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7,(24)
<正>来源:http://www.gsmw.gov.cn/htm/20178/158_18632.htm日期:2017-08-18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自2007年建立,10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从2007年到2016年,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累计为甘肃省投入学生资助资金498.58亿元,累计资助各类学生3811万人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2)
2017年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该通知是在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在该通知指引下,全覆盖的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优先并按标准上限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成为了许多高校资助体系改革的重点。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虽惠及了许多学生,但也带来了公平性受损、育人导向偏离、助学金只评不审等问题。因此,各高校应与时俱进,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6)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能够抓住落实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契机,深化教育领域资助育人工作改革,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资助和育人的有效结合效果显著。本文从资助工作宣传切入,着重探讨资助育人中的宣传效应对大学生所带来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在我国高等学校资助政策的影响下,高等师范专业资助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自2007年教育部对6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免费教育政策以来,师范院校、非师范院校师范生资助政策产生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我国以及陕西省高校师范生资助政策和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生资助政策的调研、分析,总结了陕西省师范院校、非师范院校师范生资助政策的四点异同。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3)
为了最大程度的普及高等教育,给予家庭环境不同的学生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以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从而使资助工作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2)
2012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2013年3月4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此举宣告了研究生收费制度自2006年起由自费、公费"双轨制"向全自费式的转变完成。这一新政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正式确立,同时研究生学费制度的改革也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着从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主要内容入手,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探讨其配套政策的跟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以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从而使资助工作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工程,也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重点资助对象。通过对近3年的学生资助政策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围绕着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不断精准化。首先,完善精准帮扶政策,保证这个群体在学生资助资金评审中获得最高标准资助;其次,完善精准识别政策,再次把这个群体置于优先资助位置;最后,落实精准管理政策,以保障国家资助政策在这个群体身上得到最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是国家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项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国家财政部资助,委托若干所大学分学科领域承办。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2):118-122
梳理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招考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十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践与创新经验,预测我国未来研究生招考制度将呈现招生与考试更深层次的分离,招考形式更加多元化,导师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强的考生将更受亲睐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了基于以学促研理念的工科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双语教学、案例教学、雨课堂、经典文献阅读心得分享等多元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研究性课程项目设置和实施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文章分享了课程项目的实施细节和与之相适应的成绩评定方法。调查问卷的反馈表明,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获得学生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工程观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需求,因此,文章旨在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土木建造类研究生培养途径。以重庆大学土木建造类研究生培养为例,通过目标需求分析,打造良好的多学科融合研究生培养条件,构建智慧赋能、学科交叉土木建造类研究生的培养体系。通过十余年的改革与实践,创新了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并在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力、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通过智慧赋能土木、创新助力建造,有效提升了土木建造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实现研究生培养从传统土木到智慧建造的复合式发展,开辟了土木建造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流程再造(BPR)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是我国高校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切实有效改革研究生教育,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教育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本文作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概念和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引入了企业改革中的流程再造(BPR)的理念,将其应用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中,并设计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类型也呈多样性发展,传统单一导师制研究生培养逐渐显现其局限与不足。针对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研究生培养制度与师生结构方面入手,对研究生报录人数与导师组成结构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机制改革路径。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团队内部导师研究方向组成、导师年龄梯队以及团队例会制度的优化,使研究生管理更加高效、创新思维培育更加多元、研究生培养更具个性化,为大团队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樊琳娟 《山西建筑》2010,36(26):175-176
针对高职公路专业的特点,以建设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为契机,通过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公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校毕业设计工作的具体现状,指出了毕业设计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变化过程的回顾,提出了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改革,同时,在毕业设计期间,开设相应的毕业设计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行业背景的了解,增强相关的专业基础及技能,毕业设计课题紧密结合其具体工作实际.通过试点后情况表明这一改革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高校本科生中形成了一个考研群体已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提出了完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0多年来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经验,找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如何通过本校、其他高校和企业三方共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同时提出可供其他高校参考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和构建阶段,在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主体培养单位高校条件准备不足,导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合国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政府、高校、导师团队等多方共同努力。文章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视角,以特色化培养模式、导师团队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等为研究对象,提出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推广多元一体导师团队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及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的应对策略,以期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学改革是研究生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混凝土材料科学与技术课程内容特点和土木工程大专业的实际需求,在课程教学中提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研究能力大力提升"的教学改革目标,确立以"课堂+项目"二元载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强化研究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的"理论知识教育-研究实践教育"一体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效提升研究生自主学习、知识运用和科学研究实践等能力,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