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中峰 《录井技术》2001,12(1):62-65
该在简述绞车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SLZ系列综合录井仪深度跟踪系统各种因素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在现场仪器使用中如何更快,更规范,更准确地跟踪好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随钻测井系统Drilog~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从随钻测井的深度跟踪基本原理与分布式系统架构入手,阐述了其深度跟踪子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公式论证,研究了大钩高度和大钩载荷的测量原理和标定方法,分析了钩载滤波算法的优化方法。介绍了深度跟踪系统在测量手段改进、算法优化、系统设计优化等方面的工作,总结了该系统在现场的应用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洪亮  唐文江 《测井技术》2006,30(4):378-380
阐述了套管节箍自动跟踪识别技术.介绍了节箍信号的特点,提出利用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深度和幅度鉴别方法自动识别套管节箍,精确定位节箍深度,准确确定射孔作业深度.数据跟踪采集过程中,射孔采用40点/m的高采样密度,使系统纵向分辨率达到2.5 cm.当采用自动点火方式时,深度误差小于2.5 cm;若采用停车点火,系统控制点火允许误差小于10 cm.单独射孔作业每次下井均重复对比,重复误差小于4 cm.利用自动跟踪定位技术,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提高射孔作业精度、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误射孔发生,为油田薄油层的开采提供技术保证,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该技术已经在SL3000型数控测井系统中得到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4.
无缆测井和常规电缆测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测井过程中深度系统与采集系统分开,测井数据易出现深度质量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现场经验,从深度跟踪系统入手,分析无缆测井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深度刻度、校正方法、钻具表的准确度和人为主观因素等,分别采用现场试验和数据对比等方式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存储式测井综合多学科专业知识与技术,采用无电缆测井方式。文章系统介绍了地面系统完成时间-深度转换、仪器下井前的工作状态检查及参数配置,以及在钻杆输送过程中的深度跟踪测量与记录。井下工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电池短节、信号采集与处理和数据储存单元;以及对辅助单元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存储式仪器所用的地面系统多为有线传输、现场布线复杂、且深度校正需全程人工干预,在TPML-A型存储式地面系统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软硬件设计,研制了无线型存储式地面时深系统。该系统在硬件上设计了无线传感器发射和接收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能够实时完成对钻具位置(大钩高度)、大钩负荷、立管压力和电缆深度的检测;软件上设计了测井深度自动跟踪算法、自动校深算法,可记录存储式仪器的测井时间-深度信息。该系统采集的时深文件与TPML-A型存储式地面系统的时深文件相当,且具有自动校深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极大地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井施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旋转式井壁取心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针对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设计了地面控制软件,该软件可实时跟踪伽马或0.4 m电极曲线,准确定位取心位置,同时采用时间驱动记录取心过程中泵压等参数.分析了软件中取心深度定位、深度驱动与时间驱动交替运行、网络通讯、双缓冲绘图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2009年在任91井的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达到了旋转式井壁取心系统的功能要求,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烯烃厂液相原料裂解炉实施裂解深度控制改造为背景,采用了神经网络软测量建模技术并结合Smith预估控制的控制方案,实时跟踪裂解原料和裂解炉运行工况,并对裂解深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结合在线色谱分析仪对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同时利用DCS设计开发了裂解深度控制系统软件。投用效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裂解原料的变化,维持并控制裂解深度,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赵乃赓 《石油仪器》1996,10(2):29-30,36
新型数控跟踪射孔系统是一个多处理主从系统,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插头扩展盒结构,小巧轻便,便于扩充,兼容性强。文中还叙述了各志用接口硬件的原理,性能特点,工作流程以及深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软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深水钻探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极高的作业风险决定了综合录井在深水钻探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水深的影响,深水综合录井具有深度精确跟踪困难、迟到时间难以准确确定以及气测值偏低等特点。经过研究对比,确定了geoNEXT智能化录井系统、FLAIR流体识别系统、Prevue实时压力录井系统等作为深水录井的组合技术,无论在发现油气层还是工程实时监测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只有录井深度测量参数准确无误,才能保证与之相对应的其他录井测量参数具有解释评价价值。从提高录井仪深度系统测量井深精度的角度出发,在介绍录井深度系统组成及影响井深测量精度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进深度传感器、深度数据采集接口、相关参数设置和钻井状态逻辑判断的具体措施。