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陆相断陷湖盆异重流与滑塌型重力流沉积辨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豪  王华  肖敦清  蒲秀刚  韩文忠  张伟 《石油学报》2020,41(4):392-402+411
异重流和滑塌型重力流是依据沉积物供给条件划分的2种重力流类型,代表了近年来重力流沉积学研究的新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概念混淆和沉积物识别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的钻井岩心、测井和砂岩粒度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异重流和滑塌型重力流沉积在岩石学、沉积构造和粒度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和识别标志,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陆相断陷湖盆中的有利发育场所为断控陡坡带扇三角洲前、断阶带辫状河三角洲前和具挠曲坡折的缓坡带三角洲前。异重流沉积突出表现为发育砂基支撑的砂砾岩,砾石磨圆度好,发育粗尾正递变层理或逆递变层理,粒度分布直方图呈双峰式,累积概率曲线呈二级台阶式。相比之下,滑塌型重力流沉积突出表现为分选较好,发育含较多泥岩碎块(撕裂屑)的块状砂岩,具有滑塌构造、液化变形构造和包卷层理,粒度分布直方图呈正态单峰式,累积概率曲线呈上拱式。异重流和滑塌型重力流沉积的差异在于沉积物供给条件和重力流流态的不同。异重流受洪水流物源供给,具有高含水量、低密度和低黏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浊流流态;滑塌型重力流受控于滑塌作用和二次沉积机制,具有低含水量、高密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砂质碎屑流流态。  相似文献   

2.
重力流沉积砂岩的镜下结构标志—含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所周知,砂岩的粒度、磨园度和分选性等原始结构,都被看作反映沉积环境水力学性质的“指印”。鉴于各种沉积环境水流能量特点的复杂性,砂岩沉积结构作为环境标志的价值,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而日益降低。尤其是浊流沉积物,由于其沉积环境是在低于浪基面的深水中,因此,其分选性有可能极差。近年来发现很多重力流砂岩是原牵引流砂质沉积物再搬运再沉积的产物。这种砂岩的沉积结构,特别是分选性,具有牵引流到重力流的过渡特点,或继承了原牵引流沉积的结构性质。因此,上述沉积结构也不能作为区别这两种沉积作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杨田  操应长  王艳忠  张少敏 《石油学报》2015,36(9):1048-1059
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沉积物成分结构、浓度、搬运沉降方式及流体流变学特征的差异,对该深水重力流类型、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济阳坳陷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包含碎屑流和浊流2种类型,碎屑流沉积根据杂基含量和结构差异,分为起结构杂基作用的泥质碎屑流和起成分杂基作用的砂质碎屑流;浊流根据其触发机制、沉积相序特征,分为沉积物滑塌成因的似涌浪浊流和洪水成因的准稳态浊流(异重流)。泥质碎屑流沉积物多为厚层块状杂基支撑砾岩、含碎屑砂质泥岩等,顶、底面与泥岩突变接触;砂质碎屑流沉积多为厚层块状砂岩、含砾砂岩,顶、底面与泥岩突变接触,可见逆粒序,泥岩撕裂屑和漂浮泥砾多在沉积相序中上部发育。似涌浪浊流沉积以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可见冲刷充填构造;准稳态浊流沉积以含砾粗砂岩、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逆正粒序、正粒序沉积发育,相序内部可发育突变接触面或侵蚀界面,上攀层理、炭质纹层发育。滑塌成因深水重力流沉积以碎屑流和似涌浪浊流沉积组合为主,包含部分的滑动滑塌伴生沉积;洪水成因深水重力流沉积以碎屑流和准稳态浊流沉积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4.
粒度是沉积物的重要结构特征,通过粒度资料分析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水动力条件,能有效判断储层的沉积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致密储层为例,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粒度分析、测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并建立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和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主要发育中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分选中等,磨圆中等—差,以牵引流为主;长8段沉积时期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次之;随着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减小,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致密油最有利的储集体。研究成果为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环境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指导研究区乃至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5.
沉积水动力条件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粒度分布特征是分析水动力条件的关键。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和相分析基础上,利用大量粒度分析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其与水动力机制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泥石流型、高密度浊流型、低密度浊流型和牵引流型4种基本类型和泥石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和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2种过渡类型。泥石流型包括宽缓上拱式和弧线-直线复合式,反映泥石流沉积特点,多发育在近岸水下扇主水道和扇三角洲平原。高密度浊流型包括悬浮一段式和低斜两段式,反映高密度浊流沉积特点,多发育在近岸水下扇水道、扇三角洲水上及水下分流河道内。低密度浊流型为低斜两段式和低斜两跳一悬式,反映低密度浊流特点,主要发育在近岸水下扇主水道间、辫状水道间。牵引流型包括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及两跳一悬式,反映牵引流沉积特点,在近岸水下扇扇中、扇三角洲前缘最发育。泥石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为台阶状多段式,反映泥石流向浊流逐渐转化,仅发育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为一跳一斜加过渡式,反映浊流浓度降低的过程,只在近岸水下扇外扇深切水道内发育。  相似文献   

6.
