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于2010年首次建立,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作为第一批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江苏大学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教学积累。论述了国内高校开设新能源专业的重要性,提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的介绍、该专业课程的基本设置构想的表述以及指导性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总结了该专业培养计划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国家战略新兴专业,旨在为新能源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新能源、电力、计算机应用等学科,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总结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我国部分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校的培养目标引出沈阳工程学院修订2013级培养方案的整体思路。从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思路、课程体系建构等方面对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以为我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机械类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每年毕业的机械类人才众多,为了提高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就必须形成办学特色与品牌.本文结合武汉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开展"三创"特色专业建设、改革工作,根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重点介绍了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设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结合风电产业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风能方向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建立了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提升学生的软硬综合技能,构建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风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为适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于2011年批准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该专业主要学习各类新能源的利用原理、方法以及新能源材料与装置技术,旨在为新能源行业培养和提供可从事技术开发、运行管理、工程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涉及能源与动力、电气与自动化、机械设计、材料、物理、化学及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高素质专门人才,教育部同意从2011年起,高校招生将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2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指出需要利用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加强新增专业建设,切实保证教育质量,对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来说,“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应该指的是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特设工科专业,当前该专业快速发展,建设符合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运城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提出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创新性实验外加校内实习实训、校外实习实训的“3+2”实践教学体系理念。该体系注重基础训练,强化工程实训,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担负着为国家与全球培养新能源战略性人才的重任,提升专业国际化水平是必然趋势。本文借鉴国内外双语教学先进经验,选择以《新能源科学与技术概论》课程为案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而推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采用沉浸式双语教学的方法,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索性学习和研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完全处在一个学术英语交流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交流,提高学术英语实战水平,达到课程内容学习和学术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双重目标。通过设计双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电气特色专业是构建科学,严谨、完善、系统的电气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气特色专业建设为例,论述了高等学校电气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定位和办学目标以及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和所取得的成效,为其他高校的电气专业的特色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电气特色专业是构建科学、严谨、完善、系统的电气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气特色专业建设为例,论述了高等学校电气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定位和办学目标以及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和所取得的成效,为其他高校的电气专业的特色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瓶颈,需要建立面向新能源专业(包括太阳能光热发电、风电)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本文阐述了基于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平台硬软件环境建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及其特色与创新。实践表明,虚实结合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是高校"新工科"建设之路上的有益探索,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自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以来,全国已经有3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为推进该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2013年5月19日,"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本部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师  相似文献   

14.
依据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针对如何提高本科生教育的培养质量,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又具有高端人才发展潜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高校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是各应用型高校追求的目标。南京工程学院在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多个特色综合实验周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介绍了材料专业各特色综合实验周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和实施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针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不足,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深化校企联合创新的机制,提出以"产业为方向,企业为载体,高校为平台,学生为主体"的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形成"有创意、懂创新、能创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7.
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地方特色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例,指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培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成绩,供相关高校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与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推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人才供给明显不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失,已对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丞待开展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的培养。福建师范大学于2011年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两年来,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19.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基于CDIO模式进行专业建设,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立和实践了以CDIO工程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师资队伍、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办学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相近的专业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它包含建筑环境和能源工程两个方向。而能源工程则主要是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农村节能工程和环境工程技术方面的内容。目前,全国有近20所农业院校均开设了该专业,且一半以上主要针对能源工程方向。在学科设置上,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本科专业对应的学科是农业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