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油藏特性与时间推移地震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一油组砂岩储层注水地震监测正演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油藏对监测地震资料的视觉信噪比与视觉分辨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相同的岩石物性变化,薄层或薄互层对地震资料视觉分辨率与视觉信噪比的要求要比厚储层高得多;要监测薄互层内各小层中流体动态的变化,必须提高差异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与视觉信噪比,差异地震剖面的视觉信噪比与视觉分辨率的乘积可作为时移地震监测可行性定量分析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纯化油田薄互层低渗油藏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层多、层薄、非均质性强,"注不进、采不出"的矛盾突出。径向水射流作为一项低成本技术在纯化油田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过程中得到较多应用。基于油水井所在区域的物性、动态、径向水射流等数据,研究了径向水射流在薄互层低渗油藏的适应性及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薄互层低渗油藏径向水射流适应性标准。实践表明:径向水射流和井网井距、层系相适配,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单井注入能力大幅度改善,但增油效果差异较大;径向水射流油水井存在明显的增产、增注有效期及均衡驱替有效期。  相似文献   

3.
用地震法进行水驱油藏监测时,地震资料的质量是影响监测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Kuster-Toksoz岩石物理模型和Biot双相介质中的波动理论,通过波场仿真和波场分析,讨论了不同储集层厚度和孔隙度情况下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对水驱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以及地震波振幅和相似属性在时移地震中的抗噪性.结果表明①对于1/12波长以上的薄层,用地震法监测水驱油藏时,不同薄层厚度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基本相同;②孔隙度大的储集层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比孔隙度小的储集层低;③利用均方根振幅和相似系数可提高用地震法监测油藏的能力;④相似系数比振幅属性的抗噪性强,更适于监测水驱过程中油藏的变化.图7参9  相似文献   

4.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可行性研究及其盲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水代油造成的速度差异小,再加上我国陆相储层厚度薄,油质重,东部油田大都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所以很多人都对水驱四维地震监测持怀疑态度。通过深入剖析长期水驱过程引起的各种油藏参数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参数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渤海湾地区岩石物理数据为依据,结合高29断块具体的油藏参数进行长期水驱四维地震可行性研究,指出过去水驱四维地震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盲区--没有考虑长期水驱过程赞成物性变化及其对地震响应变化的影响。如果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水驱四维地震的可行性要乐观的多。  相似文献   

