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前言2011年4月我校机加工组承接了一批高铬铸铁泵壳的加工任务,材质为高铬铸铁。高铬铸铁的硬度高(58~65 HRC),耐磨性好,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高温性,抗拉强度650~850 MPa,其中Cr含量高达11%~36%,C含量高达2.0%~3.6%。被誉为当代最优良的抗腐蚀、抗磨损  相似文献   

2.
高硬度铸铁,主要是指硬度在HRC50以上的各种高铬铸铁、硬镍铸铁、冷硬铸铁及合金铸铁等。其加工难点是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大,采用硬质合金刀具难于满足生产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较难加工的杂质泵过流部件作为加工零件,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52号铸铁和换代材料Cr15Mo3  相似文献   

3.
高铬铸铁是一种新型抗磨材料,在破碎、研磨、物料输送等机械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高铬铸铁的硬度很高,铸态达HRC48~55,淬火态达HRC60~67,所以切削加工非常困难。我们采用了以下软化退火工艺:为使铸件得到珠光体组织正常退火,应先把铸件随炉加热到980℃,并保温2~3h(从室温加热到退火温度的升温  相似文献   

4.
通过控制不同元素含量制备出含有2.9%碳和3.1%碳(质量百分比)的两种共晶高铬铸铁,并讨论了碳元素对共晶高铬铸铁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高铬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差异。Ni、Mo、Mn、Cu和稀土元素的复合合金化以及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控制碳化物的分布和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样品硬度。此外通过弯曲和冲击测试,证实了两种不同碳含量的共晶高铬铸铁合金都具有优秀的硬度(65HRC)、抗弯强度(≥1160 MPa)和冲击韧性(≥2.88 J)。3.1%的较高碳含量导致铸态样品具有更高硬度,但抗弯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现今各种冷、热宽扎机的轧辊已广泛采用高铬铸铁来制造。乌克兰冶金科学研究所在对耐磨轧辊的高铬铸铁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所研究的高铬铸铁含下列成份:Cr8—28%,C1.6—3.5%,Si0.5—1.0%,Mn0.5—1.7%,Mo0. 2—0.9%,Cu1.5—2.28%,Al0.5—1.0%和微量添加元素Ti和V。这种铸铁系在感应电炉中熔炼。其炉衬为酸性,底料为碳钢废块,铸造生铁(Л2-5)和低碳铬铁(ФХ025)。在铁水中还加入下列原料,使之进一步合金化:锰铁(φМН1.5),镍(Н3),钼铁(ФМ01),钦铁(ФТи20),钒铁(ВД1),电解铜,硅铁(ФС45)等。当铁水熔炼终了要出炉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添加微量合金元素Mo、V、Nb的高铬铸铁耐磨球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在980℃淬火、400℃和60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可知淬火后基体组织为淬火马氏体,400℃回火后基体组织为回火托氏体,600℃回火后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经硬度分析和耐磨性分析可知:仅淬火处理时试样硬度为65HRC,磨损量也最小;400℃回火后硬度下降为62.8HRC,磨损量比淬火态增加18.2%;600℃回火后硬度下降为57.6HRC,磨损量比淬火态增加30.3%。结合磨球实际应用状态最佳热处理工艺应采用980℃淬火、400℃回火。  相似文献   

7.
球磨机磨球用材质种类较多,有锻钢、球墨铸铁和高铬铸铁等。高铬铸铁有人称之为第三代抗磨材料,该材料视其金相组织中抗磨相的碳化物形状、数量、间距和分布的不同,又分为马氏体高铬铸铁、奥氏体高铬铸铁和强韧型高铬铸铁。与其他型材料相比,强韧型高铬铸铁具有较强的抗塑变能力,适宜的硬度,高的断裂强度等特点,适用于大、中、小型球磨机,且使用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低铬铸铁轴流泵的成分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损是机械零件的三种失效方式之一,耐磨材料的研究在国民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耐磨铸铁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用于中小型球磨机衬板的普通白口铸铁,其硬度为350~450HV,且成本很低;用于各种磨煤机、矿石破碎机等设备的高铬白口铸铁,具有60~65HRC的工作硬度,其组织中共晶碳化物(Fe,Cr)_7C_3的硬度值高达1300~1800HV,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韧性;此外,还有镍硬白口铸铁、低铬铸铁,它们用于冲击负荷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磁半连续复合铸造法制成芯轴为45钢的高钒高速钢和高铬铸铁两种复合轧辊,对复合界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复合铸造高钒高速钢和高铬铸铁复合轧辊界面两侧都发生了明显的成分扩散,界面(扩散层)显微组织处于过渡状态,宽度基本相同,约为50μm;界面显微硬度均介于耐磨层和芯轴之间,过渡平缓;与高铬铸铁相比,高钒高速钢复合轧辊界面硬度略低,抗剪强度和冲击韧度略高,但两者差别不大,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家对海洋、湖泊开发力度的加大,疏浚产品市场日益火热,近期我公司承接了某公司的一批挖泥泵叶轮的生产任务,客户对叶轮质量要求很高,铸件材质采用高铬白口铸铁,铸件外观必须平整,流道光洁且表面没有影响使用的夹渣、冷隔、气孔、缩松及裂纹等铸造缺陷,硬度大于50HRC。该批叶轮直径2500mm,5枚主叶片,叶片厚度60mm,盖板主要厚度45mm,轴头部位厚度为  相似文献   

