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琛 《安徽建筑》2012,19(2):131-132
文章以南京地铁二号线东延线南师大站为实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线网的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是否有利用交通的无线接驳,从而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交通客流量最大化的目的。凸显了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重要性,是轨道交通站点形成无缝接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骑行接驳是解决轨道交通站点"最后一公里"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共享单车对于轨道站点接驳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出现大幅度提升了轨道交通的服务能力和出行品质。传统问询调查缺乏对慢行接驳的有效采样,而模型推断又缺乏实证数据验证,新型信息化数据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以天津市为例,融合手机信令数据与共享单车数据,有效识别接驳各轨道交通站点的共享单车骑行记录,实现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共享单车辐射范围的准确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轨道交通站点共享单车辐射范围的4种基本空间形态类型,并揭示不同类型与所处区位、道路密度、周边城市开发情况的相关性。针对不同的接驳形态类型与站点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城市用地开发策略和交通接驳设施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作用的发挥必须重视轨道交通接驳体系尤其是常规公交接驳建设。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公交场站是接驳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线网顺畅衔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接驳公交场站为倒,对轨道交通站点衔接公交场站在选址规划、功能定位和方案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社区公交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以上海市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社区公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发展历程、现状概况进行了梳理,并从线网布设、站点设置、运营管理、换乘轨道交通等四方面统计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其次,分别选取了中心区、外围区、郊区的代表性线路进行跟车问卷调查,发现具有如下使用特征:乘客构成具有多元化、单一化双重特征;乘客出行目的具有时段性、地域性特征;乘客出行时效较低,候车时间普遍大于乘车时间;换乘是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社区公交首要职能,而衔接多条轨道交通的社区公交还承担轨道之间的换乘职能。研究认为,上海市社区公交主要存在服务针对性不强、技术规范缺乏、运营管理模式单一、多方协同规划不足等问题。最后,基于不同区域差异化服务的理念,提出了明确功能定位及不同区域的功能侧重点、采用差异化的线网接驳模式以及站点设置与社区功能结构的空间耦合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传成  甄建  周怡 《城市建筑》2014,(10):115-117
轨道交通配套换乘设施布局和规模的合理性是影响换乘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的轨道交通站点在客流特征和换乘方式上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状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划分城市不同区域轨道交通车站的类型进行特征研究,分析配套换乘方式的特性及其影响要素,最后以武汉市轨道交通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站点的换乘特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设计和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与行为集体特征总是相互影响的。"接驳"作为城市空间与轨道交通的连接关键,相关研究多从交通层面出发,缺乏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一体化视角。在原有相对狭义的"接驳"概念基础上提出"综合接驳"概念。通过调研重庆等多个城市的典型站点,解析站点影响域、交通行为与非交通行为等多个基本要素,从而明确"综合接驳"的概念。据此进一步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驳的特性及层级目标,初步揭示了城市空间与综合接驳的关联机制,为站点影响域空间优化奠定了实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文含 《规划师》2009,25(12):58-62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吸引效应、空间分异效应和地价促进效应。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居住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构成可以参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开发强度的确定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站点导向的居住区布局结构比较,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用地规划应强调“轨道站点接驳公交站点”与“社区中心-居住单元”的空间耦合,采用中心城区、郊区不同地域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7,(7)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且多数大城市的轨道交通正逐步向都市边缘区延伸,以改善中心城区与都市边缘区的交通联系,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都市边缘区与中心城区的不同特点,文章引入E-TOD理念,并以宁波为例,通过分析其都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与成因,提出了E-TOD理念下的都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模式与策略:一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提出差异性的开发模式;二是要强化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的耦合度;三是要通过多种交通接驳方式来拓展轨道交通站点的辐射范围;四是要创新土地储备与开发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9.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运输是替代小汽车出行,构建环境友好型交通的有效方式。轨道交通出行倾向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以及轨道交通站域空间发展等因素相关。为了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各大城市集中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本身,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本文讨论了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于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各接驳模式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轨道交通配合步行和自行车是替代小汽车出行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轨道交通向上海郊区的延伸与郊区传统古镇产生了一种多元复杂的交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块的土地开发规划建设情况较为直接地反映了该交集内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协调和共存。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翔站和安亭站为例的调查分析表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郊区段及其站点区块规划开发情况显著影响了中心城与郊区的空间格局。而郊区空间能否保持稳定则取决于该郊区区域具备的县镇经济基础和历史文化厚度。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地块综合开发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合理的规划能达成郊区新旧区域空间的互补共存。  相似文献   

13.
