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柳 《室内设计》2010,(2):58-61
在归纳总结山地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山地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的规划重点,综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禁限建要素等分析了如何对规划区空间管制用地进行有效组织、进而制定空间管制用地分区和管制导引,并依托ArcGIS9.3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山地城市空间管制研究方法,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敏  王云才 《中国园林》2013,(12):60-66
快速城市化阶段,城镇剧烈的空间增长态势和紧张的建设用地形势使得非建设性用地面临日益严峻的保护与利用的现实压力。以吉林长白县龙岗重点生态片区规划实践为例,通过生态要素识别、生态干扰分析以及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融合生态本底、生态过程、生态后果的非建设性用地生态风险评价与空间管制决策模型,阐述以空间管制策略为核心、以生态格局构建为目标、以生态风险评价作为准入机制的非建设性用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技术路线与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西南山地城镇 面临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要求。基于 对西南地区资源环境特征的认识,结合在重 庆、贵州等地的规划实践,探讨生态约束下的 西南山地城镇规划策略,提出以生态约束为 前提、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以空间用途 管制和规划布局优化为核心的规划框架,并 从用地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 产业”、“生态—人口”、“生态—城镇”协同 发展,以及生态空间管控和城镇建设布局等 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崛  许立言 《规划师》2021,37(6):19-25
文章从用地权衡与生态过程回溯出发,分别对当前生态管控在建设开发和生态保护、控制要素与指标选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回应,并在建立划定生态控制分区、构建分区管控导则与指标体系及发布生态保护与修复附加图则的实施路径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促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详细规划层面的落地实施与精细化管理.其中,用地权衡以生态—建设兼容性矩阵与...  相似文献   

5.
概述农民发展权的概念,指出空间用地资源是农民发展权的基础与保障,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农民发展权保障的关键区域在于城乡交错带.分析了城乡交错带各类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科学评价发展限度,积极实施有限发展的生态保护规划策略.以杭州为例,设计生态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并展示具体的规划研究内容.以农民发展权为切入点的规划研究,对正视城乡关系、厘清城乡生态保护规划的思路与技术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用地相对于非建设性用地而存在,后者构成广义上的城镇环境区,对前者具有生态支撑作用,并深刻影响或制约着城镇的空间格局与环境品质.保护重要的环境资源区域已被列为"强制性规划内容",如何将强制性保护引向自觉维护,加强非建设性用地的规划与控制十分重要.共生共荣是促进强制保护向自觉维护行为转变的基础,这即道出非建设性用地规划的目标指向--保护环境资源、塑造城镇空间特色和发掘环境关联效益.笔者从城镇地域内非建设性用地的生态特性及其与建设用地的生态关系研究入手,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其规划思路与方法:①解析相关建设与非建设性用地组成,搭建植根于自然环境的城镇空间结构:②制订耦合两大用地系统的土地利用整体规划:③结合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基于环境效应的生态产业:④发掘环境区关联边缘效应并塑造城镇空间特色:⑤制订非建设用地控制图则与相关建设用地土地使用导引.  相似文献   

7.
从结构规划走向空间管治——非建设用地规划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国内外非建设用地规划发展实践,将其归纳为生态空间结构型规划分类控制型规划城市增长边界型规划、禁限建区规划、综合空间管制型规划等5种类型,提出非建设用地规划3个转向:规划模式从理想蓝图转向务实操作,规划方法从单一要素转向多元综合,规划实施从注重形态转向公共政策。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重庆主城区梁滩河、虎溪河保护规划以建设生态河流为目标,以城乡统筹思想为引导,通过划定河流生态功能区,实行流域分区管制,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与景观结构,以及通过统筹安排防污防洪等工程用地,实现污染综合防治等规划方法,切实保护了梁滩河、虎溪河流域自然生态景观 资源,改善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恢复和延续了流域生态系统,提高了城市的...  相似文献   

