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并制定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要求提供就近就业空间和机会,促进居住和就业适度平衡.针对上海中心城区,以街道为空间单元,提出职住空间匹配的动态测度方法,基于人口和经济普查数据,对于2000-2004年和2010-2013年两个时段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互分离的演化过程,由此导致职住空间匹配程度有所下降.研究指出,住房开发和产业转型分别影响上海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城市规划应当引导住房发展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时空协调,不断提升社区生活圈的职住空间匹配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居民通勤交通出行调查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就业—居住比、独立指数及平均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等指标,分析郑州市各分区的职住结构特征及职住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郑州的职住空间关系整体呈现非平衡状态,城市各分区职住空间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上街区、金水区和惠济区的职住独立指数较高,具有相对较好的职住自足性;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几个老城区的职住独立指数偏低,属于居住集中型的区域;高新区、经开区等新发展区则属于单一就业型的区域。造成郑州市职住分离的因素主要是城市分区功能失衡;此外,由城市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的居住空间分异也是加剧职住分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纯  易成栋  宋彦 《城市规划》2016,(10):59-64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发育的特征;就业却更加向城市中心集中,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城市中心区职住比升高,近郊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职住比降低,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加剧;而在郊区行政区中心,就业次中心开始初步形成.北京的案例表明,居住不断郊区化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本研究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并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居民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职住平衡与通勤的苏州城市职住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平衡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交通出行调查数据,从不同的空间尺度,采用平衡度指标、自足性指标以及平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测度苏州市职住空间的结构特征和职住平衡情况。研究认为,苏州市总体职住平衡处于合理范围,但由于苏州市的产业布局导致职住空间分异明显,随着城区一体化的发展,职住空间结构正在加速重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和住房等城市发展政策方面提出优化苏州市职住平衡的建议,为苏州市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产城一体理念,以其最核心的特征——职住平衡为基础,通过对职住平衡测量标准的研究提出了职住平衡比用以衡量职住平衡状况;根据各项用地与城市就业人口、居住人口的关系,推导出一种理性确定城市用地结构的计算方法,以期能为今后城市规划落实产城一体的理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大都市圈职住空间不断分离,使得职住空间关系和就业可达性的话题越发受到决策者和政策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连接居住和就业功能的重要纽带,被认为是在既有职住空间格局基础上提升就业可达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城市职住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变化规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对改善就业可达性的影响。国际案例研究表明,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更加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就业选择和生活成本,增加其投入能明显提升就业率。相对于北美传统的职住空间分离模型,中国城市职住空间关系因快速居住郊区化、新城与开发区建设等而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郊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可能将弱势群体置于更不利的境地。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阶段下,交通基础设施对于改善职住失衡局面的作用有所差异。恰当的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在既有城市职住格局的基础上提升就业可达性,平衡和优化职住空间关系,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生活状态,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7.
