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要以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的开放模式,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深入剖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差异性及师资现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学生差异性的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为独立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深入剖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差异性及师资现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学生差异性的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为独立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方电气评论》2007,21(3):39-39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东方电气与清华大学共建本科生专业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5.
为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五年来国家在高等学校投资建设了3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后二、三年中还将在高等学校建设约6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预期到“七五”末期,在高等学校将有大约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把这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办成代表国家学术水平、实验水平、管理水平的先进科学研究基地,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共同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实行“联合、开放、流动、竞争”的新体制。由于这一新体制是在改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学科研究基地拥有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又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对材料、化学类专业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分析与实践探索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本科生开放研究基地的制度及措施,鼓励学生到这些研发基地进行开放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或者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切实让高水平学科基地成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阐述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改革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和水平、高校与生产单位共赢四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传统的实验室构成模式及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要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大力加强实验室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力》2003,36(6):61-61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在广州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代表我国科学水平的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地、培养该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辐射基地和体现新能源文化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实验室始建于1999年,经近3年的努力,超额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在实验室运行机制方面,实行科研、产业、行政、流动四大模块的整体布局。实现了目标管理、高酬严考、滚动发展。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新能源重点实验室建设了2批共12个科研建设项目。新能源重点实…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专业特色是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其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传统领域具有领先和标杆效应。为确保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省属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明确定位,强化或培育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思路。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对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明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并从专业课程特色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特色设置、产学研基地特色培育、科技创新项目优化等多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平台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提升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提出改革科研平台自身开放模式与共享机制,构建依托科研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系与实践平台,建立基于科研平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共享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叶妮  陈水宣 《中国电力教育》2013,(11):189-190,195
针对目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在厦门理工学院机电实验中心的试点实践研究,从实验室合理建设、实验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积极引进等方面探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厦门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使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成果创新的基地,成为厦门理工学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新时期重要的办学战略和办学理念,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研究生人才培养是提升国家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高校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选择,是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是突显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电力》2020,(1):F0003-F0003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电力系统保护与力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华北电力大学其他优势科技资源而形成的一个研究实体,2011年3月获科支部批准开始建设,2014年9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实验室面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需求,发挥能源电力学科优欵推动多学科交叉,聚集和培育优秀人才,开展新能源电力系:充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研究,目的是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支掌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并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从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内容设计、实践基地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专业方案,并与应用需求相匹配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成优势互补、虚实结合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制作内容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库,实现实验室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贯彻高校质量工程,突出"强调动手、加强实践、培养兴趣、积极创新"的理念,实施"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教学体系,课题组结合塔里木大学工科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改革实践,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建设,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明显的成效,并对工科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定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高校质量工程,突出"强调动手、加强实践、培养兴趣、积极创新"的理念,实施"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教学体系,课题组结合塔里木大学工科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改革实践,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建设,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明显的成效,并对工科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定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要求构建教师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教师教育应该采取分层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专升本、本科生、研究生与在职教师)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有针对地培养其成为小学、中学、高校教师,对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主要是本科生)采取混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流培养成为小学、中学、高校教师。该模式主要包括针对专升本学生和通过一定考试的小学和初中教师的"1+1"模式;针对研究生和通过一定考试的在职高中、高校教师的"2+X"与"3+X"模式;针对4年后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分流的本科生的"4+X"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当前数学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缺失和数学建模实验室使用现状的分析,提出将数学建模实验室作为创新实践基地,探索了若干基于数学建模实验室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提升了数学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丰富了数学建模实验室的功能及提高了利用率等,并指出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实践与理论结合、实验室的安全与高效、活动过程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中深入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从职责划分、职能选择、指导方式以及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建议,希冀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