5.
用地震法进行水驱油藏监测时,地震资料的质量是影响监测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Kuster-Tpksoz岩石物理模型和Biot双相介质中的波动理论,通过波场仿真和波场分析,讨论了不同储集层厚度和孔隙度情况下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对水驱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以及地震波振幅和相似属性在时移地震中的抗噪性。结果表明:①对于1/12波长以上的薄层,用地震法监测水驱油藏时,不同薄层厚度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基本相同;②孔隙度大的储集层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比孔隙度小的储集层低;③利用均方根振幅和相似系数可提高用地震法监测油藏的能力;④相似系数比振幅属性的抗噪性强,更适于监测水驱过程中油藏的变化。图7参9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瓦庄油田为代表的薄互层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纵向上动用差异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实现油田稳产的目标,以水驱油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开展了细分层系开发政策界限研究。针对瓦庄油田薄互层油藏特点建立了合理的薄互层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可为同类油藏稳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薄互层砂岩油藏产量劈分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尝试运用一种新型的产量劈分方法,以解决水驱砂岩油藏,尤其是薄互层砂岩油藏产量劈分过程中,基础工作量繁重、技术精度要求高、研究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运用该方法,在沈67块薄互层砂岩油藏的产量劈分过程中,取得了成功.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薄互层砂岩油藏的产量劈分问题,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与油藏开发资料结合更加紧密、技术手段更加突出、适用性更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长期浅埋”和“晚期快速深埋”的两段式深埋过程,在塔里木盆地深层形成了三项独特的地质特征:①深埋砂岩储层的物性保持较好,岩石孔隙度较大;②泥岩的速度、密度显著增大,一般大于砂岩;③储层内地层压力大、耐压性好、不易变形。上述特征成为塔里木盆地深层剩余油地震预测的重要地质基础。根据东河1油藏的实际参数建立了东河砂岩油藏的储层地质改造模型,开展了地震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含水饱和度上升、泥质含量下降均引起反射振幅减小,0~100%范围内的含水饱和度变化与10%~0范围内的泥质含量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相当;②孔隙度上升引起反射振幅增大,14%~24%范围内的孔隙度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10倍于10%~0范围内的泥质含量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③在本文假设条件下,孔隙度上升与泥质含量下降是共生关系,两者产生的振幅变化同时出现、方向相反,综合响应以孔隙度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为主。以油藏开发中后期新采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注水井和高含水采油井的相对位置分析目的层反射振幅平面图上的明显分块特征,即可识别长期水驱开发活动引起的储层物性定向改变与油水置换作用的综合响应区域,确定主要的注水受效方向和近似的水驱前缘形态、边界,其外部即为主要的剩余油富集区,并得到东河1油藏新钻井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郭念民  吴国忱  尚新民 《石油物探》2011,50(6):600-606,529
时移地震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油藏管理与监测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非重复时移地震资料在两次采集时并未考虑时移地震监测的需要,重复性差,即使经过叠前一致性处理,两期资料在时间、能量、带宽和相位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互均化处理方法通过求取各个校正算子,得到最佳匹配滤波器,对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两期地震资料的一致性.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模拟了水驱油藏的时移地震响应,同时加入了时间、振幅、带宽和相位的变化等非重复性影响因素,并结合零时重复/非重复采集的试验数据,分析了互均化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互均化处理可以大大削弱非重复性因素的影响,得到理想的差值响应.应用互均化方法对采集时间相隔13年的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处理,降低了非期望的地震响应差异,突出了长期开采导致储层流体变化引起的时移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0.
用地震法进行水驱油藏监测时,地震资料的质量是影响监测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Kuster-Toksoz岩石物理模型和Biot双相介质中的波动理论,通过波场仿真和波场分析,讨论了不同储集层厚度和孔隙度情况下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对水驱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以及地震波振幅和相似属性在时移地震中的抗噪性。结果表明:①对于1/12波长以上的薄层,用地震法监测水驱油藏时,不同薄层厚度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基本相同;②孔隙度大的储集层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比孔隙度小的储集层低;③利用均方根振幅和相似系数可提高用地震法监测油藏的能力;④相似系数比振幅属性的抗噪性强,更适于监测水驱过程中油藏的变化。图7参9  相似文献   

11.
注水时移地震监测作为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正逐渐被国内外许多大的油气田所关注,但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效果好坏与用来实施监控油气藏变化的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好的方法更能够有利于采收率的提高。在油气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流体的分布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储层地震反射波速度、密度以及波阻抗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一般很小,只会在地震资料上引起很小的异常,特别当地震资料存在噪声干扰时,利用常规油气藏监测方法实施监测时就变得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引进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描述混沌的非线性参数,通过对地震数据提取Lyapunov指数属性来研究油气藏注水后储层物性变化的特征。理论模型研究表明,Lyapunov指数属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较好地反映储层注水后流体的变化情况,在信噪比大于2.5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利用它来预测储层注水后的注水分布范围和注水部位的注水强弱情况。该研究成果有利于时移地震监测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百口泉油田检188断块克上组油藏为例,总结了如何提高非均质、薄层、低饱和砾岩油藏开发效果的做法:针对低饱和油藏地饱压差大的特点,充分利用油藏弹性能量,采取先转抽求产;当地层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后,在短期内完成注水井的转注工作,进行温和注水,控制注采比,合理补充地层能量,以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注水见效后再及时放大生产压差生产,进行合理的动态调配,进一步扩大注水效果;对油井进行增产措施;对水井进行地面分注,对注不进、注水不满足井进行增注等措施,进一步扩大注水波及系数,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塞油田王窑东部、西南部,南梁西区和候市西南部等区块裂缝发育,动态监测和开发动态显示,储层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导致主向井见水较快、甚至水淹,而侧向井长期不见效,产能损失严重,影响区块的开发效果。为了封堵大孔道及高渗透层,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安塞油田自2005年以来,结合裂缝储层地质特性,深入开展了裂缝储层注水井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完善与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认识的不断加深,已逐步确定了适合安塞油田的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工艺参数设计和时机选择,为安塞油田裂缝储藏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与注水时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低渗透油藏合理的超前注水时机,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藏物性的影响,得到了低渗透油藏储层压力与渗透率呈指数变化的关系,进而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及理论推导得到了储层压力与产油量、产水量、注水量等生产指标的解析关系。依据油藏物质守恒原理,结合经济评价,提出了一种考虑压敏效应计算合理注水时机的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对江苏油田某区块进行了实际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超前注水可以减少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不利影响,合理的超前注水时机一般在1年以内,压力水平应该保持在1.05~1.2。  相似文献   