更正启事     
正本刊2019年第2期刊载的《中国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职住空间失配及其规划问题初探》一文,由于作者失误,出现以下错误:第33页脚注3中"参照黄宗智、胡鞍钢等人对2009年全国非正规就业人口的估计比例(60%)和刘开智对2006年广州市的估计比例(52.4%)"。应改为:"参照黄宗智、胡鞍钢等人对2006年全国非正规就业人口的估计比例(60%)和刘开智对2006年广州市的估计比例(50.1%)",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8.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心的就业可达性。研究发现,采取公交方式付出的通勤时间大约为小汽车通勤方式的2倍,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就业可达性确实因交通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存在差异。从时间变化上看,2004年之后比之前的可支付性住房,无论采取公交还是小汽车出行的平均通勤时间都更长,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就业可达性上被置于更不利的境地,这将为中国城市未来的可支付性住房布局和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并进而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就业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钟烨  赵渺希 《城市规划》2019,43(1):100-108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住总量平衡,在城市多中心体系发育不完善的背景下,结构性的居住—就业组合问题更为隐蔽,其负面影响也更为广泛而深刻。基于社会分层视角,整合居住人口、企业从业人口的空间数据,开展广州城市职住人口分布、不同职业群体的交通特征及社会隔离、职住均衡度等多维分析。研究发现,广州职、住人口均集中于城市主城区和外围各中心地段;中心地段既是峰值人口密度分布地,也是多元融合区域,但以行业累计的职住失配程度也相对较大,呈现由内向外递减的趋势;相对于较低职业阶层人口,较高职业层级的人口主要集聚于市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城市主城区就业比重高而外围居住比重高的特点,由此进一步提炼广州职住匹配演化的社会分层空间模式。城市职住匹配的关键在于完善外围次级中心的就业吸纳能力和设施服务能力,一方面满足市民对于便捷交通、职住均衡的诉求,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多中心培育,从空间维度完善城市功能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开发区产业逐步转型必然伴随着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同时由于土地使用强度的提高,也会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这种变化是否能促进职住平衡问题的改善,并对开发区的交通出行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通过对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就业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了不同类型从业人员在居住空间分布,交通出行特征的差异性。在城市外围地区开发区转型意味着地区居住人口与就业岗位数的比例的改变。然而通过统计回归模型分析指出在缺乏必要的城市发展策略和交通政策支撑,虽然职住平衡会有所改善,但就业人员的居住地与就业地将呈现分离的趋势,也就是长距离通勤者的比例增加,同时也将伴随着郊区机动化和拥挤的蔓延。所以城市开发区的转型必须与城市的交通政策相配合,才能在更有利于城市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机动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将高密度职住空间串联,主要是从客流生成的角度促进人们更多地使用轨道交通和减少小汽车的使用,还需要从客流流动的角度考虑职住空间匹配的需求以及其与轨道交通的协调关系.以深圳市作为研究案例,采用建筑普查数据、社保信息数据、居住人口数据和轨道交通刷卡数据等多源信息数据,通过分析深圳市的职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轨道交通的关系,探讨职住空间匹配问题及其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互动协调.研究提出:发展轨道型职住匹配,关注低生活成本居住空间的供给,但不能以轨道型职住匹配替代近域型职住匹配;弱化轨道交通的长距离通勤功能,基于就业中心的集聚构建生活通勤圈,形成客流流动的多中心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再开发式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流动人口迁移趋势更加明显,居住与就业的不稳定性增强。本研究从迁居一转职双维度入手,对西安市流动人口迁移路径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从微观层面细化城市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空间利用规律,研究表明:(1)西安市由内到外三个圈层流动人口的迁居路径分别为:圈层内部“交互式”迁移、临近圈层“渐进式”迁移、目的地圈层“集中跨越式”迁移;三个转职时期的路径分别为:集中化与农业人口工商化、多点指向化、多样化与复杂网络化。(2)三个圈层流动人口职住迁移路径分别为:居住中心化一就业多元化;居住新城化一就业专门化(以市场商贩为主);居住集中化一就业专门化(以流动商贩为主)。(3)在职住迁移频率及导向方面,不同社会属性和出行方式对流动人口职住迁移路径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多角度优化策略,为制定更具人性化的城市更新政策、实现高质量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睿  黄雅哲  张赫  刘静娴 《规划师》2023,(11):47-54
