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聚碳硅烷和沥青分别是转化SiC纤维和碳纤维的先驱体。两者共混和共聚就可以得到一种新功能纤维——SiC-C纤维的先驱体,该先驱体的可纺丝性直接与聚碳硅烷和沥青的性质相关。本文从流变性能与可纺丝性的相关性研究了聚碳硅烷——沥青共混体熔体纺丝条件,对于制备SiC—C纤维时,选择组分材料和共混工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碳硅烷交联样品的制备过程,着重讨论了用二乙烯基苯交联聚碳硅烷的条件。结果表明:选择熔点为200℃,摩尔质量为1500g/mol作为熔融纺丝,生产碳化硅纤维前驱体用的聚碳硅烷,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氯铂酸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聚碳硅烷与二乙烯基苯的质量比不能低于1:0.2,二乙烯基苯的用量为20%-40%,交联反应温度120℃时,制成的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陶瓷前驱体交联样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娟  宋永才 《硅酸盐学报》2003,31(5):445-449
为了制备低电阻率SiC纤维,在聚碳硅烷合成时引入了聚氯乙烯。研究了引入聚氯乙烯制得的聚碳硅烷PC—P的熔融纺丝与PC—P至维的不熔化处理。研究表明:PC—P具有良好的纺丝性,PC—P的纺丝温度高出其熔点60~90℃。PC—P纤维不熔化处理最高温度高出其熔点15~30℃,PC—P纤维需要的不熔化程度是:质量增加率2%~6%,Si—H键反应程度25%~50%,凝胶含量0~75%,均比普通聚碳硅烷(PCS)纤维低。  相似文献   

4.
聚碳硅烷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 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聚碳硅烷的流变性。结果表明 ,聚碳硅烷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 ,而且由牛顿流动向“切力变稀”流动的临界切变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粘度温度关系基本满足 Arrhenius方程 ,粘流活化能很高 ,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下降显著 ,为了提高纺丝的稳定性 ,必须严格控制纺丝温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碳硅烷纤维纺丝线上残留溶剂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纺丝线上距离喷丝孔约0.3 m之内,溶剂的挥发主要由对流和闪蒸过程控制,残留溶剂含量呈指数速率减小,且溶剂挥发量约为纺丝线上溶剂挥发总质量的80%~90%;纺丝原液浓度的增大、纺丝甬道温度的升高和纺程的增加有利于残留溶剂含量的降低,而纤维直径的增大则会提高残留溶剂含量.较佳的纺丝条件为:纺丝原液中聚碳硅烷的质量分数为65%~68%,纺程0.3~1.5 m,纺丝甬道温度为室温.  相似文献   

