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校企合作育人是当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平台的构建,为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平台、实践场景,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校企紧密合作,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创新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江苏高职院校对科技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企业的体制和实际情况,从学校和政府两个层面构建了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市场、激励和保障等催生机制.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激励及保障机制有效地保证了高职院校成为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师生实践与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基地;大学科技园有利于促进学校产学研创能力的提升,推动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协同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有着不同的演化方向.针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动力问题,运用协同学的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的竞争与协同的动力机理.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价值的实现是风险投资系统演化的序参量,决定着系统演化的进程和方向;风险投资的价值存量越大,协同后系统价值增长的潜能就越大;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通过各方的积极沟通和相互协作,可以谋求一种共赢的局面,这是一种资源被合理利用各方有效协同的结果,也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创立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培养人才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实习平台。但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存在壁垒、支撑渠道过于狭窄、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为此,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全面资源共享机制、拓宽支撑渠道、建立长效校企沟通机制成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需要动力,动力机制是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引起系统演变的动力因子,指出系统的随机涨落是企业协同发展的基本动力,并据此构建企业协同创新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研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认为只有国家致力于营造更优的合作环境,校企双方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才能真正调动起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8.
战略创新是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得以生存的必然选择,而企业战略创新动力机制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企业战略创新动力和阻力诸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企业战略创新动力模型和3种动力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大学生肩负着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任,是实现我国战略目标最关键的人力资源。要突破传统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以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四位一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构建运行与保障、参与与激励、评估与反馈的协同机制,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对教育机制的不断探索,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育过程之中。笔者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更好地运用社会改革、资源投入、产学研孵化和后续保障等外部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创业人格和创新意识,使其内涵化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分析与探索可以促使淮安市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原理,构建由相关决策变量、增长极、动力变量和城市中心化水平等因素构成的概念模型,从而在理论和逻辑上理清淮安市中心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并可作为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及后续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面临整体产业结构水平偏低和产业链延伸有限等问题。中部地区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相对落后,发展后劲不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方的需求在院校表现为利用企业资源“借船出海”、对接产业发展调适发展方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则是获得技术技能人才、市场竞争力、潜在影响力等方面。创新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基本策略包括:政府宏观调控构建区域资源融合平台;政府完善健全产教融合机制;高职院校建立互惠多赢的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共生发展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分析协同创新中心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重新定义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归纳高等学校(含本科和高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影响因素;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实际,以学校层级为观测点,以协同创新中心验收为测评点,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设置了各要素的权重,并对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结果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实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主要研究如何构建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制度体系。经过调查研究数据发现会计专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基本走的是劳动密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核心竞争力不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2008 年金融危机后企业面临的困境决定了校企协同创新的客观必然性,校企协同创新是中小纺织企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动力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应尊重市场、转变政府角色、优化创新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引导,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发展理念的提出,对实现校企共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阐述协同创新理念的含义及重要作用,指出协同创新理念下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几种常见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提出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端正企业合作态度、完善教学机制、加强政府引导等策略,以利于实现全面、深度的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纺织服装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2012年河南省政府根据国家2011计划批准建立的依托于中原工学院的行业类创新平台,主要由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白鹭化纤集团、神马帘子布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郑州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江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纺织服装骨干企业和高校组成。河南纺织工业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年产值数千亿元,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是传统的优势产业。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加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协同创新,在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上进行不断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是河南纺织业做强做大、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提升创新能力是福建纺织服装行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产学研虚拟协同创新,为福建纺织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基于福建纺织服装行业产学研虚拟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构建纺织服装行业虚拟协同创新模型,对产、学、研各方的角色和地位进行分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虚拟协同创新中的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福建纺织服装行业产学研虚拟协同创新的发展对策:健全平台机制;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扩大平台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建立合理的成员进入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