承载居住、就业两大功能的职住空间结构作为城市布局的基本骨架,其碳约束作用已成为学界共识,但该作用在职住分离显著、长距离机动车通勤的中观组团层级得到的关注较少,且现有的低碳路径对职住空间结构的差异性考虑不充分。聚焦职住空间结构,以超大城市近郊组团为研究对象,结合定性逻辑框架与定量机理分析,刻画三重维度下3类组团的职住空间特征,识别差异化的关键控碳因素,分类提出职住空间结构低碳优化策略:(1)居住主导型组团应优先调控职住用地构成,引导功能复合、土地集约的空间布局;(2)职住平衡型组团应重点关注职住中心位置,形成职住极核多且辐射范围广的空间结构;(3)就业主导型组团应关注职住空间连通效率,构建“公共交通+”的绿色出行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新区的快速建设,职住失衡现象日渐明显。结合职住平衡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构建职住平衡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两江新区的城市和交通发展进行评价,发现两江新区职住基本平衡,但外围组团职住失衡严重。从交通发展策略层面提出构建交通复合走廊、打造交通枢纽地区、细化交通分区指引等策略,以实现城市就业和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职住关系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单元职住平衡水平受用地布局的影响明显,根据用地规划数据预测城市内各单元的职住比对指导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用地结构与人群聚集的相互关系,以百度热力数据、2018年和2020年用地现状及规划数据为基础,选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对规划方案的人群聚集分布进行预测,进而分析和比较城市空间结构、职住平衡状况和不同职住类型单元的用地结构差异。结果表明:(1)MGWR模型能更好地对规划方案的人群聚集进行预测;(2)贵阳市主城区各城市功能组团在不同时段的人群聚集均存在较大差异,主城区始终呈“双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3)按职住比对空间单元类型进行划分,其空间分布格局由内向外始终呈“居住倾向—相对平衡—就业倾向”的圈层变化,规划方案对研究区的职住平衡具有促进作用;(4)居住倾向型单元与就业倾向型单元在用地构成上的差异最大,相对平衡型单元与就业倾向型单元的差异其次,居住倾向型单元和相对平衡型单元的用地构成差异最小。最后,从促进职住平衡的目标出发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规划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就业和居住是个人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两个核心内生变量,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研究职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对于分析城市空间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证角度以郑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百度地图,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和百度地图POI数据,通过大数据方法分析郑州市中心城区就业和居住空间布局关系,证实了郑州市存在职住不平衡现象,进而探讨造成职住分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南京市新就业人员典型聚居区的调查数据,对3类聚居区内人员的通勤特征、职住空间关系及各聚居区的职住平衡进行分析与测度,发现:新就业人员的通勤表现出时间以半小时为主、方式公交化、费用扁平化的总体特征,且各聚居区人员的职住空间关系依区位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城乡结合部住区(南湾营)和城市老住区(四方新村)的人员职住相对平衡,而大学生求职公寓(大巴士和万和)的职住则趋于不平衡.进一步比较职住平衡与不平衡的聚居区内人员个体内在属性差异,得出职住平衡的聚居区人员具有年龄26岁以上/来自农村且学历较低/收支水平中等偏高/住房方式以合租、单住和同居为主,而住宅套型与人均居住面积多样化等社会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18.
住有所居的内涵可概括为"有房住、住好房、住得起"."有房住"可用户均套数、人均间数等指标衡量,同时控制住房空置率.研究提出住有所居使用面积标准:针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标准为13m2/人以上;针对市县的中观标准为20~40m2/人.此标准可用来衡量市县的住房发展情况;城市群、省、自治区、国家等宏观层面可用住房面积达标家庭的比例等指标衡量.衡量"住好房"可用住房成套率、安全达标率等指标.衡量"住得起"指标需进一步完善.建议住有所居指标以城市实际人口、住房为基础评估,剔除空置住房影响.房地产税改革应以提高居住水平、降低居住负担为前提,明确房地产税的免税权益既针对自有住房,也针对租赁住房.  相似文献   

19.
职住平衡是跟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密不可分的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出现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离现象,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加剧现象也伴随发生,职住分离现象还导致社会成本增加。以北京市地理国情现势性数据为基础,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城市现状分析,并利用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评判现状,优化就业岗位分布,缩短通勤时间,创新职住对接机制,推进职住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影响住房需求的重要因素,人口市民化、人口老龄化、二胎生育政策,都将对城镇住房需求产生显著影响。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分析,政府应更加注重住房品质,提升居住质量,促进住区空间的合理布局,提升新建住区的环境质量和特色,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回归"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居住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