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Windows2000/XP/Server 2003一般使用NTFS文件系统.这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难题:系统崩溃的时候.如何访问和恢复系统分区(NTFS格式)的文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Windows XP的日益普及,NTFS文件系统也渐渐被大家熟悉.不过在FAT32/16/DOS的分区中无法直接对NTFS文件系统的访问,这也给大家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如Windows XP无法登录又需要修改该分区的文仕时,以前我们一般通过“NTFS FOR DOS”这个软件来实现在DOS下对NTFS又件系统的读取.不过“NTFS FOR DOS”一般只支持对NTFS的“只读”操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Winxp的日益普及,NTFS件系统也渐渐被大家熟悉,不过FAT32/16/DOS分区中无法直接对NTFS文件系统进行访问,这也给大家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Winxp无法登录又需要修改该分区的文件时,以前我们一般通过“NTFS FOR DOS”这个软件来在纯DOS实现对NTFS文件系统的读取,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网络》2005,(14):36-38
虽然许多读者都知道NTFS这介名词,但可能细细深究起来却又似懂非懂,比如:有人认为NTFS对游戏支持不好,它的安全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即使用了似乎也没有什么感觉。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有关NTFS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空洞 《软件》2003,(Z1)
很多人都知道,Win2000、WinXP可以同时支持FAT32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FAT32的特点是与Win9X有很好的兼容性,NTFS则是有很高的系统安全性。在满足应用的前提下,怎样设置文件系统才能充分发挥Win2000/WinXP(Win2000所使用的文件系统为NTFS 5.0,而WinXP采用的文件系统为NTFS5.1,关于NTFS的内容,以Win2000的NTFS5.0为例)的特性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FAT32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各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电脑迷》2008,(5):68-68
上文中提到最好使用NTFS格式的U盘做引导U盘。可大家会发现手上很多U盘只能格式化为FAT或FAT32格式。这可怎么办呢?那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可以轻松地将FAT、FAT32格式的U盘改为NTFS格式。  相似文献   

7.
丝路花语     
《电脑爱好者》2011,(14):29
生死时速:恕我的冒昧,我有一个问题急需解答,请帮帮我。酷狗音乐2011怎么去广告,因为看起来不舒服。我尝试用2011年12期《酷狗只听音乐不听广告》的方法,可遇到的问题提示"当前磁盘NTFS",这是什么意思,是指分区为NTFS吗?麻烦了。因为需要设置权限,所以要求磁盘分区为NTFS格式,如果是Fat32格式就没有安全这个属性。如果你的分区不是NTFS格式,可把它转换为NTFS格式。点击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文件加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加密,如BIOS密码、屏保密码等设置,想必大家一定十分熟悉。这里仅向大家介绍一下文件及文件夹的加密设置。 1.特定文件和文件夹的加密 特定文件和文件夹的加密仅适于NTFS文件系统,但是系统文件不能被加密。目前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支持3种文件系统FAT、FAT32、NTFS,对于NTFS文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硬盘的文件系统已经改变了多次,有:FAT、FAT32、NTFS。从目前看,现在微软推荐的文件系统是NTFS。主要用于NT系统和新发行的windows xp。 至于FAT、FAT32、NTFS这几种文件系统孰优孰劣,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你可以参考有关资料,此处仅介绍如何实现为NTFS系统的方法。 全新的机器成为何种文件系统,取决于安装系统时,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硬盘?所以,这种情况很容易处理,只要在操作中选择NTFS系统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实中,很多机器“历史上”安装的是早期的操作系统,没  相似文献   

10.
空洞 《软件》2003,(7):103-104
很多人都知道,Win2000、WinXP可以同时支持FAT32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FAT32的特点是与Win9X有很好的兼容性,NTFS则是有很高的系统安全性。在满足应用的前提下.怎样设置文件系统才能充分发挥Win2000/WinXP(Win2000所使用的文件系统为NTFS5.0,而WinXP采用的文件系统为NTFS5.1,关于NTFS的内容,以Win2000的NTFS5.0为例)的特性呢?  相似文献   

