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9,(1)
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提出是古希腊哲学的一大重要跳跃,其对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界定为后世哲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柏拉图运用理性论证与生动比喻,证明了理念世界的存在,并试图构建其与现象世界的联系。亚里士多德抓住了柏拉图将共性与个性脱离的漏洞,批判了理念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二人作为古希腊哲学的杰出代表,不懈追求真理,为人类智慧宝库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的歌德、黑格尔、康德,德国和法国启蒙思想家莱辛和狄德罗,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美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本文对电影《Perfume》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点,从人的异化、感知、象征以及剧中人对空间的掌控等角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广西城镇建设》2007,(8):112-112
城市性格 雅典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历史上有太多的"第一"与这座城市相关:雅典在数学、哲学、文学、建筑、雕刻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开启了文明的序幕,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大悲剧作家埃斯奇里斯、索福克勒斯和幼利披底斯,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闪光的名字照亮了史册;雅典的民主制度无疑对人类的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奥林匹克精神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8):253-254
《克力同》篇是柏拉图对话全集中的最简短的一篇,它所描述的是:当克力同得知得洛斯的船第二天即将回来——苏格拉底面临死亡——的前一天,克力同对苏格拉底的劝逃。柏拉图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对哲人与城邦关系这一问题的探讨:不论是描述苏格拉底死前的勇敢,与其门徒对"正义"、"不朽"的讨论的《斐多》;还是描绘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从容不迫地为自己辩护的《申辩》;或是脍炙人口的《理想国》等等。它们都是柏拉图借老师苏格拉底之口在阐释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解释柏拉图特别的写作手法——戏剧,并由此来引出哲人与城邦的问题。柏拉图认为,诗可以很好地感化民众,而传统神话中包含着漏洞。故他将故事写成戏剧来重讲神话,以希望能重整城邦秩序。再者是柏拉图的诗教及写作。第二,分析哲人与城邦之冲突的原因:首先,哲人与大众是对立的。哲人拥有独特的天资,他们热爱并追求超越于大众意见之上的真理;而大众则信赖传统,人与亦云。其次,哲人与民众比起来总是处于少数人的地位。第三,细述为什么柏拉图要将苏格拉底塑造为政治哲人的形象。第四,由以上分析,进而提出以下观点:柏拉图希望通过塑造苏格拉底的政治哲人形象而使哲人与城邦的关系融洽。在他看来,哲人才是真正关心城邦生存的人,而哲学则有利于城邦。他将苏格拉底塑造成政治哲人的形象,从而改变哲人们以往在城邦中的无用有害的印象,使哲人在城邦能够获得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自然哲学就是人类思考与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而形成的哲学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分别从自己独特的角度探讨了关于政治哲学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关于政治哲学的观点,这些哲学思想可以说是早期政治哲学的萌芽,为我们今天研究政治哲学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文本依据。本文重点就是探讨四位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人。《理想国》中,柏拉图在自己所构建的理想城邦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培育正义的公民;二是实现灵魂的转向。为了达到这两个教育目的,柏拉图依据年龄的不同,将教育分为早期教育、初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并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亚里士多德以及卢梭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却又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美学家,他们的诗学和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人被誉为"古希腊的诗学双子星座",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诗与艺术的起源"、"艺术对现实的观系"、"文艺的社会作用"等观点的探讨论证,开创了西方诗学理论的先河,完成了西方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两人虽是师徒关系,但却各有千秋,柏拉图的学说建构在客观唯心主义之上,而亚里士多德在摒弃与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7)
<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美学家,他们的诗学和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人被誉为"古希腊的诗学双子星座",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诗与艺术的起源"、"艺术对现实的观系"、"文艺的社会作用"等观点的探讨论证,开创了西方诗学理论的先河,完成了西方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两人虽是师徒关系,但却各有千秋,柏拉图的学说建构在客观唯心主义之上,而亚里士多德在摒弃与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77-81
马克思开创了现代实践哲学。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哲学界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何种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只有回溯到实践哲学的源头,即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劳动为核心,研究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宗教、政治等活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没有否定和抛弃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和伦理维度,而是既包含了亚里士多德认为"自身即是目的"的实践,又包含了手段性的劳动。只有看到马克思将劳动提升为实践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解为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才能驳斥阿伦特和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质疑。总之,将劳动作为实践的主要形式是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解释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9)
大多数学者认为柏拉图对于修辞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但本文承认柏拉图默认了修辞的存在,但批判了特定的修辞形式—政治修辞。本文通过柏拉图的著作探索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对于修辞学的看法,阐释修辞学在政治中起到的作用,并通过两个方面总结柏拉图对于政治修辞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张莲芝 《山西建筑》2001,27(6):102-103