东部深层天然气储层成气成岩史及有利孔隙带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本地质概况 东濮、济阳、下辽河坳陷为下第三系断陷湖盆。地层沉积特征以碎屑岩为主,岩石类型为砂岩、砾岩、粉砂岩。东濮凹陷发育盐膏岩,对成气成岩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砂岩以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砂岩颗粒为次棱角、次园状,反映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为中-低。粒度概率曲线既有牵引流沉积又有重力流沉积。其砂体类型丰富,既有沿盆地边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岩心、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对具有丰富稠油资源的罗家地区和垦西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体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其砂砾岩体分别为水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沉积发育于坡度较大、湖水较深的古地貌背景,为重力流驱动,主要发育砾岩,以粗杂基支撑、混合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一段式,以发育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相序为特征。垦西地区扇三角洲沉积为受边界断层控制、发育于湖水较浅的缓坡型沉积背景,具有重力流和牵引流的双重水流机制,主要发育含砾砂岩,以颗粒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两段式和三段式为主,以发育向上变粗的反旋回相序为特征。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与垦西地区扇三角洲沉积具有不同的沉积模式,导致其砂砾岩体的储集性能、含油性以及开采过程中流体的活动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和综合分析开展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演化过程、形成机制和沉积模式研究.断陷湖盆深水重力驱动沉积作用可分为滑动、滑塌块体搬运沉积和碎屑流、浊流流体搬运沉积,碎屑流与浊流之间的相互转化、浊流的超临界态与亚临界态之间的转化是深水重力流主要的动力学机制.超临界浊流的侵蚀作用控制了深水重力流水道的形成,碎...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深水原地沉积物中频繁出现重力沉积物夹层的特征,详细地介绍了滑塌沉积、粗-细碎屑流、颗粒流及高-低密度浊流所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识别标志和形成机制。作者认为它们的分布规律与沉积环境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综合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荔湾井区新近系珠江组(Nzj)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夹少量牵引流沉积.重力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浊流、碎屑流和颗粒流,自然伽马曲线多呈中-高振幅的钟形,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丘状反射特征,内部成层性差.牵引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等深流,因沉积厚度较薄自然伽马曲线多呈指状,此类特征是受海平面升降影响所致.Nzj沉积早期海平面处于较低位置,粗碎屑物质的注入及顺坡而下的流动为重力流沉积提供了条件,沉积后期海平面不断上升,粗碎屑注入减少,重力流活动减弱,等深流发育并改造了早期重力流沉积中砂级或砂级以下的沉积物,从而形成了重力流-等深流沉积组合.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地区西缘及南缘中奥陶统平凉组重力流沉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的中奥陶统平凉组重力流沉积十分发育.重力流可分为碎屑流、浊流、颗粒流三类.浊流沉积一为碳酸盐岩型,一为碎屑型.重力流的沉积、分布受同生断裂和四种沉积格局(裂堑型、裂坡型、台坡型及台堑型)的控制,可成为重要的油气储集岩.本文着重讨论了这种重力流沉积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薄片观察、粒度分析、环境扫描电镜和全岩矿物定量分析、荧光光谱元素分析等测试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瑶曲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中的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的微观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砂质碎屑流沉积的碎屑颗粒呈杂乱无序排列,而浊流沉积(鲍马序列A段)则有较明显的定向排列特征,反映出前者为整体快速搬运特征,而后者...  相似文献   

13.
廊固盆地早第三纪浊流沉积的流体性质演化与持续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固盆地下第三系粒级递变砂岩,系浊流在流动体制下的沉积结果,在其沉积过程中逐渐向牵引流转化.大多数浊流在刚一出现牵引流或出现牵引流之后不久就结束了其沉积史.浊流具有流动速度快、搬运距离短、沉积速度快、持续时间不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下泥盆统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下泥盆统F4层油藏已开发了40多年,但对其储集层的沉积特征及分布却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油田剩余油挖潜和开发调整方案的整体部署。综合应用沉积岩石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全面分析了F4层的岩石学性质、沉积构造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古生物特征等,认为F4层的沉积相为陆隆一半深海环境下重力流沉积的海底扇。工区内仅发育海底扇中扇亚相和下扇亚相,从中扇近端到远端、末端直到下扇亚相,重力流逐渐从碎屑流向颗粒流、液化流、低密度浊流演化,最终演化为牵引流。从下到上,F4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从“中扇为主、下扇为辅”演化为“中扇发育、下扇消亡”,最终转变为“中扇缩小、下扇扩大”。分析认为海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是该区沉积微相空间变化的主控因素。图4参18  相似文献   

15.