9.
李小云  田银生  刘强 《华中建筑》2011,29(2):138-141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单位"正在经历着分解、外迁、用地置换等变化,城郊单位为了更好地适应周边空间环境以及内部功能调整,时其用地空间发展提出了更新改造的要求.文章以江西省林科院院部规划为例,探讨了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场地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分析,通过用地空间的生态整合、综合改造和复合利用、交通网络体系的多功能构建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尊崇生态伦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等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扩展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并对工作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用地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新的城乡综合治理方式,规划从宏观层面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思路。结合村庄现状分布特征,聚焦村庄与城市的用地矛盾,提出村庄空间管制与村庄边界划定两个层面的规划内容,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参考通过要素叠加分析,以制定村庄空间管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村庄改造模式探讨,提出村庄改造分类,从而明确村庄生长边界;并结合政府层面的相关精神,提出村庄布局实施策略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回顾国内主要城市的生态修复进程,各生态要素的关系统筹、国土3类空间的资源整合以及生态修复规划的层级地位逐渐成为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工作的重点。文章结合武汉等国内城市正在开展的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探讨生态保护修复详细规划的定位问题,提出生态保护修复详细规划的编制思路,进一步从用途管制、生态保护及发展等角度构建包含生态修复、用地规划、空间形态3方面内容在内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规模的增大,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适时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特别是生态规划方面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引入生态规划与小城镇空间管制规划的关系,并探讨了生态规划在小城镇空间管制规划的应用,以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15,(8)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存在建设用地粗放扩张、新增建设用地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挖潜和再开发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传统增量型规划的建设用地评定主要强调对新增用地开发条件的评定,对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缺乏考虑。文章结合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构建存量型规划的建设用地再开发综合评定体系和空间管制体系,并提出优化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减量与增量的空间管制政策,以探索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建设用地再开发综合评定与空间管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控制线规划是涉及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公共政策,如何达成规划的共识及保障可操作性一直是难点。本文以广东、福建等地的实践,提出将"多规合一"的理念和工作思路贯彻于城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与管理工作中,包括法理层面梳理和构建与生态空间相关的法理法规体系,体系层面协调空间规划体系的管制分区,并明确生态控制线规划的对应空间范畴,以及技术层面对部门数据、专项规划、空间格局等三方面采取"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实现生态控制线的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的精细化管制。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7,(4)
中心城区E类用地承载着各类生态与设施廊道空间,功能复合、资源丰富且关联影响复杂,但因地处建设区外,对其规划管理方法的研究相对不足。文章立足于廊道空间的环境特质及其与外围环境区、城区的空间和功能关联,在梳理相关研究和借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生态原理与城乡规划原则,从目标、用地、空间与管控4个环节探究发挥廊道空间复合生态服务功能并尽可能降低其建设环境影响的生态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面向城乡统筹的空间管制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空间管制是城乡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调查了相关地区空间管制规划成果,通过统计分析,在归类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城乡空间管制类型、结构与策略,以期使空间管制规划编制更加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廊道处于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间能量交换的前沿,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对于生态廊道用地空间传统的被动保护无法保证生态廊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为此,立足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保护性开发为导向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策略,并以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规划①实践为例,从廊道空间架构、保护性开发土地利用分级与控制、生态保护优先的产业布局及具较强可操作性的廊道生态用地空间导引等方面探讨了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9.
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生态空间控制性规划可以作为落实用途管制要求的规划技术工具,是衔接总体层次、分区层次规划与具体建设管理层次的中间环节。通过编制生态空间控制性规划,可以在管控决策中有效传导和落实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引导详细规划实施。阐明当前开展生态空间控制性规划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并结合2项规划实践,探讨生态空间控制性规划的适用范围、工作深度、编制原则和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20.
石飞 《城市规划》2022,46(2):79-83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范式必然面临调整。而国土空间多要素间协同机制和空间管控的分析方法,决定了交通规划领域需基于生态保护和集约用地逻辑,重视交通要素与其他国土空间要素的协同,侧重面向空间管控的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分析,以谋求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管控层面的衔接。因此,交通规划领域面临着从规划理念、层次、特征、标的等的调整和应对,并思考规划内容和方法上的转型,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语境和提升规划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