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研究区单井沉积微相、单砂层的厚度、砂地比等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其沉积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和浅湖泥沉积微相,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和西部。研究区河口坝发育较少,前缘席状砂分布宽阔,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从下向上,湖平面下降,各砂层砂岩的厚度、粒度均有增加的趋势,形成了进积式地层序列。且从下向上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分布范围扩大,席状砂体形状由下部的东西向条带状向上转化为大面积席状,判定其物源早期以北部物源为主,晚期以西部物源为主。凹陷中心早期条带状砂层及晚期片状大型透镜体砂层为有利砂体。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松辽盆地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其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可以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基准面下降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5~8个超短周期基准面旋回。该储层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并进一步细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浅湖等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可形成优质储层。其物源主要为北部和西部方向:西部地形较陡,其物源较近,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北部地形平缓,其物源较远,形成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早期沉积以北部物源为主,晚期以西部物源为主。古龙南凹陷主要有构造、构造-岩性、岩性、断层-岩性及上倾尖灭5种类型油气藏,其中上倾尖灭油气藏分布于古龙南凹陷的西部斜坡区,岩性及断层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陷的中心部位,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于凹陷东部的斜坡区,构造油气藏则发育于凹陷东部的鼻状构造。  相似文献   

3.
针对古城油田泌123和泌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聚合物窜流严重,注采结构调整难度大的特点,基于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对其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研究区核三段Ⅳ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侧翼和浅湖7种沉积微相.在湖平面上升时期物源供给充足,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三角洲前缘中心部位发育叠置的主河道砂体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砂体组合,向湖方向逐渐变为叠置的河口坝—远砂坝砂体组合;在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微相垂向上主要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微相的正韵律构成的退积序列.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河道侧翼微相砂体储层物性较好,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微相砂体厚度较小,储层物性较差,水下分流间湾和浅湖微相砂体不发育.  相似文献   

4.
库车拗陷巴什基奇克组为扇三角洲沉积 ,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泥石流、辨状河道和漫流 3种微相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辨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和近端前缘席状砂和远端前缘席状砂 5种微相 ;不同微相储层的物性不同 ,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辨状分流河道、近端前缘席状砂微相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王集油田西区构造上原认识的9号断层一分为二, 即9号和10号。该区储层以北西向的王集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沉积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亚相。油层分布在H3Ⅳ-Ⅶ油组,以Ⅴ-Ⅶ油组为主,油藏类型以受91号断层 控制的构造油藏为主,油层沿该断层呈屋脊状分布,迭合性差,含油高度较低,含油宽度较窄等特点,但研 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  相似文献   

6.
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王集油田西区构造上原认识的9号断层一分为二,即9号和10号。该区储层以北西向的王集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沉积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亚相。油层分布在H3Ⅳ-Ⅶ油组,以Ⅴ-Ⅶ油组为主,油藏类型以受9^1号断层控制的构造油藏为主,油层沿该断层呈屋脊状分布,迭合性差,含油高度较低,含油宽度较窄等特点,但研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  相似文献   

7.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有河道、河道间、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等类型。探讨了沉积微相对储层微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以油藏动态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油层水淹情况、吸水和产液状况以及剩余油的分布状况。沉积微相控制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油水运动规律 ;前缘席状砂、河道间及远砂坝等沉积区剩余油相对富集 ,是今后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8.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有河道、河道间、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等类型。探讨了沉积微相对储层微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以油藏动态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油层水淹情况、吸水和产液状况以及剩余油的分布状况。沉积微相控制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油水运动规律;前缘席状砂、河道间及远砂坝等沉积区剩余油相对富集,是今后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沉积岩(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岩石类型、岩石结构、粘土矿物、岩相组合)的分析研究,结合沉积相在测井和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确认了保山气田羊邑组二段一三段的微相类型。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等微相,以及浅湖亚相中的浅湖泥和浅湖漫流席状砂。并详细剖析了各骨架微相的沉积特征,指出了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为保山气田储层评价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沉积学角度研究了陕甘宁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统长6―长8碎屑岩储层的沉积成因类型及物性特征。查明了:多数组分的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隙和粒间溶孔为主,少数组分内为孔隙和裂缝孔隙。储层主要有坝顶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浊积水道和滑塌体微裂缝等5种沉积微相成因类型。对该5种成因储层的物性对比分析表明,该区坝顶席状砂的物性相对最好,河口坝次之,其它3种较差。探讨了沉积因素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认为在相同的物源区背景下,由沉积环境决定的储层物质组成、构成和结构特征直接影响着储层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是中国主力油田增储稳产的主要对象,为了深入探究储层砂体分布特征,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采用密井网资料对65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区物源供给充足和物源供给不充足2种情况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果表明:①萨葡高油层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岩性...  相似文献   