6.
对聚碳硅烷(PCS)熔融纺丝进行动力学模拟,得到了其丝条参数随纺程的变化关系,找出其玻璃化温度,对其纺丝过程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驱体聚碳硅烷的纺丝工艺是制备高性能连续SiC纤维过程的关键环节,纺丝工艺决定了原丝的性能优劣,而纺丝工艺对聚碳硅烷原丝的损伤程度也将决定最终的SiC纤维性能.为此,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整桶纺出原丝的直径、表面和截面缺陷进行了观察,利用统计方法对直径和缺陷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原丝平均直径从外层到内层大体呈减小的趋势,并且每层数值波动逐渐减小,靠近中间层的原丝直径与整体平均值最为接近.表面划痕由外层到内层划痕逐渐减少.鼓泡在各层之间呈均匀分布.断面气孔主要集中在最外几层原丝中.根据统计结果得到了结构特征分布模型,建立了评价整桶原丝性能优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聚铝碳硅烷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化硅(SiC)陶瓷纤维、含铝SiC陶瓷纤维的特点,综述了用聚碳硅烷、聚硅碳硅烷、聚二甲基硅烷与乙酰丙酮铝反应制备聚铝碳硅烷先驱体的合成方法,聚铝碳硅烷的化学结构及在制备耐超高温陶瓷纤维和发光陶瓷薄膜中的应用,评述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当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掺混纳米微粉的聚碳硅烷熔融纺丝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功率超声将纳米Ni粉均匀分散到聚碳硅烷(PCS)中,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出了直径约15~35μm的有机纤维。研究了超声过程对纳米微粉分散状态的影响及掺混型PCS熔融纺丝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碳化硅纤维的电磁性能,首次由聚二甲基硅烷和二茂铁合成了聚铁碳硅烷,当二茂铁的添加量(以质量计)为2%时,所制得的聚铁碳硅烷经熔融纺丝、预氧化,惰性气氛中烧成后,可制得低电阻率(10-2Ω·cm)、拉伸强度为2.0GPa、长度大于500m的连续SiC FeO纤维。探索了连续SiCFeO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铁对纤维电阻率和βSiC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含量的增加有利于βSiC晶粒的增长和电阻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于沸水收缩率、自然拉伸比以及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结晶度,表观晶粒尺寸和晶区取向因子等指标来描述熔融纺丝时不同纺速下PET初生丝的超分子结构。纺丝速度在1500~4800m/min范围内变化。测得的数据表明在较低的纺速下卷取的PET初生丝是不结晶的,而在较高纺速下纺制的PET初生丝结晶度要高得多。在实验的纺速范围内,PET初生丝的结晶度在纺速增加的过程中有突变现象,这主要是分子取向诱导所致,也即存在一个诱导结晶的临界取向度。最后,就不同纺速下PET初生丝的力学性能特征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高相对分子质量PE的增塑熔融纺丝 Ⅰ.纺丝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增塑高相对分子质量PE后纺丝并经高倍拉伸制备高强高模纤维。此法比凝胶纺丝法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低。该文研究了高相对分子质量PE和石蜡共混物的热性能、流变性、可纺性和纺丝工艺。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的原料组成,中空纤维的纺丝工艺与膜性能的关系,以及纺制不同结构中空纤维膜的纺丝工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纺制耐热性好的聚丙烯腈中空纤维3膜可能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医用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为载体 ,加入止血中草药和消炎药物 ,采用熔喷技术和溶液纺丝方法 (气体拉伸纺丝方法 ) ,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医用止血纤维。介绍了纺丝设备 ,讨论了工艺条件对纺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ET超高速纺丝细颈点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神经元网络方法与数学模拟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的“互补法”对 PET超高速纺丝细颈点进行摸拟,不仅得到了细颈点的位置,而且得到了在细颈点温度升高和快速结晶等重要信息。并对以往常用的高速纺丝基本方程中的参数进行修改,从而使模拟结果更接近超高速纺丝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6.
CTA/PVDF共混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第二组分聚合物与三醋酸纤维素(CTA)共混,通过冻胶法纺丝工艺制备成中空纤维纳滤膜.讨论了固含量,纺丝工艺和后处理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膜性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管纺丝,通过改变纺程温度,摸索热管一步法仿真丝的工艺;应用强伸仪、X一衍射仪及沸水收缩测试等手段对热管纺丝纺制的纤维结构及性能进行了测试.着重探讨了纺丝速度及热管温度对纤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喷气纺纱是利用喷嘴内部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对纤维须条进行假捻包缠的一种纺纱方法。通过对不同长丝为纱芯纺制喷气包芯纱,研究不同原料包芯纱的结构特点,并与环锭纺包芯纱作了比较,验证了喷气纺包芯纱比环锭纺包芯纱的包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王仁博 《合成纤维》1998,27(2):50-54
本文介绍了在丙纶熔体着色纺丝中利用稀释色母粒或纺前色母粒再造粒的技术,解决了有色纺丝过程中由于混合效果不好造成的色差问题,并拓展了丙纶色丝的颜色品种.  相似文献   

20.
气隙长度和纺丝速度对Lyocell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探讨了以NMMO作溶剂时,纤维素溶液纺丝工艺的三个重要工艺参数──气隙长度、纺丝速度和拉伸比对Lyocell纤维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随着气隙长度的增加,纤维的强度和伸长都有所增加;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纤维的伸长减少,初始模量增大,而纤维的强度则随纺丝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到一峰值后,再下降,强度最大时纺丝速度约为50m/min;在泵供量相同的条件下,拉伸比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同纺丝速度对纤维性能影响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