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桥梁桩基爆破开挖施工产生的震动效应会对邻近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造成威胁。结合河北省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N-9标段钢构桥桩基爆破开挖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桩基开挖爆破的震动效应及减震沟的减震作用,给出了桩基爆破震动衰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减震沟对爆破震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加快临近地埋天然气管道的桩基施工进度、有效降低爆破震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方利 《江苏建材》2006,(1):51-52
通过分析影响爆破震动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在进行露天矿爆破设计和施工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后,可有效地降低爆破震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0)
为解决爆破震动及装药填充图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萨道夫斯基理论,采用最小二乘法,运算得出福泉某矿山爆破震动效应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并采取了水耦合间隔装药与逐孔爆破结合的方法改进爆破工艺,使用TC4850验证其效果,对类似矿山有重要的知道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埋隧道掘进爆破的地表震动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以渝怀铁路人和场浅埋隧道工程为背景,进行掘进爆破的地表震动效应试验。通过测量掘进爆破引起的不同位置处的地表振动速度波形,研究地表震动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掏槽孔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最强烈,其震动强度是其他各类炮孔爆破的2倍以上:(2)辅助孔、崩落孔和周边孔爆破引起的地表振动速度并不总是随着其单段装药量的增加而增大;(3)浅埋隧道开挖区将造成掘进爆破产生的地表震动出现“空洞效应”:(4)掘进前方的爆破地震效应可用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预测,掘进后方的爆破地震波则不符合这一衰减规律。人和场隧道掘进前方的地震波衰减参数为K=232.8,α=1.90。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下结构与围岩爆破震动频幅特性分析,围绕地下工程爆破地震效应现象产生与原因,就爆破震动观测与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与原因探讨。主要利用质点振动速度峰值和主振频率及次主频在药量和距离条件下的变化与分布关系,来阐述与解释围岩介质体中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下结构与围岩爆破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6.
樊水龙 《山西建筑》2009,35(2):98-98
探讨了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了爆破震动破坏的判断依据,总结出爆破震动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减少爆破震动的措施,以推广工程爆破在矿山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军  张紫昭  张一军 《山西建筑》2005,31(21):117-119
通过金堆城钼矿生产爆破地震效应,对排土场高边坡影响的现场观测和数据作了分析,使用二元线性回归法,确定了排土场边坡震动参数,提供了爆破震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安全判据.  相似文献   

8.
隧道围岩爆破地震累积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循环爆破作业展开爆破震动累积效应研究.基于现场爆破震动监测与波与能量的相关理论,提出利用单位药量与距离条件下的爆破地震波面积(单位等效面积)分析评估单位药量与距离条件下的爆破震动对结构与围岩介质的影响,通过比较质点振动速度波形面积的变化可分析评估围岩介质体中的爆破震动能的分布与药量和距离的关系,以及围岩介质体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与爆破震动能衰减的关系.并提出了爆破地震波单位等效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非药量和距离因素影响下质点振动速度波形单位等效面积分析,合理评估单位爆破震动能在围岩体中的分布状况,以及爆破震动作用下的介质体本身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并可推断与阐述围岩介质体中不连续结构面(体)的总体分布状况,以及在爆破震动作用下的发生与扩展情况和与爆破地震波的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王要论述了在特殊地段及复杂环境条件下在预裂深孔松动控制爆破中采用同段位高段别微差起爆网路所取得的成功实践,达到了在深孔爆破中有效控制爆破震动效应和一次性起爆多组多排炮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基于工程实例某次施工爆破,采用TC-4850采集震动信号,分析震动波特点,判断施工爆破对周边民房的影响程度,从而保障矿区附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冯雅妮 《山西建筑》2011,37(29):136-137
通过通灌铁路DT2标的近村庄石质路堑开挖实例,介绍了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在控制边坡成形和微差爆破在降震效果、安全防护方面的使用情况和积极意义,以期促进光面爆破技术在今后铁路建设项目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地质工程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含软弱夹层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设计由混凝土基座和边坡模型组成的物理模拟试验,采用雷管和乳化炸药施加爆破地震波,开展考虑爆破孔位置和炸药量影响的多次爆破试验。首先,对速度、加速度响应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两者的频谱结果均表明符合爆破地震波的特征;然后,对各次爆破地震波下边坡顶部的三个方向速度响应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相似的爆破条件下将产生相似的速度响应。针对两个方向的加速度响应,将边坡模型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对比硬岩层、软岩层之间峰值加速度矢量沿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软弱夹层具有“吸能”和“减震”效应,软弱夹层之上的硬层具有“放大”效应,并通过定义峰值加速度影响系数来量化加速度响应的差异性。最后,构建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含软弱夹层边坡的宏观受力模型,分析边坡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滑动机理。试验结果不仅为天然地震触发滑坡的机理做出更加合理的力学解释,而且为爆破作业矿区的斜坡或边坡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工作等提供一定的试验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爆破地震波进行合理近似简化,采用波函数展开法,推导了无限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隧道围岩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表达式,结合具体算例,从理论上定量分析了围岩不同位置上爆破地震波主频和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围岩迎爆侧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整体上大于背爆侧,动应力集中系数峰值偏向于迎爆侧;在不同主频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存在最大值;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较大,而泊松比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变换的时-能分布确定微差爆破的实际延迟时间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在微差爆破工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普通延期雷管存在延期误差,设计或选择的延期微差时间往往与实际的有较大出入,影响了微差爆破的效果。确定微差爆破的实际微差延迟时间对优化微差爆破效果、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波变换的时-能密度法具有突出被分析信号能量突变的特点,通过分析监测到的爆破振动信号不同频带的能量随时间的分布情况,能有效地识别出微差爆破中各段雷管的起爆时刻,进而可以确定爆破中所用雷管的实际延期时间,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以某地下工程的微差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时-能密度分析为例,对本方法的有效性作了检验。本方法亦可用于分析爆破振动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随时间的衰减规律,对综合研究爆破机理和爆破地震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立华 《山西建筑》2007,33(15):67-68
