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杰英 《甘肃化工》2003,17(4):37-40
清洁燃料(低烯烃、低硫)生产正成为中国传统炼化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庆石化分公司在1.4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中对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烯烃含量从56.2%下降至36.1%。从DOCO降烯烃催化剂、装置操作参数及MGD工艺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对汽油降烯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庆石化分公司1.4Mt/a重油催化裂化在降低汽油烯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烯烃含量从56.2%下降至36.1%。从DOCO降烯烃催化剂、装置操作参数及MGD工艺等几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对汽油降烯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助剂LAP-1在我厂的应用情况,该助剂在我厂催化装置上应用后,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平均下降约4.5%,同时汽油的辛烷值也略有提高,总收率上升0.5%。  相似文献   

4.
李江波  贾佳  宋晓路  王何伟 《山东化工》2023,(5):191-193+197
延安石油化工厂执行汽油国ⅥB段生产标准,要求汽油烯烃含量按≤15%控制,交口河区域汽油池烯烃含量偏高,导致高价值的汽油调和添加剂量明显增大,调和出符合车用汽油国ⅥB标准油品后,油品辛烷值富余,延安炼油厂催化装置前期进行降烯烃操作,由于造成催化汽油收率较低,因此要求对汽油精制装置进行工艺优化,降低精制汽油产品中的烯烃含量,从而达到降低FCC精制汽油产品中烯烃含量的目的,减少汽油调和组分的添加成本,为集团公司增收创效做出相应贡献。2022年6~7月,S-Zorb装置进行生产优化,通过降低反应温度、提高精制汽油循环量等措施,验证不同工艺参数下,装置的降烯烃能力。  相似文献   

5.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天津化工》2006,20(5):53-56
为降低汽油烯烃含量、适应清洁汽油的要求,锦州石化公司先后将LGO-A降烯烃助剂、LBO-16降烯烃催化剂以及MGD工艺在三催化装置上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应用。降烯烃助荆和降烯烃催化剂的开发利用是投入少、见效快的方法,而投用MGD工艺,可使汽油烯烃含量下降的更多。  相似文献   

6.
MGD降烯烃喷嘴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GD降烯烃喷嘴是一种新型降烯烃喷嘴,该喷嘴具有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改善产品分布的特点。中石油哈石化分公司ⅢFCC装置应用该喷嘴后,汽油烯烃含量降低了约5个百分点,并可明显提高液化汽及柴油产率,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汽油中烯烃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近期的发展动态,从FCC技术、醚化改制技术、芳构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发展状况。对FCC自身进行改造的方法简单易行;轻汽油醚化芳构化改制技术不仅降低了FCC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汽油中醚和芳烃的含量都有一定限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对汽油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比重,增加芳构化、烷基化、重整等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李锋  宋华  刘全夫 《辽宁化工》2006,35(10):579-582
介绍了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烯烃含量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方法。针对我国FCC汽油中烯烃含量高及汽油调和组分中FCC汽油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成品汽油中烯烃含量高的现象,可调整优化FCC技术,并采用新型降烯烃催化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需对汽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多建催化重整、烷基化和异构化装置,减少成品汽油中FCC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2016年4月东方石化催化裂解汽油烯烃含量上升,致使下游汽油加氢装置加氢汽油烯烃含量不合格。为降低催化裂解汽油烯烃含量,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平衡剂活性、适当提高剂油比、汽油深度稳定、提高汽油切割塔处理负荷等措施,烯烃含量由约41%降到约36%,加氢汽油烯烃含量合格。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生产清洁汽油的需要,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OTA(全馏分催化汽油芳构化降烯烃)技术.若采用该技术加工全馏分催化汽油,则可使烃类进行烷基化、芳构化、异构化反应,同时发生少量裂化反应,因此可大幅度降低烯烃含量,而且产物的辛烷值损失较低或稍有增加,汽油收率较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OTA技术处理全馏分FCC汽油时,脱硫率为68%~80%,烯烃饱和率为60%~77%,(R M)/2损失-0.8~1.2,C5^ 汽油液收为93.2%~7.9%,化学氢耗为0.11%~0.35%。  相似文献   

