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浙江省毛竹笋为对象,研究不同部位、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的毛竹笋中21种有机氯、18种多氯联苯和16种多环芳烃三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氯在笋肉中分布高于笋壳,笋肉上部高于下部,春笋污染为冬笋的4倍,污染较重地区为上虞,含量最高的为毒杀芬(约105μg/kg).多氯联苯在笋肉中分布高于笋壳,笋肉下部高...  相似文献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和危害特征,阐述了我国POPs生产、使用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了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量,论述了人们远离其危害的相应措施,同时指出目前控制POPs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油茶籽粕作为茶油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质,为了探究超声处理和酶处理在提取过程中对蛋白质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Alkali dissolves acid precipitation,ADAP)、酶解(预处理)法(Enzyme Extraction,EE)、超声碱溶酸沉法(Ultrasonic Alkali Dissolving Acid Precipitation,UADAP)、超声酶解法(Ultrasonic Enzyme Extraction,UEE)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质,并对其结构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会使酰胺I带的红外波峰从1629 cm−1红移至1649cm−1,蛋白质分子内部的Trp残基被暴露出来,导致蛋白质的荧光强度升高,离子键的含量在分子间作用力中的占比提高至31.17%,酶法处理和碱溶酸沉处理同样会对蛋白质的结构造成影响,但二者无较大差别,且效果较弱;通过ADAP组与UADAP组对比,可以发现超声将油茶籽粕蛋白的乳化性提高了34.43%,凝胶硬度提高了51.36%,凝胶弹性提高了38.13%;ADAP组与EE组对比,发现酶解处理则能较好的增强蛋白质的乳化稳定性及起泡性,分别提高了93.35%和44.28%,而碱溶酸沉处理可使蛋白质的气泡稳定性提高53.11%。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也开始日益关注环保问题。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大部分都是人工合成的产品,并且这类污染物一般很难在自然界中自行分解,所以在大自然中留存下来,并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造成了长期危害。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对持续性有机污染的环境监测状况,并研究了对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  周启 《广西轻工业》2007,23(7):72-73,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以其持久性、易于生物富集性、对人和生物有毒有害的特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阐述了POPs的生态毒性及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系统地综述了其处理方法及治理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2004年11月11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在我国生效。我国造纸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制浆造纸时无意生产的副产物,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其向环境中释放的途径包括大气、水体、产品和污泥废渣。初步估算,2009年我国造纸工业二恶英总量约为378 g TEQ(毒性当量)。"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造纸工业推行履约计划的重要时期,采用氯气漂白纸浆的二恶英发生量约为85 gTEQ,占总量的比例为22.49%,应当重点予以控制和削减。  相似文献   

8.
母乳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作为人生物监测的理想基质,也是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的主要基质。为评估普通人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机体负荷水平及履约成效评估需要,我国自2007年以来连续开展母乳监测工作,重点对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等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展相关监测。获得了表征我国普通人群机体负荷水平的代表性数据以及时空分布状况,为我国履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关于婴幼儿乳粉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GEs)、氯酸盐、高氯酸盐、多氯联苯(PCBs)、丙烯酰胺、矿物油、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来源、分析方法、污染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现阶段婴幼儿乳粉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国内外污染现状以及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婴幼儿乳粉的新兴POPs检测技术发展与种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许锋 《湖南造纸》2021,(11):125-127
文章以持久性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具有代谢周期长、毒性高、流动性强等危害,然而当前阶段,我国在持久性污染物监测过程中存在监测体系不完善、监测技术滞后、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进而提出应采取制订科学方案、引入现代化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司法监管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制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现代化监...  相似文献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通过大气、水、土壤等介质在环境和人体积累,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本文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和治理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双壳贝类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种,因其营底栖和滤食的生活习性,常被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0Ps)具有持久性、易蓄积、难降解等特点,对生物造成消极的影响。生物标志物因对污染物响应灵敏,在生物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即可显示出明显变化,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关注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贝类中的POPs生物标志物、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膳食摄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中能够普遍存在并且通过食物链能够富集,已经影响到了食品的安全。由于人们通过膳食摄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所以人们在日常膳食的过程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健康存在着潜在健康风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们通过膳食摄入不同POPs的膳食暴露情况,包括持久性有机氯农药、二噁英及其类似物、多溴联苯醚、全氟有机化合物等,并且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这些化合物膳食摄入量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人们对不同POPs膳食摄入的健康风险,希望为进一步开展和健康风险评估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持续暴露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问题。这些污染物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体和环境中存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以及较强的长距离迁移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会引起生物体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损伤,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结构,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益生菌能够维持宿主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与稳定,有效提高生物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细胞的活性。益生菌已被证明能够减少宿主体内污染物的积累、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和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降低污染物引起的毒性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对生物体内持久性污染物和重金属毒性的调节作用,旨在为污染物的消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全球范围内看,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针对环境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危害与影响问题加大了研究力度,并以专门机构与部门的设置为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探寻出路。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农药中的运用,使得农产品农药污染问题加剧,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阐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的特征,分析了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并针对食品中POPs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为如何实现对POPs污染物的有效防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e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waste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o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has increased in the last decades. POPs includ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s).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these POPs in the wild fish population, pelagic and benthopelagic predator fish species were selected as biomonitors.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POPs in muscular tissues, a simple extraction through Accelerated-Solvent-Extraction (ASE) with an ‘in-line’ clean up purification approach was applied, followed by a GC–MS/MS analysis. Concentrations of sum DDT, sum HCH and endrin correlated with all PCB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fish species were found for all OCs and all PCBs except PCB 31 and 101. Blackspot seabream had the highest PCB concentrations; OCs were highest in tuna. Due to major concerns regarding fish population losses and the possible human chronic exposure to contaminated fish, studies addressing combined effects of multiple POPs (‘cocktail effect’) should be implemented. Our data motivate further experimental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fish to define adequate baseline levels for cumulative human exposure and potential role of these contaminants for food safety.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体系,根据2010—2020年的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分析我国16个油茶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提质增产的建议。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油茶生产规模呈现出东西部增长,中部下降的特征;中国16个油茶生产区域生产规模优势总体波动较小,效率优势呈先降后升趋势,效益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总体呈下跌状态。根据油茶生产区域的规模、效率、效益优势情况,将16个油茶生产区域划分为“三高省区”“规模优势省区”“效率优势省区”等7种类型,其中湖南、江西、浙江属于“三高省区”,广东、广西、福建属于“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双高省区”,云南属于“规模优势省区”,湖北、海南、江苏属于“效率优势和效益优势双高省区”,贵州、陕西属于“效率优势省区”,安徽属于“效益优势省区”,四川、重庆、河南属于“三低省区”。各省区油茶生产受自然资源禀赋、科技水平、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建议通过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完善油茶市场体制、加速新品种研发、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措施进一步缩小油茶生产区域间的优势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