13.
在薄片、岩心观察及物性资料统计的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岩的岩石学、沉积学和储层物性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阜东斜坡区储层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分别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孔隙度平均值达到12.79%,渗透率平均值为17.61×10~(-3)μm~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孔隙度平均值达到8.71%,渗透率平均为0.078×10~(-3)μm~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其孔隙度平均值为5.79%,渗透率平均值为0.34×10~(-3)μm~2。此外,泥质杂基含量和后期成岩作用等对三工河组储层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泥质杂基含量越高,储层物性越差;成岩作用则主要以破坏性的压实作用为主。综合阜东斜坡区三工河组沉积微相及其储层特征研究认为沉积微相对储层起主要控制作用,成岩作用为辅。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物性最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物性次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湖盆陡坡型扇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沉积微相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溢岸砂体、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重力流砂体和前三角洲泥,研究层段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水下溢岸砂体.根据岩一电对应关系确定出典型测井相模式,并通过测井相研究建立了研究层段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以该模式为依据对工区内各单层沉积微相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对非均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单井岩性分析、测井特征对比,粒度分选特征分析,典型相标志识别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确定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下白垩统兴安岭组Ⅰ、Ⅱ油组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有利于储层砂体发育的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浊积砂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力储层砂体发育相。Ⅰ、Ⅱ油组存在3种砂体沉积样式,分别为"孤立型""接触型"和"叠置型"。"孤立型"沉积样式主要发育在物源供给不足,但沉积空间充足的B28井区,具有扇体朵叶分散,河道砂体独立的特征;"接触型"沉积样式主要发育在物源供给充足且沉积空间充足的B14井区,具有朵叶侧向接触,河道砂体侧向相切的特征;"叠置型"沉积样式主要发育在物源供给充足且"窄而深"的B16井区,具有多期发育的扇体朵叶垂向叠置,侧向加积,河道砂体上下叠置,侧向相切的特征。建立区内扇三角洲"叠置型"沉积相模式,认为断陷盆地内"叠置型"沉积样式最有利于发育优质储层并储存油气。  相似文献   

16.
从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准噶尔盆地Z1井区J1s2储层的沉积微相展布.认为J1s22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多期叠加的分流河道微相沉积.J1s21下部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沉积、上部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Z1井位于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微相沉积区,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华池油田H152井区取心井岩性、电性和沉积构造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5个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相互叠置构成了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岩性为灰色、灰褐色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由水下分流河道主砂体带向边缘部位递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带,这些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18.
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水关系复杂,由凹陷中心向四周表现为致密油藏-油水过渡带-常规油藏的特点。通过沉积微相、储层微观孔隙特征、成岩作用、恒速压汞实验、相渗实验研究可知,凹陷中心区以三角州前缘席状砂为主,北部和西部物源交互沉积,形成了条带状或透镜状砂体。砂体泥质含量较高,成岩作用较强,储层岩石亲油。凹陷内储层喉道半径大于构造高部位区储层喉道半径,且分选性较差;凹陷区储层孔隙半径小于高部位区储层孔隙半径,且分选性较好。凹陷区储油空间以喉道为主,凹陷区内储层孔隙、喉道数量较少,孔喉半径比相对较小,孔隙连通性较差;构造高部位区储油空间以孔隙为主,储层孔隙、喉道数量较多,孔喉半径比较大,孔隙连通性较好;石油成藏动力以喉道毛管力与下伏地层生烃压力为主。  相似文献   

19.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碎屑岩储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少量长石岩屑砂岩。主要成岩矿物类型为粘土矿物、石英和碳酸盐等。储层以次生孔隙发育为主,粒间孔隙和骨架颗粒溶孔最为发育。阜宁组成岩演化阶段处于早成岩B期至晚成岩A期。机械压实作用比较明显,但次生溶蚀作用亦表现得十分强烈。阜宁组储层性质明显地受到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在阜一段三角洲主要砂体微相中,沉积物粒度较粗、厚度较大的河道和砂坝砂的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各种粒度较细、厚度较薄的席状砂体。阜三段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物性最好,前缘席状砂及其他侧翼砂体的物性较差。平面上储层性质主要表现为相控特点,并具有较好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李新虎  石杰  郭媛 《断块油气田》2012,19(2):261-265
从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特征和岩-电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幅值和特征参数,分析测井曲线特征参数与岩性和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建立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测井相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腾格尔组,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类型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缘楔状砂等7个沉积微相。通过单井测井微相、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特征研究,对该区储层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划分进行了完善,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