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任务背景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宏观战略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的政策性文件.指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着重培植几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地区影响力的城市群.使之成为带动整个中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研究表明.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四大城市群的崛起.而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郑州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云南建材》2011,(20):78-79
2011年是中国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五周年。第六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山西太原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开幕式及高峰论坛发表演讲表示,“十二五”期间,中部地区要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3.
伊人 《工程机械》2013,(12):I0027-I0027
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包含中部4大经济圈,依靠长江给予的丰富资源,沿岸城市水运交通发达畅通,终日物流繁忙,再也不复“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萧寂。江淮城市群作为4大经济圈之一,毗邻江苏,徐工常年扎根于此,装载机销量取得傲人成绩。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及"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下,城市群作为主要的城乡空间形态左右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运用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趋势及其机理:在理论研究中,对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进程进行四阶段划分并简要归纳了空间演化规律,提出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三种模式;采用集聚与扩散理论对演化机理进行探讨,梳理城市群空间演化的驱动要素。在实证研究中,通过Kernel空间分析法总结出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群空间演化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不同演化阶段城市群的发展动力,并对城市群未来空间演化模式及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中国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五周年。第六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山西太原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开幕式及高峰论坛发表演讲表示,十二五期间,中部地区要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6.
机经 《工程机械》2010,(11):68-68
<正>2010年8月25日,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旨在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袁建峰  胡跃平 《规划师》2010,26(7):80-84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寻求中部地区合理发展模式,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分析其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及空间重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重点从流动空间、边缘空间及生态安全空间3个方面开展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对接的动力研究,并针对城市群现状发展阶段,基于两湖城市群区域合作前提,突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思路,提出其合理发展模式有走廊空间联系模式、边际空间联系模式、绿色空间联系模式等3种空间联系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正以强劲之势实现快速崛起,作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省份,河南在加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发力,提出了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将以往基于城市数据的经济联系度扩展到区县层面,以中部五省582 个区县数据为基础,考虑到区域交通网络 的不断发展,结合时间距离成本法改进引力模型并构建经济联系度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五省范围内网络密度、 网络中心度、凝聚子群进行识别和剖析。通过分析中部五省区县间的网络结构特征,重新审视作为中部重要战略支点 的武汉城市圈在中部五省的现状地位。结果表明:①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迅速,但各城市群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为显著。 ②武汉城市圈的网络密度虽远高于中部五省平均水平,但面临长株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有力竞争。③武汉、长沙、 郑州的经济辐射能力均十分突出,其中长沙市和武汉市的经济媒介作用更显著。④聚类分析表明中部五省内各城市群 形成的腹地仍具有明显的省际行政壁垒效应,城市群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0.
《中州建设》2009,(22):20-21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中原城市群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焦作、三门峡、南阳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什么样的姿态、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战略、什么样的举措,善于、勇于借鉴和汲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建设的引擎作用,奋力走在中原崛起前列,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部城市群作为东北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经济核心区,在城镇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方面的相互联系不断增多.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但是城市群的制度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存在正规制度建设处在初级状态、非正规制度建设缺失、组织管理模式落后等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并且由于深层体制性原因.建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制度面临诸多困难。从正规制度建设中的立法模式、非正规制度建设中的认知共同体和激励机制、组织管理模式中的成立代表城市群利益主体等方面,提出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制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3):280-281
学术界对江淮城市群的关注时间不长,目前对构建江淮城市群的必要性论证较多,一致认为,培育发展江淮城市群既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区域总体战略上空间布局的需要。同时,针对江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空间优化等也有一些积极的探索与讨论,但总体上看,江淮城市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需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深化江淮城市群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州建设》2009,(22):16-17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中部各省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河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近年来,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在中部地区排第一位,在全国居第五位,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只有实现中原崛起,中部崛起才有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4.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城市之一,其周边地区基本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基础对该地区发展的现状、趋势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结构组成等要素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优势,为宁波及其周边地区城市群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在南昌举行,会议指出: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中部崛起"概念,盛行于十多年前,当时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起备受关注。最近几年,这几大概念相对有所淡化,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概念更加突出。中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设信息》2007,(6X):45-48
2007年5月17日.辽宁省暨沈阳市科技活动周/辽宁中部城市群科技创新成果展在沈阳召开。辽宁省中部七城市的副市长、市长助理出席会议.并为城市创新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合作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已经成为城市参与竞争的重要平台.西北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城市群相比,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空间中位于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较低.文章首先对城市群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进一步结合西北地区城市群特殊性对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通过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发现其呈现出从"多节点"到...  相似文献   

18.
刘佳 《城市建筑》2013,(14):275-276
本文结合增长极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的自身优势进行总结,并通过现状及统计数据的分析,将其与武汉、郑州对于所在区域增长极效应对比,得出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区域增长极对湖南省以及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3+5"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代表性的城市群之一,2007年成为"两型社会"实验区,在此背景并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下,对其产业进行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分析是正确认识产业集群内部相互关系与外部关联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城市群产业研究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关中城市群空间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各地都在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加快发展。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核心地带,要想发挥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作用,绝不能以单个城市作为竞争单元,而应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城市群作为竞争主体参与地区竞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先机.通过对关中城市群的研究.可以促进其自身问题的解决.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对于减小区域差异.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