11.
Windows NTFS下数据恢复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由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计算机中数据丢失的情况,提出一种Windows NTFS文件系统下数据恢复的实现方案.介绍了NTFS文件系统在磁盘上的结构,重点分析了NTFS文件系统的核心--主文件表MFT,文件记录的结构和文件的几个关键属性.通过分析文件删除前后文件记录中属性值的变化,详细阐述了数据恢复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NTFS基本结构及安全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与FAT文件系统加以对比,让读者能够更加了解NTFS文件系统,并能更有效地利用其管理磁盘文件。结合当前存储技术的发展特点,以操作系统为分析平台,以硬盘存储介质为主要分析对象,介绍了两种文件系统类型,对并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让读者全面了解两种文件系统下各种不同数据在组织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以期给后面要进行的数据取证和数据恢复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NTFS文件系统有着诸多的优越性,使得操作系统在磁盘空间管理、文件访问权限设置及文件安全设置等各方面性能得以大幅提高。NTFS文件系统可谓目前为止最稳定、最安全和最实用的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云存储环境下,为解决存储资源利用率问题,服务器端需动态为用户分配存储空间。本文致力于解决如何伸缩系统卷文件系统可识别大小。具体针对NTFS文件系统卷,重点介绍NTFS文件系统关于容量管理的重要数据结构,设计并实现根据用户申请的磁盘空间大小,自动伸缩系统卷的工具。实验表明:该工具能够在无数据损坏的前提下快速扩展或缩小系统卷文件系统识别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大虾门诊     
《计算机与网络》2003,(12):62-63
问:大虾如何在Windows XP中快速转换FAT32至NTFS呢?谢谢 答:Windows XP本身支持NTFS分区,使用NTFS分区的安全程度和磁盘管理比其他分区格式要好。在安装Windows XP时,系统会自动让你选择是否将现有分区转化为NTFS分区,如果当时没有选择,而现在又想将硬盘转为NTFS,除了使用Partition Magic等工具软件外,其实还有一个更为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在对电脑硬盘进行分区时,可以选择FAT32文件系统或NTFS文件系统,而NTFS文件系统具有读取效率更高,文件管理更安全的特性,那么,Windows系统下的NTFS文件系统有什么妙用呢?下面我们就和大家讲讲如何利用NTFS文件系统管理计算机。  相似文献   

16.
严防死守——NTFS文件管理技术揭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胜劣汰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随着个人操作系统与商业操作系统最终融合为WindowsXP,文件系统的统一已成大势所趋。与FAT文件系统的乏善可陈相比,NTFS文件系统却是微软用来与Unix争夺高端商业市场的致命武器。本期“特别制造”将对NTFS在文件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全面揭示,力争打破个人用户对FAT32依依不舍或是对NTFS心存疑虑的固守心态,让读者学会用NTFS打造出更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电脑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明旺 《福建电脑》2012,28(5):81-82,86
针对用户在NTFS文件系统下由于误操作,造成硬盘上的数据被误删除或格式化等数据丢失的情况下,提出如何恢复数据的方法。通过对NTFS文件系统结构的详细介绍,重点分析了NTFS文件系统的主文件表MFT、文件记录的结构和文件的几个关键属性(即文件名,标准信息,数据流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文件删除前后文件属性值的变化,对数据恢复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网管员世界》2014,(20):68-71
上期杂志为您主要介绍安全和压缩方面的内容,本期将继续为您介绍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防范木马,保护机密文件和提升文件管理效能的作用。希望通过两期的介绍,让你对NTFS有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与网络》2011,(3):61-61
Windows XP支持FAT、FAT32和增强的NTFS等多种文件系统,在安装windows XP时,用户可以做出选择是采用FAT32文件系统还NTFS文件系统。不选择NTFS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还需要用到一个不能读取NTFS分区的操作系统,如Win9x、MS—DOS等。  相似文献   

20.
NTFS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有着良好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高性能文件系统,NTFS的文件或文件夹中附加多个额外的数据流,但是其访问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使用VB2003实现NTFS文件附加数据流的读写类,提供.NET框架下NTFS文件附加数据流的完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