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目前不同网络间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为扩展互联网与公用交换电话网的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功能,提出一种网络互通的服务器设计方案,从而实现IP网络与PSTN网络的互通。  相似文献   

2.
王诗琦 《信息通信》2012,(3):211-212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因此,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信息交换的安全性和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分析信息安全和信息交换问题的分析,网络安全隔离和信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这种技术最先来源于隔离卡技术,它通过物理隔离,最大限度地防止外界网络的攻击,保证了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的优越性,进而指出了隔离交换技术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网络隔离交换技术的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工程》2016,(5):68-71
网间信息交换,是指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信息交互的基本方式。针对企业存在的多网物理隔离以及跨网应用的现状,基于批量处理的方法,对快捷安全的实现跨网信息交换方法进行研究,开发了一套用于实现网间信息快速交换的系统,大大方便了不同网络间的信息传递,大幅提高了交换效率。该系统已在企业得到实际应用,效果显著,满足了企业快速、安全信息交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DWDM技术虽然可以实现较大的传输容量,但是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电子瓶颈,传统网络仍然需要在交换节点处对数据进行电的交换处理,从而降低了网络的交换处理速度。为了实现在光网络上直接传送数据业务,人们提出三种IP over DWDM网络方案:波长路由交换光网络、突发交换光网络和分组交换光网络。  相似文献   

5.
浅谈IP与ATM     
在现代通讯网络中,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是两个重要因素。交换的本质是信息流的转移。信息流包括数据、语音、视频等,这些业务数据在网络中通过光纤传输到节点,经过节点转移到另一光纤传输,这种转移称为交换。信息流通过转移或交换,不断地变换路由,最后到达信息的接收端。信息的转移模式有两种:IP模式和ATM模式。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2):i022-i022
山东省数字认证安全应用标准平台是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充分解决网络信息传输与交换过程中各参与方身份确认、信息保密性、信息完整性及信息不可抵赖性的运营管理系统平台,是PKI技术在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中具体应用。该平台对提高网络参与者的信任度,建构整体性、协同性、综合性的网络信息交换平台提供了有效安全保障。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济南国税、  相似文献   

7.
本介绍了黎明网络的6A理念和信息交换综合服务平台构想。较详细地介绍了信息交换综合服务平台-网络商驿iSwithch,及其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吴冠儒 《电子技术》2023,(8):156-157
阐述区域间信息交换技术和区域间协调控制技术的特点,分析通信网络建设、信息交换协议和安全性保障措施,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探讨负荷预测与优化调度、智能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保金泰"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的研制背景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国家保密局有明确要求: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所谓“物理隔离”是相对于防火墙、保密网关等逻辑隔离设备而言的,意指内、外两个网络之间在任何时间间隔内都不存在物理通路。对于内、外两个网络之间实施物理隔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物理隔离”一方面解决了安全隔离问题,但同时又造成内、外网络之间信息交换的困难。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内、外网之间的“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的需求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网络的高速化。随着计算机日益增多,网络逐渐普及,在工作中人们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实践证明,人们有了计算机之后,很快就不满足于计算机的单机使用,因为没有联网的计算机,达不到真正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网络高速发展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交换是否通畅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速数据网络。一、选择高速数据网络应考虑的因素在高速数据网络中可以有多种选择,下面列出选择时应考虑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因素。1.共享介质与交换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信息网络的功能应用也越来越多,电力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越发频繁。对此,供电企业电力控制系统及数据信息网络的完全性和可靠性迎接了新的挑战。信息安全技术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2.
集团型发电企业如何面向互联网服务,同时确保电力生产管理和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是电力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网络隔离和安全数据交换等技术设计了集团型发电企业双网体系结构.在保障网络安全隔离的基础上,引入私有协议交互技术,满足发电企业日益强劲的互联网业务发展需求.提出了逻辑强隔离的总体技术路线以及信息内外网构建、应用部署、典型应用场景信息交换的设计方案;此外,为了实现隔离后的集中监控和统一防护,提出了部署统一监测、统一防病毒、统一终端管理、统一认证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校园网络中信息安全及保密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校园网在担负着高等学校对外沟通与信息交流工作的同时,也面临着漏洞隐患、防护性弱、负荷过载、信息保护难及网上泄密等安全问题。针对高校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分析了校园网络的特殊性及其中的安全隐患,探讨了学校数据信息泄密的几种途径,提出了加强校园网络的防火墙技术、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和杀毒软件、物理安全策略、定期备份、加强校园网安全管理政策建设和加强安全组织建设6种防护措施。只有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安全意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高等学校校园网络安全及信息保密。  相似文献   

14.
史颖辉 《移动信息》2024,46(3):223-225
文中对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性研究,旨在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文中在分析网络技术的范畴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通信系统、控制系统、信息处理存储3个子领域,探讨了网络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在应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技术选择、网络安全、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策略。研究表明,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系统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交换平台,推动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信息系统向自动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信息网络越来越复杂,为了解决电力信息网络环境下各信息孤岛之间、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安全,提出智能电网环境下用户行为可信数据安全交换:在客户端,记录数据的基本属性及用户操作;通过统一的安全交换协议进行信息传输;在服务端,依据数据属性和用户操作通过配置策略过滤数据,使用关联分析分析用户异常行为,并采用用户行为可信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可信检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可信数据交换能够在异构环境下从数据传输、数据安全和用户行为可信三方面确保数据的安全交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正日益突出显现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给出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实现技术和防范措施.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从而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渊博  王超  王良民 《电子学报》2010,38(10):2358-2364
 为了满足空间信息网络异构互联和高动态组网时,实施接入时的访问控制要求,基于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采用签名认证方式,在飞行器与外部子网无任何安全关联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基于有证书的公钥系统模型下的空间信息网络安全接入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可用于飞行器进入空间信息网或跨子网漫游时,与接入点之间的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过程.分析表明,在DDH(Decisional Diffie-Hellman)假定成立的前提下,所提出的协议在UC(Universally Composable)安全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Ethernet网关的光纤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系统硬件结构中包括电子皮带秤仪表、Ethernet通讯网关和上位机PC,其通过Modbus、光纤总线和以太网之间互联交换信息。在软件方面,基于Modbus协议对上位组态软件Ifix5.1和Ethernet通信网关的进行配置和设计,实现了现场仪表信息采集的网络化及其安全监控。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政务拥有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撑,大量政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双向交流成为可能。然而,信息安全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电子政务并对其发展构成威胁。近年来,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尤其是垃圾邮件和网页恶意代码增长较快。因此,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子政务系统,非常有必要增强安全意识,采取管理上和技术上的安全保障手段,来确保电子政务系统正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社会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电力企业更加重视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的应用情况和信息网络安全情况。因此,文章基于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目标,分析目前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并针对这些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