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楠 《通信世界》2004,(47):52-52
进入2004年,网络、通信和数码产业的融合日益突显。作为终端产业的新兴代表,信帆公司认为,数字化娱乐与网络化沟通将成为来来终端应用发展的趋势,网络化沟通业务和机会迟早将会来临;终端作为业务的主要载体,最终将会转型到更增值的业务方向。由此可见,网络化沟通和数字化娱乐的最终融合业务将逐步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未来网络数字化消费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网络化是我们利用IT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手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各级电视台就逐步开始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总体上分为3个阶段设备数字化阶段、局部数字化网络建设阶段和近期出现的全台数字化网络建设阶段。随着非线性制作网络、硬盘播出系统在电视台的应用,基于磁带和视音频信号的传统线性工作流程的  相似文献   

3.
大连广播电视台电视播控中心于2011年建设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按照安全稳定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设计的全新网络数字硬盘播出系统.新系统采用网络化播出平台,网络的高速、安全、智能,使播出手段多样化,播出质量也大幅度提升;在大大提升播出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与其他节目部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电视台网络化设备管理计费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雨清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37(5):56-56,58-60
广电媒体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是大势所趋,内部核算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技术设备的计费涉及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建立广电媒体的技术设备使用计费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完整、详细、准确、权威,并且使用方便的经济核算数据,是国内各广电媒体所遇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本文就江苏广电总台建立的国内第一例电视设备网络化计费系统的建立运行过程,总结了已经建成网络化制播系统的电视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支持,以较低的成本,建立网络化计费系统,并且阐述了建立计费系统和系统运行中所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电媒体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是大势所趋,内部核算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技术设备的计费涉及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建立广电媒体的技术设备使用计费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完整、详细、准确、权威,并且使用方便的经济核算数据,是国内各广电媒体所遇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本文就江苏广电总台建立的国内第一例电视设备网络化计费系统的建立运行过程,总结了已经建成网络化制播系统的电视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支持,以较低的成本,建立网络化计费系统,并且阐述了建立计费系统和系统运行中所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OCS大舞台     
电信行业日新月异,无数新业务闯入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然而,面对不断出现并迅速发展的新业务,面对快速增长的新用户,电信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正经受着最严峻的挑战。如何对各种新增业务快速进行统一计费?如何架构支撑下一代网络多业务的融合计费系统,满足灵活多变的资费套餐以及多业务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县级电视台制播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县级电视台节目制作系统与播出系统存在的严重脱节问题,介绍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对制播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从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的必要性及技术方案、设计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县级电视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广电中心数字化网络化电视制播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衢州广播电视总台在新大楼启用前,电视设备系统整体设计的思路和实践经过。通过利用SDI传输方式联结各功能子网络,形成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电视制播整体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技术数字化及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台正在进行一系列数字化改造、其中的非线性编辑网络就是一个方面。目的其一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约节目制作成本:二是提高全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水平,为将来的全程数字化、非线化做准备。但是非线性编辑网络毕竟是基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网络系统,较之于传统编辑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是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数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伴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近几年各电视台都加大了后期制作非编网络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纷纷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后期制作非编网。然而网络建成后,如何使网络安全良好运行并充分发挥其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网络化是电视台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视设备数字化的迅速进展,不少电视台已完成全硬盘播控系统网络化的建设,取消了磁带播出。实现制作、编审、播出网络一体化、数字化,为即将实施的数字信号传输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保证多频道制播网络安全可靠、稳定有序、高速地运行,必须制定并执行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案,通过服务器对各级工作站进行用户权限管理、播出工作流程管理、事件管理、节目管理、工作日志管理等,实现节目素材上载、编审播出、系统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流程化,确保共享资源的安全和网络畅通。通辽电视台自办三套节目,每套全天播出17个小时,由于大量素材提前存入硬盘播出机的库中,容易造成死机、入库慢等问题。新购置了管理服务器、大型磁盘存储阵列等,使制作、编审、播出网络不断完善,现已初具规模。真正实现节目资源的共享,节目资源的利用率空前提高。真正实现了制播网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2.
5G新通话业务,具备开放的应用平台、可视化人机交互等特点,可极大提升用户通话体验,是电信运营商基于5G网络对传统电信业务开展创新的重要尝试。如何对这一创新业务进行计费已成为业务成功发展的关键问题。对5G新通话进行介绍,并通过分析其业务特征及现有的计费模式,给出5G新通话发展不同阶段的计费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信息发展的今天,机械制造业已经由原来的纸质办公方式转变成了数字化、网络化。作为传统行业,在国内企业逐步转向自主创新的同时,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新技术创新和新工艺创新,而网络化、数字化使得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变得越来越方便。新技术和新工艺一旦泄密将给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如何保护内部数据安全成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毕江 《现代电视技术》2009,(8):16-22,24,33
一 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概要介绍 1.建设原则和目标 北京电视台新台址技术系统在规划之初,确定了以下总体目标.即以数字化为基础、网络化为核心,在“采、编、播、存、管”的整个电视工艺流程中,实现“拍摄数字化、制作网络化、播出硬盘化、存储数据化、管理科学化”五大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前后的几年间,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带动了整个广播电视业的飞速发展。就广播而言,正在进行着一场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革命。网络媒体及网上音频业务的快速发展,要求全面利用广播资源,开展广播与网络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丰富内容,创立品牌,办出特色;大力开展基于宽带互联网的音频业务。在把广播从有线到无线、从直播到录播再到直播,提升到广播网络化制作和网络化播出管理崭新阶段的同时,为广播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2003年11月以后的半年时间,山西电台投资近3400万元,扩建机房,调整布局,购进安装了完整的数字化网络化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存储设备,搭建了山西广播数字化发展的全新构架,实现了山西广播数字化改造的整体平移。这一举措顺应了广播数字化发展潮  相似文献   

16.
我台在建设广播数字化技术新体系中,基于数字化音频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实现改变路由、更改设置、集中控制、功能定义和系统智能化监控等繁杂功能,在确保安全播出的前提下突出体现了网络化带来的优势。本文着重对广播中心播控系统采用光纤音频网络连接和形成以太网系统控制网络的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尤其是对电视台多业务系统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视音频一体化网络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提出了实施数字化电视台的发展理念。希望广州电视台实施“七网合一”互联互通视音频一体化网络的经验和体会,对推进电视台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信测试维护市场的现状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育平 《世界电信》2002,15(9):34-37,46
如何提高通信网络运行质量已成为近年来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当前通信测试仪器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制式不同、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竞争也异常激烈,而通信和计算机融合的趋势也促使传统测试仪器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并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国内通信测试仪表的技术走向主要表现为计算机化、综合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9.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技术部抓住广电城新大楼建设的契机,促进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跨越式发展。按照总台的发展规划和内容产业战略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着手建立以内容产业为主体的先进、高效、快捷的数字化新闻网络制播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20.
迈入21世纪之后,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已经成为全国各个电视台技术系统改造的主题。从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开始应用的20多年来,我们对数字化的认识不断深化,网络技术应用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日趋完善,给我们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是提高技术质量,提高技术水平,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