张超  潘海啸 《城市规划》2019,43(3):96-103
市郊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市郊居民每月去市中心购买大件物品而在周边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购物出行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化。通过对上海市郊两个地铁站点的居民进行出行调查,研究发现:郊区居民对市中心购物的依赖性较强,轨道交通成为去市中心购物的主要交通方式;居民根据就近原则来选择大型超市,提供免费的超市班车可以增加超市的消费群体;改善地铁站点周边的出行环境,同时优化外围的公交服务水平,增加到地铁站的公交线路,可以引导小汽车出行转向轨道交通出行。  相似文献   

14.
文章聚焦城市综合体和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空间,归纳了接驳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继而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对上海市五角场站点物质空间层面的考察,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评价其优点和不足,从可达性、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三个方面对衔接空间进行设计评价。同时,归纳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衔接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提出对于接驳空间的研究是实现城市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对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步行作为轨道交通最主要的接驳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深圳和香港生活街区的轨道交通站点为例,对影响站域步行易达的因素“步行距离、步行时间、步行环境”等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发现,斜向放射状步行路径、建筑物底层架空、复合二层步行连廊能够有效的减少步行距离、步行等待时间等要素,提高步行易达性;受步行网络和站点形态的影响,实际步行集散区与理论步行集散区存在较大差异;多出入口的设置可以有效拓展站域服务面积,提高市民乘坐意愿。结果表明,港铁站点在步行易达性方面存在不小优势,站点步行集散区普遍较大;深圳的开放住区站点兼有城中村站点和封闭住区站点的优势,是值得推广的一种住区模式。在当今城市面临大规模更新背景下,探寻轨道站生活街区步行网络系统构建途径,提升步行出行衔接时效分布,活化站点社区的城市界面,对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分担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方式,以其运量大、速度快、价格便宜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快速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与居民出行的便捷程度息息相关,运用空间句法模型结合合肥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结构,对合肥市近期轨道交通线路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并对重要站点的可达性进行微观精细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考虑城市快速公交具有运行线路明确、受其他交通方式干扰小的特点,作为人们出行选择的重要地面交通方式,对其规划线路进行可达性分析,并从协调合作角度对近期合肥市轨道交通优化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步行是轨道交通最重要的进出站方式。因此,创造便捷、安全与舒适的步行环境对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仅仅将步行者的需求简单理解为站点地区的步行接驳范围,而缺乏对地铁步行环境的定量化评价和分析。本文以长沙地铁二号线长沙站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层次分析法对站点地区的步行可达性环境因素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得到影响站点地区步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指出了改进的方向,并为后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效能的规划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内各大中城市正在掀起的轨道交通建设高潮,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通过从效率向效能转变的认识,归纳城市轨道交通效能的评价因素,并从规划角度提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效能的规划对策与建议:首先是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联动效应;其次要加强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使用的协调互动关系;再者是注重轨道交通车站地区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以供我国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具备"节点—场所"的双重特性。研究结合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六站点周边(上盖)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尝试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节点—场所"双重特性的规划设计思路,通过从与公共中心耦合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在城市和交通链中的功能定位、从轨道交通站点的多重属性优化用地交通布局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下用地空间形态调控三个方面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实现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社会、经济和空间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总结高架站点的概念和特性,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结合南京市S8号线现有的轨道交通高架站点及其周边土地利用,进行聚类分析。笔者还从高架站点本身的特性入手,将高架站点进行分类比较,提出四种站点类型并分析各类站点特征,为完善高架站点的分类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