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思祎  江彬 《城市勘测》2021,(z1):16-20
为了研究城市区域的雨洪径流特征以及加装不同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径流削减的规律,该研究以西安市城区重点雨涝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模拟现状条件下不同设计雨峰系数、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降雨径流的变化及加装4种LID措施组合:15%透水路面和无绿色屋顶,15%透水路面和25%绿色屋顶,15%透水路面和50%绿色屋顶,15% 透水路面和75% 绿色屋顶后降雨径流削减规律.结果表明:当加设15% 透水路面和75% 绿色屋顶时,洪峰洪量削减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在设计降雨重现期P=1年时,较现状条件下洪量削减36%;设计降雨重现期P=10年时,洪量衰减率减至24.3%.所以LID措施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但随着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加装LID措施效果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是雨洪利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海绵城市的建设既能改善我国逢雨必涝的现状,又能利用雨水资源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这里具体介绍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并提出我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海娟  余竹  陈睿智 《四川建筑》2010,30(6):222-223
城市化迅速发展中,人们意识到了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的扩大,使得城市出现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局部频发暴雨洪水等问题。雨洪收集利用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中雨洪收集利用的场所一般为公园、绿地、庭院、停车场、建筑物、运动场和道路等。住区生态景观营造为雨洪收集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同时,硬化地面大量增加,降雨入渗大幅减少,汇流时间缩短,径流峰值量增大,加之部分区域下游排水能力不足,导致近年来许多城市内涝频发。雨洪水的合理利用对于节水、防洪、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利用好、管理好雨洪水,成为兴建海绵城市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雨洪水的危害、意义、利用现状并且阐述了雨洪水利用中的注意事项和社会各方面应该承担的职责,希望能对雨洪水的利用提供引导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开源节流、节能减排、防灾减灾、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已成为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雨水作为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对城市雨洪实施有效地控制利用已成为环境、市政、规划、建筑、景观、水利等专业人员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很多城市由于对雨洪资源不能进行很好吸收和排放,使得城市经常出现洪涝灾害。与此同时,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由于城市用水量巨大,往往会使得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用水及生产和生活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的建设应用而生,海绵城市的建设构想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对城市内的雨洪资源进行有效地吸收,从而以减少城市内涝灾害,而在比较干旱的季节,所吸收的雨洪资源能够很难的流入地表,以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之用。该建设构想对城市更好的进行水资源的维护和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建设如何更好地对雨洪资源进行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宏观格局规划与实施协调统一,其中宏观格局的规划在整个雨洪景观安全格局中扮演着战略指导角色。文章根据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对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框架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之一,而雨季降水集中,排水不畅又会造成城市内涝。如何充分利用雨季降水,增加城市的蓄水量,有效避免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对于缺水的北京非常重要。本文就雨洪资源的利用与建设海绵城市进行了探讨分析,为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理念下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雨洪管理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实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经典案例,解读绿色基础设施如何支撑"海绵城市"的理念,以不同尺度,不同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的实施进一步阐明实现途径,结合中国复杂的城市环境,指导实现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建设的现状,以及实现海绵城市理念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分析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对实现海绵城市的重要支撑措施,并对我国的城市雨洪管理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现阶段普遍采用的雨洪管理措施,总结其利弊,在我国提出"海绵城市"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古代在管理水资源问题上采取的办法以及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提出更为合理全面的解决城市洪水内涝的方法,应该立足城市甚至更广阔的区域,统筹规划城市水系、绿地,结合各类雨洪管理设施保证城市水安全、降低污染、防治内涝。  相似文献   

12.
在极端雨洪灾害日趋频繁和我国城市持 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 以海绵城市理念,推进蓝绿灰基础设施结合,系 统构建雨洪韧性城市体系的框架,从空间管控、 工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思路, 并建立了雨洪韧性城市的风险适应、风险防治及 灾害应急实施策略与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 国多个新区规划建设案例从理想蓝绿空间结构、 洪涝统筹治水体系和功能复合的用地布局等角 度探讨了构建和谐“人水城”关系的规划解决方 案,以动态发展的全过程视角制定目标,多专业、 多角度、多手段制定治水方略,推进海绵城市理 念的落实,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具有缓解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建设海绵城市应强化规划引领,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资源,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现状,指出目前国内该领域仍存在理念落后、控制或利用模式单一、决策与管理系统落后、依靠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和有局限的径流污染控制以及狭义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等难以全面解决城市雨水径流带来的各种突出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应用经验和系统的分析,对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进行分类,并对雨洪控制利用模式优选主要影响因素、特点和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综合系统优选模式,并以北京、宁波为例说明这种模式在典型的南、北方城市的具体应用。最后,结合国内外发达城市的经验,指出相关法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对推行这种综合性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的重要作用,对我国保障雨洪控制利用模式实施的政策制定和激励机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紧缺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城市中这个问题更加的严峻。城市有时候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排水系统不能及时的进行排水,城市会面临雨洪的困境。因此针对我国城市的水资源以及雨洪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对城市的雨水进行综合的利用,采用绿化屋面雨水利用系统、下凹式绿地渗透路面雨水结合雨水渗透技术解决城市雨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泉州市峰尾古镇的雨洪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城镇空间营造中的"海绵城市"思维,并从古镇的风水格局、排洪系统、建筑排水、排水构造等方面分析古镇空间营造中体现的"海绵智慧",最后从峰尾古镇雨洪空间营造的思路中提出对当代城镇的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洪涝问题,国家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文章通过解析国外雨洪管理方面的"低影响开发"、"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水敏感城市设计"理念,对比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特点,以长沙市烈士公园片区为例,探讨了旧城区海绵城市规划的方法,为新时期旧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的思路出发,讨论将城市雨洪作为一种水资源加以利用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其在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在规划编制、实施的过程中加强雨洪利用的主要措施,指出将雨洪利用纳入规划中,在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生态为目标的绿色改造是既有住区改造的趋势,既有住区雨洪设施的复合改造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资源循环利用视角下的雨洪管理模式为研究内容,对现有住区空间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及功能复合化改造,以不同生活圈作为空间界定,研究结合雨洪设施的住区要素更新方法,以期在提升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洪管理应该以专项规划为引导,以先进的预报、模拟、监测、控制等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工程,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将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美化与雨洪的防、滞、排、用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和亲水宜居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