15.
姬塬油田L1区长8油藏自2007年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投产,目前已到开发中期。区块主要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平面剖面矛盾突出、常规注水调整效果变差等问题。针对储层特征及开发矛盾,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研究了不同周期注水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区域生产动态,优化参数,开展先导试验。通过试验效果分析评价,初步确定了适应L1长8油藏的周期注水参数,对下步周期注水规模推广起到了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常规稠油油藏原油粘度较高,水驱开发效率较低,导致最终采收率不高。为探索改善常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新技术,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技术改善稠油开发效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油田开发初期这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针对华北油田泽70断块常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特征,在开发初期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并推广到整个区块。应用可动凝胶调驱1a后,注入压力明显提高,吸水剖面得到改善,生产井含水率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综合含水率由47.5%下降到37.4%,采油速度由0.82%提高到2.1%,阶段累积增产油量为12787t,提高采收率为1.58%,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阿布扎比X碳酸盐岩油田因异常高温、高盐且非均质性强,导致水驱严重不均,常规的化学堵水调剖和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难以适用.采用该油田碳酸盐岩岩心、原油和模拟地层水,选择以新型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为驱替相的水驱波及控制技术,开展SMG理化性能、驱油机理和物理模拟实验,对该技术在阿布扎布碳酸盐岩油田的可行性进行室内研...  相似文献   

18.
高渗透砂岩油藏注水时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耐高温、高压的模型夹持器,并将该模型夹持器作为外接管线与模型的接口。在普通微观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析了降压过程中气泡动态变化现象、油气分布情况与油气运动规律、不同压力下水驱含气原油的流动现象以及自由气体对油水流动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宏观实验系统,研究了降压开采过程中油、气产量情况以及不同油藏压力下水驱油的开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泡点压力附近,气泡数量少且体积小,析出的自由气体有利于油水流动,水驱波及面积大。在此之前注水,保持油层压力在泡点压力的87%以上,能够实现油田注入水少,综合含水率低,采出程度高。现场生产表明,研究成果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迅速发展的油田强化开采时移地震监测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稠油热采监测中,但油田注水时移地震监测,特别是陆相薄互层油藏注水监测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时移地震能否用于监测注水动态,可行性分析是关键,利用Lumley等人(1997)给出的时移地震监测技术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对大庆T30井区葡一组油层注水时移地震监测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在大庆油田开展注水时移地震监测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至少对T30井区葡一组油层而言,这一结论基本上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0.
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恒速压汞和恒压压汞法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储集层岩样水驱前后的孔隙结构特征.恒速压汞分析表明,岩样经过长期水驱后流体主要渗流通道喉道半径增大,对渗流的贡献率增加,水驱前后孔隙半径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控制渗流特征的主要是喉道特征,而不是孔隙特征.恒压压汞分析表明,经过长期水驱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砂岩孔喉尺寸明显变化,孔喉半径中值增大,最大孔喉半径增大,渗透能力增强;水驱后大孔喉数量增加,对应的分布频率、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增加.两种方法均表明,岩样在长期水驱后孔喉增大,大孔喉是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图6表3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