高精度的深度测量数据可保证录井资料更加真实地反映地层情况,捕捉到地层的细微变化,更有利于油气层评价;同时高精度的深度测量数据可以为钻井工程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监控,保障其安全高效钻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螺旋埋弧焊管生产过程中产生焊偏现象的不确定性因素,研究了基于CCD图像识别技术的螺旋焊缝自动跟踪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硬件主要由CCD传感器、图像采集、运动控制、I/O接口板卡、工业计算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等组成。软件设计主要包含图像采集显示、图像处理识别、运动控制和信号输入输出逻辑控制等控制模块。该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在某螺旋焊管生产线上进行了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实际跟踪结果表明,焊头能及时跟踪到焊缝的中心位置,将焊偏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了焊接缺陷,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董学凯 《石油仪器》2008,22(1):93-95
文章以数控测井仪器DF-Ⅰ为例,提出了深度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测井仪器深度系统的常见故障主要表现为深度记录不准、没有记录深度等.在深入分析数控测井仪器深度系统中深度信号流程及其相关电路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数控测井仪器深度系统的常见故障,提出了相应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TDC—ONLINE 综合录井仪不能适应于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浅部地层的全压或近全压快速钻进工艺。在全压或近全压快速钻进时,仪器的深度跟踪系统因经常出错.井深、钻头位置、钻时等参数数据也不断出错,进而,又使仪器的联机系统经常发生脱机而造成磁带资料回放不出来。通过系统分析,对其部分电路进行了修改,在不影响原仪器各种功能的条件下,增加了全压或近全压快速钻进跟踪的功能。通过几年来录取近百口井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良好,完全满足了各种钻机的快速钻进工艺,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前期我单位研究开发出的一种面向受检对象的安全检查标准化管理系统,对该管理系统在上线运行后的应用进行回访、跟踪,回顾应用现状,分析总结一年来的现场应用情况,收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输油处的现场实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提高其在现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水平井开采技术已成为动用剩余可采储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水平井主要部署在老区,储层变化快、油水关系较为复杂,同时受水平井钻井工艺所限,实钻目的层深度往往与设计深度有较大出入,加大了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水平段油层钻遇率难以得到保证.通过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地震、沉积相等资料,结合现场跟踪实践,形成了以水平井精确入靶和水平段跟踪调整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导向技术,最大限度确保水平井钻井成功率和油层钻遇率,为水平井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丛旭 《焊管》2011,34(2):30-32
分析了目前螺旋埋弧焊管精焊生产线上所用内外焊焊缝激光跟踪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精焊焊缝纠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于PROFIBUS工业总线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内外焊焊缝激光跟踪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描述了该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控制程序的设计及调试。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控制功能较为完善,操作方便,保障了精焊内外焊缝激光跟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软件"STseis叠前成像系统"偏移速度分析技术,包括叠前偏移剩余曲率分析技术和叠前偏移速度扫描技术。这些偏移速度分析技术与STseis成像系统中相关的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模块相配套,可以为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提供更精确的成像速度。  相似文献   

19.
克拉美丽火山岩气藏以深度大、幅度低的隐蔽圈闭为主,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分布规律复杂。研究区内现有三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仅据此解释预测的气层深度、储层和夹层岩性及分布规律等与实钻资料存在较大差异,需进行井位跟踪分析,实时指导下一步钻探目标或修正钻井轨迹。基于地震褶积模型和实钻结果,通过总结不同火山岩体对应的地震相特征及储层特征,建立了开发井位跟踪研究系列方法。以DX区块4口典型开发井为例,综合应用火山岩体侵入模式、极性识别、波形放大与正演模拟、地震属性精细识别等技术,进行随钻跟踪分析,显著提高了储层钻遇率,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水平井开发技术在渤海油田不断成熟和应用,水平井实施过程中的随钻跟踪已经成为开发人员的重要工作。油田开发调整的各个阶段,受到不同钻井平台、钻井设备、测量系统及预测精度的影响,不同批次调整井的深度通常存在误差,给水平井着陆时的随钻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对Q油田近几年实施的144口综合调整井深度误差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了过路层油水界面读值法、等高程地层比对法和地震时深转换计算法3种深度误差判别及随钻调整方法;明确了以上3种方法分别适用于过路底水油藏、油田内部井间加密调整、油田边部或地层变化在大区域调整3种情况。上述方法及策略已在Q油田实施的35口调整井中成功应用,通过准确判断水平井着陆过程中的深度误差,及时调整靶点深度和井轨迹,水平井着陆成功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