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井底煤仓棚煤是常见的故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改变溜煤斜面的耐磨材料入手,重点解决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安装固定问题,在祁南井底煤仓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性质、特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用作煤仓下收口斗仓衬板的实际效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用作煤仓下收口斗仓衬板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学龙 《陕西煤炭》2007,(5):66-66,73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性质、特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用作煤仓下收口斗仓衬板的实际效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镶衬料仓、料斗和溜槽的技术,包括选用依据和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5.
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衬板使用及安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衬板的尺寸 ,砌缝的形式 ,成型工艺 ,紧固件的选用及其使用与安装。  相似文献   

7.
丁先亮  常英只 《中州煤炭》2002,(4):31-31,33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以及用作矿井提升机滚筒衬板的实际效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火电厂输煤系统的工作特性 ,介绍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替代该系统中耐磨衬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矿仓放矿装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矿石堵塞、粘仓,严重影响了矿石装运效率,如果采用人工处理,安全隐患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稳定性,通过磨损试验以及现场试验后,证明了其作为矿仓内壁衬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UHMW—PE是一种斥水性和抗磨耗性极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适宜做储存散装、湿细物料仓、运输机械等设备的衬里,解决了磨、堵问题。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该材料在煤炭、食品、运输等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煤仓软岩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煤仓软岩及冒落段预注浆加固方法 ,分析了冒落原因及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姚直书  程桦  居宪博 《煤炭学报》2017,42(9):2295-2301
针对板集煤矿副井井筒修复的复杂工程条件,提出采用内套内层钢板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首先,对该种新型井壁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井壁结构中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可达(-3 710~-3 750)με,显著提高了井壁结构的延性特征;由于内层钢板的约束作用,井壁内缘钢纤维混凝土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了1.822~1.974倍,从而显著提高了该种复合井壁的承载能力;在板集煤矿副井井筒修复工程中首次应用了内层钢板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复合井壁,并通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2个监测水平钢纤维混凝土应变分别为-290με和-359με,远小于试验实测的极限压应变值,说明目前该种新型井壁结构混凝土变形小,井壁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以上湾煤矿第二个8.8m特大采高工作面12402为工程背景,从形成“砌体梁”结构的理论条件出发,侧重研究了特大采高工作面较难形成“砌体梁”结构的原因,认为特大采高工作面剧烈影响范围更广及采空区Δ值更大,“两更大”可造成形成“砌体梁”结构所必须的水平推力T不足,从而导致破断后的岩块不易形成“砌体梁”结构,而非仅采空区Δ值大一方面的原因。大断面切眼为特大采高工作面又一显著特点,考虑到已掘完的切眼需“闲置”较长一段时间,分析了切眼周边的应力状态,用于指导生产实际,以减小围岩蠕变对正常开采的影响。利用研究得出的“两更大”,对工作面初采期间的生产组织、机尾段的生产组织提出了部分建议,并认为前期开采所形成的大型采空区群对后续工作面的影响程度、目前留设25m宽的区段煤柱的合理性以及上湾矿原岩地应力场的测量应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赵月圆  曾凡桂  梁虎珍  唐跃刚 《煤炭学报》2017,42(10):2679-2687
利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结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和带能谱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DS)对云南干河上二叠统吴家坪组3,4号特高有机硫煤(Sod=9.03%)中铼元素(Re)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富集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Re在干河煤中高度富集,平均含量为229.14 ng/g,与世界硬煤中1 ng/g的平均含量相比,其富集系数达229.14。Re含量与灰分产率及常量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3号煤层Re主要赋存于有机质中,而4号煤层除赋存在有机质中外,还存在于黏土矿物中。Sr/Ba,U/Th,Ni/Co和Vi/Ni+V地球化学指标参数表明,3,4号煤形成于受海水影响的强还原环境泥炭沼泽。干河煤中Re的富集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后生阶段的热液流体,随海水入侵至煤层后被有机质还原,迁移能力减弱从而主要被有机质吸附、络合。3号煤中Re异常高富集煤分层(GH12-3,1 150 ng/g)同时也富集Co,Ni,Cu,Zn和Cd,这可能与该煤层的成煤环境和海洋微生物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