11.
RFG—DMR降烯烃催化剂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明石化集团Ⅱ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使用RFG—DMR降烯烃催化剂的情况。该催化剂占系统藏量83%时进行的标定结果表明:该剂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效果比较明显。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由48.56%降到39.72%.下降了8.84%。汽油辛烷值没有降低。产品分布得到改善。重油裂化能力强。于气和焦炭选择性好。轻质油收率增加了1.07%,总液体收率增加了1.56%。  相似文献   

12.
基于催化裂化催化剂降烯烃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现有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氢转移活性,提出制备降烯烃催化裂化助剂的技术路线,并研制开发了新型降烯烃催化裂化助剂。实验结果显示,降烯烃助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重金属污染的特性,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其具有较高的氢转移活性,可协调芳构化与氢转移反应,同时也改善了催化裂化产品分布。  相似文献   

13.
催化汽油改质降烯烃多产丙烯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上,以燕山石化催化汽油为原料,对催化汽油改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反应过程气体产品和液体产品的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考察了反应温度、重时空速、剂油比以及催化剂的活性对改质过程产物分布的影响,发现在催化汽油改质过程中,各操作条件对改质过程产物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在保证低烯烃含量的同时,实现多产丙烯是可行的,在适宜的条件下,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可降到11.8%,同时,液化气中丙烯质量分数达到了44.4%.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七个方面介绍了常见的FCC汽油降烯烃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轻汽油醚化技术降烯烃的典型工艺和国内外轻汽油醚化技术的发展,表明轻汽油醚化技术是一种具有前景的FCC汽油降烯烃方法。  相似文献   

15.
FCC轻汽油醚化降烯烃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李吉春  刘宝勇 《广东化工》2012,39(11):91-92
文章主要介绍了轻汽油醚化技术降烯烃的典型工艺和国内外轻汽油醚化技术的发展,表明了轻汽油醚化技术是一种具有前景的FCC汽油降烯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甘露  程仲芊 《当代化工》2012,(8):873-875
在 AC 公司生产的多维色谱仪上建立了两种分析含不同烯烃浓度汽油组成的分析方法—PIONA 和PHONA,该方法适合国内汽油组成分析的要求.经研究得到结论:当烯烃含量高时,应该采用带有二段烯烃吸附温度的 PHONA 分析模式;烯烃含量在体积分数20%以下的汽油最好使用 PIONA 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降低汽油烯烃含量MIP工艺在永坪炼油厂50万t/a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MIP工艺应用后,加工量提高5~8 t/h,总液收提高0.20%~0.32%,汽油收率约上升2%,柴油收率下降1.0%~1.5%,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至30%以下,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提高至接近90。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明显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降低我国车用汽油烯烃含量的关键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而国内目前广泛采用的在催化裂化装置上使用降烯烃催化剂的方法是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此外国内开发的一些新型的催化裂化反应工艺,如MIP、MGD、FDFCC等也能明显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指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汽油烯烃含量,以应对更加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我国炼油业应在大力推行加氢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加工流程,发展重整、烷基化、醚化等多种工艺,彻底改变我国车用汽油池组成单一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LGO系列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关键是要增加FCC反应中的氢转移能力,以饱和汽油中的烯烃。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兰州石化公司催化剂厂合作开发的LGO-20、LGO-21系列降烯烃重油裂化催化剂和LGO-A降烯烃助剂,适用于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可根据装置特点及目的产品要求灵活调变活性组分及其配比,并通过不同的基质改性技术生产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该系列催化剂普遍具有显著的降低催化汽油烯烃的性能,在装置维持掺渣量较高(约65%~70%)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工艺操作条件,可以将催化汽油中烯烃含量降低10~15个百分点,使汽油烯烃控制在40vol%左右,RON在90以上。LGO- 21更具有提高柴油产率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