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平面滑动回转支承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倩  王世博  毛勇 《机械设计》2013,30(4):44-47
介绍了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基础的新型滑动回转支承。说明了与普通滚动回转支承相比,此滑动回转支承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工艺简单、价格成本低廉、安装维护方便、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对滑动回转支承进行了理论上的外载荷(倾覆力矩、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分析,由此确定了滑动回转支承外载荷与结构尺寸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由此提出滑动回转支承的设计方法,确定了滑动回转支承的主要结构尺寸。最后,对滑动回转支承与滚动回转支承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其具有功耗低、性价比高、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回转支承装置的连接螺栓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结合船用起重机回转支承的特殊工况和承载特点,确定在外载荷作用下计算和选取螺栓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采取减少计算应力提高回转支承装置的承载能力的措施,以便选取适当的型号和相应螺栓安装规格和数目的回转支承,满足船用起重机重量轻且经济、安全、可靠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赵健  姚廷强  陈锐搏 《机械传动》2020,44(8):130-136
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和Hertz接触理论,采用Impact冲击函数定义回转支承内滚动体的四点接触作用和内齿直齿啮合接触作用;运用Adams仿真平台,建立了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的多体接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并验证了回转支承的角速度、传动比和静态载荷的仿真值和理论值,分析了转速和载荷对回转支承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载荷单独作用下,齿轮驱动转速越大,啮合力越大,外圈质心轴向振动反而越小,而滚动体与套圈滚道之间的四点接触力变化不大;当转速恒定,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分别作用时,倾覆力矩对回转支承稳定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正1.结构及原理(1)结构挖掘机回转支承是其上车体与下车体作相对回转运动的传力元件,用于支承上车体质量和承受工作载荷。其内座圈连接下车体,外座圈连接上车体,内座圈上的内齿圈与回转马达小齿轮啮合。当回转马达转动时,通过小齿轮带动上车体回转。其结构如图1所示。(2)原理润滑挖掘机回转支承采用润滑脂润滑,其润滑分为2个部位,即回转支承内腔(滚动体与滚道)润滑部位,以及内  相似文献   

5.
分析回转式散料装船机回转支承载荷的不同工况,介绍回转支承的选型方法,校核回转支承用高强度螺栓强度,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计算。  相似文献   

6.
结合门座起重机在港口服役期间回转支承的实际工况及常见故障损伤规律,对常用的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进行了疲劳分析研究。提出合理假设,分析了回转支承在门座起重机每个工作循环中的载荷谱。在赫兹接触理论和疲劳积累损伤理论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回转支承的简化模型,并分析了其疲劳接触。利用Ansys中的FATIGUE分析模块,完成了在既定工况下的疲劳分析计算,进而得到了回转支承的预测寿命。据此,提出了一种与港机中传统回转支承寿命预测方法不同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炉炉顶气密箱回转支承承载的载荷大、工况恶劣,容易损坏,对某厂损坏的回转支承进行振动、油脂光谱和材质分析表明,回转支承保持架破坏主要是在保持架老化及滚动体向外挤压双重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运用ADMAS和ANSYS联合分析方法对梭式皮带布料机下回转支座进行结构分析。首先利用ADAMS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下支承座与回转支承连接点的动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把ADAMS仿真获得的连接点处载荷信息作为下支承座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对结构件进行强度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初始设计的可行性,确定了物理样机设计中的关键设计参数,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主、副滚道滚动体在载荷作用下的最大正压力及间隙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给出检修方案,对主、副滚道滚柱互换并作间隙调整,从而恢复了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可通过对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的受力分析,分别计算了各运行条件下机构所受的轴向力和倾覆力矩,对其承载能力进行验证,且根据滚动体不同载荷状态,计算回转支承上滚道及下滚道的静态安全系数,并与许用安全系数进行对比。验算了回转支承安装螺栓的承载能力,从而确定塔式起重机实际的安全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风电转盘轴承的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力发电机用转盘轴承为一种特大型轴承,主要用于变桨和偏航系统,受载复杂,且拆装维护非常困难,因此风电转盘轴承的设计和制造要求严格.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论述了风电转盘轴承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风电转盘轴承的选型、寿命预测技术,机加工、热处理技术等,以期对国内风电转盘轴承的自主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交叉滚子转盘轴承两组滚子的载荷分布情况,确定受载最大滚子,计算接触表面及次表面应力值,利用Pro/E和ANSYS Workbench之间的无缝连接,将在Pro/E中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传统的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为转盘轴承的设计优化和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单排球式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转支承是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基础件。通过运用赫兹的弹性接触理论对单排球式回转支承内部的接触问题进行计算,推导出了该类型回转支承承载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而分析了回转支承的结构及工艺参数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回转支承承载能力的方法,以供工艺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分析回转支承产品生产商在实际设计中对软件的主要需求,讨论了软件的概要设计,主要包括软件结构、关键类及其方法的设计等,并给出了实例.该软件不仅减少了设计人员大量重复性的非标回转支承设计工作,而且能够避免设计人员的失误,并有利于后期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从而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对工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变桨轴承载荷分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变桨轴承采用负游隙的应用条件,分析了该条件下单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内、外圈尺寸的变化及该轴承的载荷分布,建立了负游隙条件下空载时套圈变形方程与联合载荷作用下载荷分布方程,并讨论了该轴承运动过程中的载荷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6.
四点接触转盘轴承轴向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四点接触转盘轴承的受力变形的几何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可计算出较准确的受力与轴承变形、接触角变化的关系,为获得转盘轴承准确受力变形关系提供了依据。介绍了程序求解过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7.
根据滚动体的受力和变形关系,建立了轴向力、径向力及倾覆力矩作用下球柱联合转盘轴承的力及力矩平衡方程.计算了在联合载荷作用下轴承的载荷分布、各排滚动体的最大接触载荷及轴承中滚动体的最大接触应力,对轴承的静强度进行了校核.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更有利于转盘轴承的选型及轴承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The carrying capability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a four-point-contact slewing bearing are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its raceway geometry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he carrying capabi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ximal contact stress in the paper. The usual industry practice is to specify the service life as the L 10 life. The geometry parameters, cross section clearance, ratio of curvatures, rolling ball diameter, and initial contact angle,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sensitivity of each parameter influencing the carrying capability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discuss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indicating that the maximal contact load and the maximal stress do not always have the same varying trend when discussed parameters vary. The developed design can be utilized as a reference for an optimal slewing bearing design. If a slewing bearing of high static carrying capability is required, it can be designed with large ratio of curvatures and rolling ball diameter. In terms of service life, the cross section clearance and the initial contact load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常规螺栓连接中,螺栓承受的预紧力和工作载荷是拉力,而斗轮堆取料机回转支承联接螺栓承受轴向压力而产生压缩,轴向工作载荷和变形不同于常规螺栓连接。本文在对受偏心轴向压力的回转支承高强度螺栓群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螺栓群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