剂、施工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浆用量在50.0%,橘纹剂选择SP-902且用量0.5%,橘纹漆与固化剂比例为4:1时,橘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水性聚氨酯橘纹漆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成膜物的选择对橘纹漆耐性的影响、橘纹助剂的品种和加量以及增稠剂种类对橘纹效果的影响、颜料体积浓度PVC对橘纹效果及贮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厚涂性、耐化学品性好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作为成膜物,配合立体效果好的橘纹助剂、中剪增稠剂,控制颜料体积浓度PVC在35%~45%范围内,可以得到立体感强、涂膜纹理清晰的水性聚氨酯橘纹漆。  相似文献   

4.
李凤芹  孙兆祥 《中国涂料》2007,22(11):32-33,37
介绍了丙烯酸聚氨酯橘纹漆的研制和技术要求。并考察了影响橘纹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城轨车辆及动车用金属闪光漆的研发及应用过程。金属闪光漆在整车涂装过程中较普通实色面漆更复杂。典型的城轨动车车体长度 18~23 m,高度 3m左右,施工面积大。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发花、色差等现象很难控制。本文研究了金属闪光底色漆、羟基丙烯酸树脂及醋酸丁酯纤维素等关键原材料及配制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最终开发出了色差稳定、视觉效果好、高耐候且适合大面积喷涂的城轨及动车用金属闪光底色漆。该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广州、深圳、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城轨车辆及各型动车项目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丙烯酸聚氨酯橘纹漆的研制,并对漆膜进行了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测试,还对影响橘纹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橘纹漆的橘纹效果好,具有高光泽、高硬度,且耐候性和耐磨性优异,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作为高档器械表面涂装,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择水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等研制出高光泽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并对影响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水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中和剂、助溶剂和润湿分散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种银色金属气雾漆流挂的影响因素,包括气雾漆的料气比、漆膜厚度、料液黏度以及溶剂的挥发速度等。使用不同的料气比、不同的料液黏度以及不同的溶剂挥发速度分别制备银色气雾漆,再使用相同标准喷涂手法进行喷涂,比较不同条件下制成的气雾漆其漆膜是否会发生流挂;同时喷涂不同厚度的漆膜,观察不同厚度漆膜的流挂情况。  相似文献   

9.
所述橘纹步骤中所用油漆为普通油漆,通过对油漆喷涂黏度的控制、喷漆时喷枪口径大小的选择、喷涂过程空气压力的控制、喷涂过程的走枪方式的选择来控制橘纹的颗粒度,既能保证零件在喷涂过程中表面喷涂均匀,又能避免涂层内出现针孔等硬性缺陷,提高了橘纹喷涂零件的合格率及美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飞跃发展,在涂料工业中作为特种美术装饰漆的A_(10-1)t各色氨基锤纹漆,必将在仪器仪表、各种设备器械、各类操纵控制台等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氨基锤纹漆在喷涂施工时,特别是在喷溅花纹过程中经常由于温度、溶剂、喷咀的调整、走枪方法、距离、速度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花纹忽大忽小,甚至有时  相似文献   

11.
对各类工业产品外表涂装层色差问题做了大量的工艺研究,从原材料、烘烤温度,喷漆黏度、涂层厚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涂层色差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施工工艺,使涂层外观颜色达到了基本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外观精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丙烯酸自干桔纹漆的制备及其原料选择,探讨了丙烯酸酯树脂与过氯乙烯树脂的配比、触变剂、专用溶剂等对桔纹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程凤宏  张阳 《电镀与涂饰》2006,25(12):36-38
介绍了汽车涂料涂装过程中各种涂料对不同基材的适应性以及不同涂料与塑料基材不同表面处理方式之间的配套性。就底漆与面漆的配套性原则进行了说明:有相近的硬度和拉伸强度(或者面漆的硬度小于底漆),底面漆用溶剂的极性相近,底、面漆的干燥方式一致、附着力匹配。指出了不同涂料与其涂装方式之间、不同使用条件下底漆与面漆以及涂料与助剂之间的配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小龙 《山西化工》2011,31(5):10-13
讨论比较了环氧丙烯酸酯合成过程中温度、催化剂、阻聚剂、投料方式等因素对生成产品性能与外观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的反应工艺条件为:环氧基与丙烯酸摩尔比1.00∶1.02,采用E-51作原料,四乙基溴化胺作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醚作阻聚剂,催化剂与阻聚剂一同均匀地分散于丙烯酸中,将丙烯酸混合物滴入E-51;采取分步控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氨基烤漆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为成膜物,部分甲醚化氨基树脂为固化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水性氨基烤漆。讨论了氨基树脂用量、烘烤温度和干燥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三元树脂玻璃漆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丙烯酸三元树脂玻璃漆的原料、生产工艺及性能,讨论了丙烯酸三元树脂、助剂及溶剂对丙烯酸三元树脂玻璃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主要单体,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丙烯酸酯树脂并进行环氧树脂改性,得到的改性水性丙烯酸酯树脂与氨基树脂交联固化得到丙烯酸酯树脂涂料。探究了各种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解决了水稀释型树脂用水稀释时出现黏度峰值的问题。结果表明:溶剂比为1∶(0.9~1.4),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单体用量10%左右,分子量调节剂——巯基乙醇用量2%~2.5%,可以避免水可稀释黏度峰的出现。用含量为20%~30%的E-20改性后的水性丙烯酸酯树脂与氨基树脂配比为1∶0.6,在180℃下高温烘烤15 min,可得到性能较佳的玻璃用涂料产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在丙烯酸金属烘干漆中的应用,通过将有机光稳定剂及不同比例的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加到丙烯酸金属烘干漆中,并检测其相应的性能,观察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对涂膜的耐候性、硬度、附着力、颜料沉淀以及金属闪光漆的随角异色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主要单体,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丙烯酸酯树脂并进行环氧树脂改性,得到的改性水性丙烯酸酯树脂与氨基树脂交联固化得到丙烯酸酯树脂涂料。探究了各种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解决了水稀释型树脂用水稀释时出现黏度峰值的问题。结果表明:溶剂比为1∶(0.9~1.4),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单体用量10%左右,分子量调节剂——巯基乙醇用量2%~2.5%,可以避免水可稀释黏度峰的出现。用含量为20%~30%的E-20改性后的水性丙烯酸酯树脂与氨基树脂配比为1∶0.6,在180℃下高温烘烤15 min,可得到性能较佳的玻璃用涂料产品。  相似文献   

20.
以乙醇为溶剂,将正硅酸乙酯(TEOS)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经酸催化合成了一种表面带有乙烯基的活性二氧化硅粒子,然后将其与丙烯酸树脂聚合得到透明的有机硅改性阳极电泳漆。研究了有机硅的添加方式对反应过程,有机硅含量对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黏度以及电泳漆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等对改性丙烯酸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的最佳添加方式是与部分单体预混后逐滴滴加。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提高。当有机硅添加量为0.8%~1.2%时,电泳漆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