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对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未来需努力的方向做了明确地阐述。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如何抓住新机遇、利用新手段、应对新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4.
该文针对新时期大学校园建设中单体建筑群体化的特点,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其整体性,形成了三个层面的讨论架构,即群体建筑内部组合的逻辑性、外部整合的协调性、融合人的情感因素的人文属性,总结了每个层面上的关注点,并通过三个实例探讨了这一建筑类型的多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当前,随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高校网络文化,从而基于信息内容、网络舆论、大学生用户群体、社会影响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环境得以重构。并且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已经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要素组成和结构形态。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尽力规避劣势,牢牢抓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面临机遇,冷静应对挑战,积极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四层同心圆”各层面有针对性策略,不断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党员对促进和谐校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做到在领会和谐校园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其在和谐发展的示范性作用,从而达到发挥党员先进性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9,(10):160-161
现代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对校园设施的标准提高都对校园硬件箍出了更高要求,校园规划和改建扩建称为今后一段时闻内校园建设必须研究的重点课题。以往改扩建的决定都来自手校园的决策层,而真正使用校园的在校学生的意见常常控忽略,在本文中试圈探讨校园改扩建的用户参与横式,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模式和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个工程项目常含有多个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作者以微电子工程为例,介绍了群体网络计划在工程项目中合理有效地组织施工建设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受到社会和学校的特别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自我悦纳低、人际关系敏感、情绪压抑、自我调适能力差、消极防御等。文章在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后,进一步剖析了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维护、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胡琦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10,(3):32-35
红色网络文化作为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红色文化形态,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体系在引领社会进步思潮、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社会和高校应立足大学生德育的根本机理和时代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开放性、迅捷性特点,积极构建红色资源与网络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生态文化环境,使红色网络德育机制成为一种更具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的中国特色德育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从积极———消极维度和显性———隐性维度对高校德育中师生情感效应进行了分析。在积极———消极维度的探讨中,指出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效应可以起到强化或抑制师生认知活动的发展方向,继而影响师生的行为方式。在分析显性———隐性维度时,强调隐性情感在高校德育中的特殊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德育如何发挥师生情感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积极———消极维度和显性———隐性维度对高校德育中师生情感效应进行了分析。在积极———消极维度的探讨中,指出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效应可以起到强化或抑制师生认知活动的发展方向,继而影响师生的行为方式。在分析显性———隐性维度时,强调隐性情感在高校德育中的特殊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德育如何发挥师生情感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青岛地区849名大学生考试前焦虑情绪(SAS)及抑郁情绪(SDS)进行调查,结果考试前焦虑及抑郁情绪分别为40.26%和28.64%,同时对考试前焦虑及抑郁情绪与性别、文理科的关系,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女同学考试前SAS与SDS升高较男同学明显,理科学生又高于文科学生,与疾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胖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对肥胖大学生(肥胖组)171例、正常体质大学生(正常组)186例进行抑郁量表(CES-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测定。对2组大学生的抑郁程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抑郁指数明显低于肥胖组(P〈0.01)。肥胖组中女性抑郁指数明显高于男性(P〈0.01);低抑郁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明显高于高抑郁组和中抑郁组(P〈0.01);中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低抑郁组(P〈0.01);肥胖组抑郁指数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4、-0.326、-0.315和-0.376,均P〈0.05)。结论肥胖是大学生抑郁的重要因素,有效降低他们的抑郁程度,应该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学风状况不容乐观。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风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旨在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余立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9,(5):16-19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丰富,是我国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尝试通过"三化"探索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陈海燕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10,(2):108-111
不少欧美国家的大学生德育实践在构筑德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了一系列工作机制,有效校正和完善了德育的理念、载体及方法,突显了深远的发展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特殊性、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缺位等方面深入剖析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成因,并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网络特点,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日益严重的现状,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差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以期在加强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同时,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21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参考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