11.
高铬铸铁是在高锰钢和普通白口铸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抗磨材料,由于其碳化物断续分布于韧性基体上,使其具有硬度高,抗磨性好。高铬铸铁在铸造性能方面,具有高流动性、高收缩量(线收缩率约为2%),导热性差等特点。这决定了其在铸造过程中易产生缩孔、疏松、裂纹等缺陷。为此,我们在制定铸球的铸造工艺时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铬铸铁抛丸机叶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铜、锰复合代钼制造高铬铸铁抛丸机叶片,叶片工作面采用澈冷工艺。试验表明,叶片工作面晶粒细、硬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寿命比低铬白口铸铁叶片高4—6倍。  相似文献   

13.
加硼高铬铸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降低成本和提高耐磨性的角度出发 ,对高铬铸铁进行了加硼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加硼量和热处理工艺对高铬铸铁的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并进行了销盘磨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只要添加适量的硼和采取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可以使高铬铸铁的碳化物细化 ,基体淬透性增加 ,并使高铬铸铁的硬度和韧性同时得到提高 ,从而增加了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高铬铸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一定的冲击韧性,因此,它已成功地应用在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中,但因存在着易脆裂的缺陷,故限制了使用范围。用稀土元素对高铬铸铁进行变质处理,并进行合适的热处理,可使这种铸铁的冲击韧性和硬度提高。我们首先进行实验室试验,即用50kg电炉熔炼,试样由同炉稀土高铬铸铁铁水浇注而成,其尺寸为20×20×110mm无缺口方形,化学成分见表1。然后进行生产性试验,用0.5t碱性电弧炉进行冶炼,试样与衬板铸件连在  相似文献   

15.
C25进气门如图1所示,材料为4Cr10Si2Mo。热处理技术要求为:小头端部淬火长度为13~17mm,淬火后硬度48~58HRC,杆部整体氮碳共渗,渗层深度>O.003mm,心部硬度27~33HRC。  相似文献   

16.
李惠友 《工具技术》1993,27(4):21-24
<正> 四、表面状态与工具寿命 1.工具表面状态的重要性工具寿命与工具的表面状态,特别是与刀尖附近表面状态关系极大,因此有人把研究工具寿命称为刀尖上的学问。事实上,刀具进行切削时只有刀尖附近发生磨损。例如我们试验一种含碳0.3%的低碳(W6Mo5Cr4V2)高速钢时.渗碳淬火后表面硬化层仅0.6mm(硬度HRC67~68),心部硬度只有HRC30~40。如图27a和b分别去除刀具前面或后面的硬化层,仅保留  相似文献   

17.
通过SHPB实验得出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下的高铬铸铁Cr15Mo的应力-应变曲线,选用Johnson—Cook材料模型确定材料的本构关系,将此本构关系输入到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来进行高铬铸铁的高速切削加工的仿真与模拟。  相似文献   

18.
我厂生产的C6127B普通车床,从去年开始对铸铁导轨进行中频感应加热淬火,表面硬度达HRC40—50;硬化深度 2~3 mm;导轨 1520 mm全长上直线最大变形量可控制在≤0.40mm范围内。现简介如下: C6127B车床床身材料为HT20—40灰口铸铁,其技术要求见表1。金相组织见照片1、2。从我们的实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高铬铸铁是指含铬量为10~30%的白口铸铁,由于高铬的存在使铸铁的凝固特性发生很大的变化。铬含量超过12%时,铸铁中的碳化物由M_3C型转变成为M_7C_3型,这种碳化物的显微硬度达1800H_v,且呈断续块状分布,因此,高铬铸铁不仅有较高的硬度,而且有一定的韧性。  相似文献   

20.
厉全明  管平 《机电工程》2016,(5):560-572
针对高铬铸铁铸造组织粗大,强韧性差,容易开裂的问题,进行了高铬铸铁粉末激光熔覆实验,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等性能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扫描速度对熔覆层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分析了多道搭接区和多层堆积区熔覆层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多层堆积横截面的硬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光熔覆可以获得晶粒细化、组织致密、无裂纹与气孔等缺陷、硬度高(可达580 HV0.2)的高铬铸铁熔覆层。将该工艺应用到零件表面强化领域,将大大提高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