浊流沉积的动力学机制与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浊流按粒度成因分类法可分为低密度、砂质高密度和砾质高密度3种类型。其流变机理特别是高密度浊流的流动机制和过程目前仍存在争议。从分布状态、触发机制、悬浮过程、沉积速率等方面展开探索,构建出浊流本体的动力侵蚀带、前部调节带、沉积卸载带、后部调节带、动力平衡带5个动力变形部分。从流动机制来说动力侵蚀带由于高度流动其形态保持相对固定,挟裹粗粒沉积物拖曳后面发散状细粒沉积物形成云雾状水流轨迹;沉积卸载带在混合作用下其流动时间和空间上仅有缓慢变化,当流动分离产生的湍动力不能超过粘滞强度的阻尼效应时,沉积物发生卸载顺次堆积;调节带和平衡带则起到动力转换、连接前后结构体、平衡沉积/侵蚀作用的功能。此外,浊流大规模高速流动必然增加其结构的不稳定性和支撑机制的多样化,这也是它与重力流其它类型之间存在过渡、改造和转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细粒厚层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银涛  文力  姚光庆  姜平 《石油学报》2018,39(3):290-303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中深层黄流组为浅海重力流沉积,表现为粒度细、迁移快、堆积厚的多期砂体组合。基于地震、测井、岩心及测试数据,分析了细粒厚层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并探讨了浅海重力流沉积的控制因素。基于井震结合在东方区共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水道、浊积水道、富砂朵体和富泥朵体4种基本沉积单元。砂质碎屑流水道常位于朵体内部,均方根振幅为低值,剖面上呈U型或深V型,宽度多在1~2 km,测井单砂体厚度多大于25 m,主要发育含漂浮泥砾或泥质撕裂块状细砂岩相,取心段表现为多期反旋回特征;浊积水道剖面上表现为浅V型或蠕虫状反射,均方根振幅可为低值或高值,宽度多小于500 m,其水道末端多发育局部小型朵体,形成朵体-水道-朵体沉积样式,测井单砂体厚度多在10~25 m,主要发育递变层理和平行层理粉细砂岩相,发育不完整鲍马序列Ta-Tb段组合,取心段表现为多期正旋回特征;富砂朵体和富泥朵体表现为高连续反射,均方根振幅分别为高值和低值。研究区浅海重力流沉积受到物源供给、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古地形地貌的共同控制。大规模蓝江三角洲前缘砂体是物质基础;随着海平面的上升,重力流的能量不断减弱,造成砂体发育规模减小、泥质含量增加、孔隙结构及物性变差,同时造成重力流流态的转变;陆架基底差异沉降形成的陆架低洼提供了浅海重力流沉积所需的可容纳空间,而不同的沉积样式主要受到局部古地貌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重力流砂体的底流改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为浅海重力流沉积,但浅海环境下水动力能量和方向十分复杂,关于重力流砂体的沉积过程和成因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争议,特别在是否具有底流改造作用方面争议较大,故基于岩心、铸体薄片、测试数据以及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对研究区底流改造作用进行识别,并探讨底流对重力流砂体的改造作用过程。底流改造作用的证据主要表现在:1垂直重力流方向,底流改造作用造成砂体展布范围更广;岩心上具有典型牵引流沉积构造特征,表现出波纹交错层理、脉状层理、S型交错层理,泥质条带可呈现丘形,细砂岩向上显示突变接触,且其内部具有弱侵蚀和截切构造特征,局部发育悬浮沉积泥质;2岩石成分、粒度特征及物性方面,由于底流的改造作用,其跳跃组分明显增加,细砂岩中泥质含量减少,粒度变大,底流改造砂岩平均孔隙度19.2 % ,平均渗透率106.9 mD,平均孔喉半径8.34 μm,使其物性明显好于重力流砂岩,且底流改造砂岩的有孔虫生物壳体多被破坏,而重力流砂岩的生物壳体大多保留完整;3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B/Al、Cr/V、Co/Ni及稀土元素指标均反映存在富氧水团的底流作用改造。综合区域演化特征可知,研究区存在内波内潮汐发育的基本条件,在重力流砂体沉积后不久,底流主要是对早期重力流厚砂体的上部进行改造,将原始重力流砂体中的泥质等细粒组分带走,使其孔喉半径增大,物性变好。底流改造砂体可作为优质储层,对后期开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为一套碎屑岩沉积建造。综合岩性、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流沙港组的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凹陷的南部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北部为半深湖—深湖沉积,发育重力流沉积。研究区内重力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浊流沉积和碎屑流沉积,还发育与之伴生的滑塌沉积。这些沉积类型与深水原地沉积的泥岩在垂向上构成泥岩—浊流沉积、碎屑流沉积—滑塌沉积—浊流沉积和泥岩—碎屑流沉积等3种组合形式;重力流沉积一般呈夹层分布于半深湖—深湖区,也有组合成规模较大的湖底扇,湖底扇中的浊流沉积的自然电位曲线常呈钟形,而碎屑流沉积常呈微齿或齿化的箱形和漏斗形;湖底扇在地震剖面上的典型特征是丘状反射特征。半深湖—深湖亚相的发育,充沛的物源以及凹陷东西两侧的构造活动是研究区重力流沉积发育的良好条件。湖底扇生储盖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