从建筑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将建筑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两种建构,并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探析了现代建筑的审美心理建构;反过来,又从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探析了建筑作品创作的波动与发展趋势。还指出只有双重建构的完美结合才能体现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分析、解读世界著名建筑理论大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代表作品之一《建筑的永恒之道》的逻辑结构和主要观点,更深入地理解亚历山大关于模式语言的思考和构想。该文解读文中关键词:无名特质、模式、模式语言等,并将这套生成建筑方法投射到当今社会的现状,对书中提到的有历史感的建筑和公众参与的模式进行辩证思考,指出这样的方式方法都只是手段,真正重要的还是对需求的体验和对空间的推敲。不论模式语言这套体系是否适合现代中国,它的启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非对称钢骨截面的Ns-Ms相关方程和相关曲线,并与钢筋混凝土截面Nrc-Mrc相关曲线进行累加,即采用累加强度方法得到了劲性钢筋混凝土截面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又是建筑业在新形势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可持续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建筑设计内涵日益更新。而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于当前建筑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更带来了发展契机。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在现代建筑教学中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引入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先行者.冯纪忠先生在融会中西方文化的自身背景和中国古典文化的诗意情怀的双重影响下,基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诠释和创新,合“理性的浪漫”与“诗意的现实”于一体,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的启蒙、传布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文章简要回顾了冯纪忠先生在建筑教育思想、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方面的相关思想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任翔  陈剑宇 《新建筑》2014,(2):14-16
以勒·柯布西埃为主题,记录了对英国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和评论家彼得·布伦德尔·琼斯教授的一次访谈.从《走向新建筑》译名和思想、柯布对现代主义的双关影响、柯布与同时代建筑师汉斯·夏隆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差异这三方面,试图呈现琼斯教授对柯布、现代建筑理论、当代建筑教育三者关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立体主义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先锋艺术运动,它对后来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建筑造型总体上的立体主义化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随后演绎出各种形形色色的“主义”。目前,中国建筑美术教育依然主要参照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理论和基本准则,造成了建筑美术教育与现代建筑观念上的缺失,回顾立体主义的产生和演变,反思今天的建筑美术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夏昌世的创作思想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代宗师夏昌世先生生平及创作思想的分析.阐述他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执着坚持现代主义建筑精神,在建筑设计创作及建筑教育上影响及带动了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风气。夏先生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岭南地域特色相结合,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e structure of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design is distorted by paradoxes perpetuated by th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practitioners, university faculties, and many design students prior to their graduation. Although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s utilized, in this paper, to exemplify three of the structuring paradoxes, planners, architects, and interior designers will readily note similarities within their own respective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processes. The paradoxes are presented as an outgrowth of the rise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society. They are examin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discussions with a cross section of undergraduat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Toronto and Guelph in Ontario and Rutgers University in New Jersey. Awareness of the paradoxes enables the formulation of suggestions as to how to begin restructuring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designers.  相似文献   

20.
The structure of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design is distorted by paradoxes perpetuated by th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practitioners, university faculties, and many design students prior to their graduation. Although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s utilized, in this paper, to exemplify three of the structuring paradoxes, planners, architects, and interior designers will readily note similarities within their own respective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processes. The paradoxes are presented as an outgrowth of the rise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society. They are examin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discussions with a cross section of undergraduat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Toronto and Guelph in Ontario and Rutgers University in New Jersey. Awareness of the paradoxes enables the formulation of suggestions as to how to begin restructuring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desig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