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风电偏航导向板42CrMo调质钢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迪  郑中  邱春林 《轧钢》2007,24(1):24-29
针对42CrMo钢板淬火开裂的问题,分析认为其原因是连铸坯中心偏析严重并伴随有夹杂物所致。通过优化化学成分设计、采用洁净钢冶炼、连铸过程投入电磁搅拌等措施,使42CrMo钢铸坯低倍质量达到C类0.5级;通过辊压式热处理线进行热处理,保证了风电用偏航导向板42CrMo整板调质交货,整板性能满足“GB/T 3077”标准中试样调质热处理试验性能要求,达到客户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ZG42CrMo大型铸钢齿轮质量控制与热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绐出了ZG42CrMo合金铸钢大型球磨机大齿轮的铸造质量和成分控制原则.提出了在调质热处理工艺的淬火环节上采取间歇武冷却方式,并通过调节淬火介质温度实现ZG42CrMo合金钢铸造大齿轮在剧烈冷却介质中的淬火冷却,制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自行设计了淬火吊具.通过所给出的质量控制原则、调质热处理工艺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成功地进行了ZG42CrMo合金钢铸造大齿轮的淬火,齿轮性能完全满足要求,为大型合金钢铸件调质热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NSBN系列板链斗式提升机链条销轴和套筒服役条件和失效形式的分析,用40Cr钢代替42CrMo钢,并调整钢的热处理工艺,使40Cr钢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原制造材料42CrMo钢,满足链条的服役要求,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大直径齿轮轴在通常的热处理条件下,很难保证全齿高范围达到要求的调质组织和性能,为此我们在机械加工工艺上做了相应调整:在调质处理前增加了粗开齿工序.齿厚预留一定的加工余量,再进行热处理.这样就解决了全齿高组织性能不均匀,齿顶和齿底差别较大的问题。然而对于要求中硬齿面(硬度一般在320~350HB)的42CrMo钢制大型齿轮轴来说.仅用机油进行淬火冷却还很难达到中硬齿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42CrMo高硬度支重轮调质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2CrMo高硬度支重轮的调质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降低淬火温度,冷却方式为水淬油冷。用优化工艺处理的支重轮综合性能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2CrMo4风机主轴结构尺寸、性能要求、材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原有锻后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制定出既能达到锻后热处理效果又经济节能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根据42CrMo钢的特点,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制定出销轴合理的强韧化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销轴材料经正火+调质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符合销轴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型锻钢支承辊热处理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直径锻钢支承辊热处理调质困难问题,通过控制辊坯的冶炼、锻造、锻后热处理及辊身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的工序质量,达到锻钢支承辊的设计要求。试验表明:正火处理既可调整辊坯组织,又可保证辊颈硬度及综合机械性能,工频感应-淬火可使硬度均匀性提高,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钢管》2020,(3)
用37Mn5钢生产经济型中厚壁ZT640地质钻探用无缝钢管。介绍ZT640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关键控制技术和质量情况,以及37Mn5中厚壁无缝钢管淬火裂纹的控制措施。分析认为:通过"转炉炼钢+LF精炼+方坯连铸+轧制圆坯+连轧+调质"工艺生产的中厚壁地质钻探用ZT640调质无缝钢管,其各项性能指标和尺寸精度等完全满足技术要求,说明生产工艺可行;用37Mn5钢代替35CrMo钢种,可实现经济型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中对30CrMo轮对空心轴与三爪盘摩擦焊接头进行焊后调质(淬火+回火)热处理,研究了接头分别在焊态和焊后调质态时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冲击、硬度),以确定焊后调质工艺对30CrMo摩擦焊接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调质处理后的30CrMo合金钢摩擦焊接头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有较大提升,分别达到了母材的69%和65%;无论是室温还是-40℃,断后伸长率和收缩率变化不大,调质后接头各部位试件强度均达到27 J以上;冲击断口在焊缝区呈准解理,在热影响区和母材呈韧窝密集的混合型断裂,较焊态接头其冲击性能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1.