对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框架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建立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框架体结构的时程分析方法,并将爆破地震波输入框架与地基、基础协同工作体系,对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框架与地基、基础协同工作的反应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与底部刚结构模型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结构模型的动力反应特点。  相似文献   

16.
溪洛渡电站地下洞室群爆破地震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爆破振动测试研究复杂地下导流洞群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并利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对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水平向爆破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可以作为地下洞室的安全判据;应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爆破振动对相邻洞室的影响,得到爆破振动作用下相邻洞室振动速度、应力和位移的分布规律,并从静载作用和动载作用两方面分析评价相邻洞室的安全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现场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振动速度作为安全判据是可行的;爆破振动作用下相邻洞室迎爆侧是容易出现破坏的区域,且随着冲击荷载增大,迎爆侧直墙最容易出现拉伸破坏。最后针对具体工程,根据相邻洞室洞壁最大拉应力与最大振动速度的统计关系,并结合岩石动态抗拉强度准则提出爆破振动作用下相邻洞室发生破坏的临界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17.
从断裂构造的地质特征出发。提出了计算爆炸地震波通过削弱层的简化模型;运用粘弹性波动理论,得到了地震波通过削弱层时的衰减规律及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爆炸地震波频率与断裂构造参数对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硬岩深孔爆破破坏范围地震波CT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岩巷道掘进工作效率受岩石硬度影响较大,采用深孔爆破可以对岩层产生不同程度的弱化作用。为了有效评价爆破弱化范围及特征,采用地震波CT测试技术,在不同开挖断面布置CT测试观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利用SIRT反演方法获得断面波速分布结果,进一步划分爆破波速异常范围作为岩石弱化范围。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本次测试爆破孔弱化范围在0.4~1.2m,且影响程度沿钻孔自外向内有减小的趋势。该方法测试效果显著,可为爆破技术改进提供有效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A novel design of development face destress blasting was implement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xperimental tunnel at great depth.A second tunnel was developed nearby using conventional blasting as a control.The tunnels were developed parallel to one another and perpendicular to a high subhorizontal stress.High resolution seismic monitoring was used to record and compare the seismic response generated by each excavation.Analysis of the seismic data from the conventionally blasted tunnel indicated that the seismogenic zone of stress-driven instability extended up to 3.6 m ahead of the face.Destress blasting within the corresponding zone of the adjacent tunnel had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rock mass stiffness,primarily due to weakening of the pre-existing natural discontinuities.The reduction in rock mass stiffness was inferred from the spatial broadening of the seismogenic zone and associated reduction in the measured spatial density of events,radiated energy and seismic potency ahead of the face.High strain gradients around the unsupported portion of the conventionally blasted excavation were implied by the rate at which the spatial density of seismicity changed with respect to the tunnel face position.In contrast,the change in the spatial density of seismicity around the destressed development face was much more gradual.This was indicative of lower strain gradients in the rock there.A reduction in rock mass stiffness following destress blasting was also indicated by the much wider variety of seismic source mechanisms recorded adjacent to the destressed tunnel.Seismic source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destress blasting were also more clearly characteristic of compressive overstressing with fracture closure.The source mechanism data also indicated that destress blasting induced instability on all natural joint sets.Whe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blasting,destress blasting typically reduced violent strain energy release from the rock mass and the associated seismicity,but not al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