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项菡 《供水技术》2008,2(2):58-59
阐述了管网水质稳定性、管网结构以及管网运行管理上的缺陷对水质的影响,并对如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管网水水质,加强水质的控制与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建立出厂水水质稳定性评价体系,加大加快管网改造力度,优化管网运行管理,健全消防供水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保证城市供水水源水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供水水质特别是配水管网水质,保证到户龙头水水质合格,是当前全面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重要任务.阐述了影响配水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管网水质监测的主要指标、管网水质监测的现实意义、管网水质监测技术手段和管网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并从水质仪表的选型以及水质监测点的合理选择方面分析了管网水质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供水企业管网水质监测与水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管网水质监测系统有助于为开展管网建模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完善供水企业的水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潘景盛 《供水技术》2011,5(4):55-56
通过剖析影响管网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网水水质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实行全过程水质监控和供水管网分区分片管理、梳理并消除管网水水质盲点、合理加氯进一步保障管网水水质、建立管网水水质评价体系、开展供水设施现状调查及评估等.通过推行精细化的片区管理方式,提升了供水营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供水管网铁腐蚀是影响末端水质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根据管网水质构建的管网铁腐蚀预测模型对有效发挥水厂水质调控功能,保持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及管网维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根据上海市某供水系统管网水质和管壁铁腐蚀的大量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多元回归法、逐步回归法和线性回归法构建了供水管网铁腐蚀预测模型,并比较了模型误差。结果表明,水体p H值、Cl-和SO24-含量为管壁铁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逐步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该模型具有公式简单和预测误差小的优点,在95%置信度下,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用于该供水系统铁腐蚀预测和出厂水质目标调控。  相似文献   

5.
市政供水管网水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志宏 《山西建筑》2010,36(4):210-211
分析了市政管网水质存在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通过具体事例探讨了改善供水管网水质的方法,以解决供水管网存在的水质问题,整体改善供水管网水质。  相似文献   

6.
李秀全 《山西建筑》2003,29(3):151-152
阐述了西山矿务局南北寒地区供水管网水质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供水管网水质污染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供水管网水质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南方某市多水源供水现状,研究了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变化特征,并对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敏感区进行识别。选取了该市不同水厂供水区域内20个管网采样点2019年3月—2021年3月的余氯、浊度及总铁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管网水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整体较好,管网水质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供水管网末梢、老旧城区及部分供水分界点,在水源调度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管网水质中浊度与余氯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而水体浊度的增加与管道内壁含铁污染物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方兵  鲁浩  万彤 《市政技术》2012,30(6):64-67
介绍了使用MapInfo Professional 7.0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制作钢铁厂供水管网数字化地图的过程,并将各水处理站、分厂用水情况、水种管道阀门等具体信息数据直接融合进数字化地图。同时,针对钢铁厂供水管网的特点讨论了数字化地图制作的一些经验以及地图的使用和维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供水现状和管网特点的分析,认为供水管网庞大且管线长、供水量分布不均、管线老化是造成出厂水水质在管网中下降的主要原因。文中介绍了本公司在管网水质管理方面的工作,如取样点选择、管网水质检测、用户投诉管理、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此外还对管网水质管理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宝东 《城镇供水》2014,(1):80-81,85
供水管网系统是连接水厂与用户的纽带,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出厂水,经管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水质经常会发生污染,严重时可能对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以及群众的生命财产产生严重的威胁.该文通过对管材腐蚀、外源污染、设计运营等影响供水管网水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的措施,并对管网水质保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的水质健康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内单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区域叠加风险"和"系统综合风险"这三个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水管网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包括区域划分、数据收集及分析、危害判定、暴露评价、剂量-响应评估、风险表征及风险管理.应用该模型进行实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它将供水管网系统的水质与公众的健康风险联系起来,对供水管网系统的健康风险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给水管网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安全输配是保障饮用水水质的重要环节,对管网水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为改善管网水质、建立水质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以天津市的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沿水流路径开启消火栓放水进行测试,考察了余氯、浊度、TOC和三卤甲烷等主要水质参数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属性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为防止水质恶化,应定期排放管网末梢的死水。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给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内涵,结合监测度、监测度矩阵、监测点覆盖水量、仪表集成、数据传输、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等介绍了天津市给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过程,主要包括在线监测点位置的优选、在线监测系统的集成及其功能,并对下一步系统的拓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供水管网枝状末端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某中等城市供水管网枝状末端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余氯是控制该管段细菌再生长的关键因素,沿管段余氯逐渐被消耗,细菌数量逐渐增加,水样中的HPC达到400~800 CFU/mL,存在威胁水质安全的风险.为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缩短管道的水力停留时间,避免水流长时间驻留在管道内而导致微生物滋生繁殖.  相似文献   

15.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合国内外对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判别方法,混凝、消毒、软化、膜技术等水处理工艺对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及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了今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基本算法,分析了两类监测点优化布点问题的差异,回顾了国内外在城市给水系统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针对日益突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应尽快开展以确保管网水质安全为目标的应对突发外侵式管网水质事件的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配水管网改造工程配水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配水管网数字分析平台在城市新老水源切换及优化调度中的重要作用。以配水管网微观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配水管网数字分析平台。以东北某特大城市为例,对配水管网进行了多工况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以多种方式显示,实现了配水管网新老水源切换的平稳过渡及配水管网的优化调度。  相似文献   

18.
结合西江引水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取水泵站、配水泵站、输配管道充水和冲洗以及系统试运行方面开展了输水系统调试。为了确保系统调试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三项保障措施。2010年9月29日西江引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为广州亚运会安全优质供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配水管网产生二次污染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饮用水在管网输配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水质模型,给出了解析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水质模型。建立了综合反应动力学模式,提出了水中污染物最大生成潜能(Cmax)的概念。将CODMn作为饮用水和管网输配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水质评价和控制指标,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水质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应用水质模型确定了水在管网输配过程中的极限停留时间tmin,可将其作为防止二次污染的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20.
章彬 《城市建筑》2013,(12):95-95
空调给水系统的安装成为了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空调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结合空调给水安装经验,提出了空调给水管道的敷设方式以及相应的安装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