42CrMo连铸辊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宏观及微观分析对250 mm的42CrMo钢连铸辊的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造缺陷、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多,调质处理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较长,以致形成粗大珠光体和大量的魏氏组织,是造成连铸辊开裂的主要原因。另外,存在应力集中,机加工应力过大也导致了连铸辊的开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薄板坯连铸机高拉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板坯表面纵裂纹缺陷、结晶器液位波动和结晶器宽面铜板低寿命等问题,自主开发了高拉速系列化保护渣技术、高拉速浸入式水口技术、高拉速结晶器铜板技术。薄板坯连铸机的拉速达到6.0 m/min,铸坯表面纵裂纹缺陷比率降低了90%,板坯表面质量满足品种开发和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300 mm厚连铸坯锻轧生产核电特厚钢板的工艺,通过对连铸坯直轧、模铸和连铸坯锻轧3种不同工艺生产的核电特厚钢板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直轧工艺生产的特厚钢板不能满足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Ⅰ级和GB/T 5313《厚度方向性能钢板》Z向断面收缩率大于35%的要求,钢板内部存在裂纹和偏析。采用锻轧工艺生产的钢板能够100%满足探伤要求,连铸坯芯部裂纹和柱状晶在高温锻造过程中能够有效焊合和破碎,并且高温加热过程对连铸坯的芯部偏析有很大程度的改善,通过锻造和轧制工艺相结合,能够解决连铸坯直轧出现的探伤不合问题,并且能替代高成本的模铸生产,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亟需开发耐火耐候抗震高层建筑用钢板的现状,南阳汉冶特钢公司对Q460GJNHFREZ35特厚板化学成分进行了设计,满足了碳当量、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耐候系数等条件的要求;通过水冷铜板结晶器锭模浇铸、采用0.25~0.60变形系数的“高温、低速、大压下”工艺及差温轧制工艺,保证了100~300 mm特厚板心部组织的致密性并为获得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提供了条件;轧后采用淬火+亚温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以贝氏体+铁素体为主的均匀组织,实现了软硬相的结合,满足了高强度和高韧性、屈强比不大于0.83,以及600 ℃保持 1~3 h 后强度不低于室温强度2/3的耐火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42CrMo钢的基础成分上增加Al、Ti元素,通过末端淬火试验和截面硬度试验对比分析Al对42CrMo钢淬透性的影响差异,通过常规力学性能检测对比其与42CrMo钢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Al、Ti元素添加可进一步提高淬透性,并且使钢的强度达到1200 MPa级,-40 ℃下KV2≥27 J,满足低温环境下螺栓用钢的使用要求。采用化学相分析方法,对钢中析出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i在钢中添加发挥明显固氮作用,提高了Al元素的固溶量,利用热膨胀法对比测定试验钢的等温转变曲线,证明了增加Al含量,降低了奥氏体临界转变温度,使C曲线右移,明显改善了钢的淬透性。  相似文献   

16.
42CrMo天车车轮锻件夹板热处理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夹板淬火与回火热处理工艺替代表面感应热处理工艺,应用于42CrMo天车车轮锻件踏面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夹板淬火回火处理,天车车轮硬度、拉伸性能和金相组织均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该工艺设备简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郝小红  温治 《铸造技术》2007,28(10):1356-1359
建立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影响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的拉坯速度、浇注温度、二冷区水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精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影响因素中,拉坯速度和二冷区水量对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的影响最大。因此调节拉速,改善二冷区制度是铸坯生产工艺中的重要操作。  相似文献   

18.
42CrMo4风电主轴热处理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2CrMo4风电主轴采用常规热处理工艺后,低温冲击韧性不能满足要求。采用改进的降温淬火工艺,将淬火温度从860℃降至810℃,以及水淬油冷方式使产品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文斌  曹忠孝  李阳  苏红英  费静 《轧钢》2011,28(1):28-31
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理的成分及工艺设计,解决了连铸坯生产特厚钢板因压缩比小所造成的偏析、疏松等同题.采用300mm铸坯可以生产最大厚度为150mm的特厚钢板,最小压缩比为2:1,生产的特厚钢板探伤合格、性能稳定,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莱钢特钢厂合金钢连铸凝固末端位置进行了测定,在连铸机上进行了GCr15、20CrMnTi、42CrMo、22CrMo4个钢种的射钉试验。根据凝固理论完成了试验计算和分析,较为系统和准确地测定出特钢合金钢连铸机二冷区凝固坯壳的厚度及凝固终点的位置。为确定凝固末端电磁搅拌位置、二冷制度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