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盖家阴山滑坡主滑方向NW273°,垂直于线路方向;滑坡体体积约2×106m3,滑体厚13~29.6 m,为巨型中厚层岩质滑坡。滑坡滑带土以薄层粉质黏土为主,多呈软塑或流塑状态,根据滑带土取样反复直剪和残剪试验结果,参考滑带土强度指标的经验值,确定了白垩系下统泥岩夹砂岩上的滑带土剪切强度值,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4#、7#、9#、15#断面,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评价了滑坡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瓦屋山水电站厂址区庙子岩滑坡是古滑坡的复活。本文重点分析了庙子岩滑坡的性质、物质组成、物理力学特征及形成机制。滑坡稳定性验算成果表明,该滑坡在Ⅶ度地震时整体是不稳定的,故结合厂房的边坡开挖,对滑坡采取了专门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汉江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坝址上游右岸罗行滩滑坡为中型堆积体滑坡,体积约70万m3,为避免滑坡失稳对水库大坝、电站及道路等造成危害,运用摩根斯坦-普莱斯法及不平衡推力传递隐式法进行滑坡稳定分析,并基于计算分析成果,设计了削方减载及前缘护脚、地表排水等滑坡治理措施。结果表明:上述处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减小滑坡变形,降低失稳风险。该综合加固处理设计方案合理可靠,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浅层土质滑坡的入渗规律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南江县古坟坪滑坡为例,对该滑坡区及其邻近区域开展了不同深度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监测。结合实时降雨量资料,分析降雨条件下坡体内部的含水率和吸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基于无限边坡模型开展坡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2#监测点位于滑坡邻近区域,初始体积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滑坡区后缘存在基岩汇水点,导致1#监测点初始体积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监测点基岩面处存在入渗的优势通道,降雨时基岩面处体积含水率最先响应;降雨过程中稳定性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减小,最危险的滑动面处于基岩面,但是现阶段滑坡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性系数>1。通过对滑坡体入渗规律和稳定性的分析,可为该类典型滑坡的预报预测、危险性评估及灾害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区公路的滑坡灾害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对公路进行高填深挖的同时,滑坡的稳定性研究往往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对镇安公路K43+200~K43+500段路基左侧滑坡现场调查,在详细分析其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变形破坏模式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灌口镇滑坡位于都江堰市灌口镇灵岩村,属浅层土质滑坡。该滑坡是在降水入渗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70多户3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勘查、野外资料的收集及分析,解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和成因,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对该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显示,滑坡的变形机制为推移式滑动破坏,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截排水沟+抗滑桩支挡"的方案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龙滩水电站右岸航道出口边坡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开挖过程中变形和裂缝较严重,为此对该段边坡区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采取动态设计,综合运用网格梁+植草、系统锚杆、预应力锚索和钢筋桩等系统支护措施,使边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龙滩水电站右岸航道出口边坡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开挖过程中变形和裂缝较严重,为此对该段边坡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采取动态设计,综合运用网格梁 植草、系统锚杆、预应力锚索和钢筋桩等系统支护措施,使边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山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鲲鹏山为理论研究模型,探讨了山体滑坡稳定性系数确定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确定了干燥和水量饱和两种状态下滑坡稳定系数。为验证山体稳定性计算结果,建立了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网,监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山体稳定性不同,冬季山体最为稳定,夏季山体滑坡可能性较大;不同山体结构稳定性也不同,岩石层位移量最小,黏土层和沙石混合层次之,沙土层山体滑动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晋安河驳岸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晋安河驳岸的破坏情况,对其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驳岸破坏的原因,分别采用挡土墙理论和边坡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驳岸的稳定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固措施.结果表明:①水位骤降、暴雨对驳岸稳定性的影响最大;②采取密排木桩或小直径钢管桩加固后,驳岸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的渗流情况和稳定性评价方法,采用了geo studio软件的seep/w、slope/w模块以及规范折线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的降雨强度和持时下,随着降雨的不断持续,坡体内负孔隙水压力线逐渐消失,孔隙水压力增大;坡体不同位置基覆界面处孔隙水压力值随降雨时间的持续,表现出坡底和中部变化较大,坡顶变化较小;而不同位置坡体表面孔隙水压力随降雨时间的持续大致趋于同一个稳定值;坡顶表面垂深6 m内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大,6 m以下变化微弱。对比2种稳定性评价方法,得到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逐渐趋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水库型滑坡稳定性动态变化过程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干流上大型岩床土质涉水白水河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地质勘察、宏观变形迹象及监测成果分析,对水库型滑坡的变形特点及水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库水位变化、降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的特点。结果表明,白水河滑坡的变形和稳定性主要受库水位下降和强降雨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水库型滑坡的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3年5月24日藤子沟水电站厂房左侧山体发生滑坡。文章简要论述了滑坡体的地质概况、特征及滑坡产生的原因,并对新老厂房山体边坡稳定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杨天俊 《西北水电》2003,(2):34-37,50
垭口滑坡是蔺河口水电站工程主要问题之一,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运行及正常蓄水位的确定采用极限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和萨尔玛法对垭口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论较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5.
滑坡堰塞坝相关的地质灾害链每年给我国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2008—2017年我国滑坡堰塞坝的触发因素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8—2017年我国形成的有记录的滑坡堰塞坝超过100座,大地震和强降雨是其最主要的触发因素,触发案例占统计总量的90%以上。地域分布上,西南地区是滑坡堰塞坝相关灾害的重灾区,堰塞坝数量占统计总量的80%以上。四川省因接连发生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堰塞坝数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区;排名第2的是台湾省,由于每年均遭受台风的影响,2008—2017年台湾地区形成的有具体数据记录的滑坡堰塞坝11个,占总量的10.2%;其次是云南省、重庆市等省市。时间分布上,除2008年之外,我国滑坡堰塞坝的形成数量基本上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6.
谢礼明  胡坤生 《人民长江》2007,38(9):109-111
松树林滑坡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县莲花乡新址区内,区内有学校、医院等设施及居民与迁建单位,滑坡的稳定问题十分突出.根据该滑坡体的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成果表明,该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治理.该滑坡进行治理后处于稳定状态,验证了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包雄斌  石纲  练操 《人民长江》2011,42(22):29-31
对于曾经发生过滑动、目前处于稳定状态的滑坡,在评价其稳定性时,计算参数的选取应根据滑坡的不同部位分别对待,这样的取值才更接近实际和趋于合理。以羊角滑坡为例,在参数取值研究中,为便于比较分别平行进行现场原位和室内剪切试验。结果表明,该滑坡体前缘为滑坡物质堆积区,没有完整滑动面,其抗剪强度参数高于中后部。  相似文献   

18.
李龙  李虎杰 《吉林水利》2012,(7):57-59,4
在研究重庆向阳果园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滑动的诱因,并选取三种代表性的工况对滑坡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结果显示,该滑坡在目前现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水位上升或下降并遭遇暴雨的情况下,滑坡体将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随时有可能失稳滑动造成重大的地质灾害,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来确保滑坡在水位变化情况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库水位下降情况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库水位的下降是库岸产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为了研究库水下降时坡体的稳定性,根据布西涅斯克非稳定渗流微分方程,得到了库水位等速下降时坡体内浸润线的简化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分析了滑带土抗剪强度、库水下降速度、下降高度以及坡体的渗透系数等对坡体稳定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库水位的下降过程中,坡体存在一个最危险的水位,在这个水位坡体的稳定系数最小,该位置一般在滑体的下1/3处。  相似文献   

20.
以在建某水库上的新岩滑坡为例,借助GeoStudio软件中的部分软件模块,探究了地震与交通震动荷载对滑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