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旨在为核桃品种应用推广、生产加工和区域化种植提供参考,探究了不同地区‘娘青’核桃坚果的品质差异。以6个地区的‘娘青’核桃坚果为原料,以坚果表观性状(纵径、横径、棱径、三径均值、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出仁率和壳厚)和核仁内含物(粗脂肪含量、粗蛋白质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指标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对比现行地方标准产品质量分类等级对核桃坚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核桃坚果的三径、三径均值、单果质量、出仁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三径均值和单果质量最大的是云南迪庆维西县的(3.63 cm、13.33 g),最小的是广西南丹县的(3.16 cm、10.09 g),出仁率最高的是云南大理剑川县的(47.26%),最低的是广西南丹县的(41.88%);果形指数和壳厚均无显著性差异,果形指数在1.14~1.30之间,壳厚在1.03~1.19 mm之间;不同地区的核仁粗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最高的是云南漾濞县顺濞乡的(15.90%),最低的是广西南丹县的(11.80%),而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广西南丹县的(70.23%),最低的是云南漾濞县平坡镇的(62.70%);油酸含量最高的云南迪...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油茶籽油品质独特,为促进海南岛油茶资源开发利用并为油茶籽油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海南岛不同油茶主产区的油茶籽,对油茶种仁含油率及油茶籽油理化指标、无机元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考察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品质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油茶籽种仁平均含油率为49.13%;油茶籽油无机元素含量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左右,角鲨烯含量为78.33~96.23 mg/kg,茶多酚含量为64.78~77.36 mg/kg,维生素E含量为430.7~484.4 mg/kg;某些考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定安和海口产油茶籽油综合得分较高,琼海油茶籽油综合得分最低;通过聚类分析,海南岛油茶籽油主产区可分为3类,其中定安为一类,屯昌、琼海、澄迈、临高为一类,海南中部山区、海口为一类。综上,海南岛油茶籽油品质较高,各油茶主产区油茶籽油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系统评价美国红仁核桃及其油脂的营养品质及特性,以传统栽培品种“西洛3号”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两种核桃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分析核桃油的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较脂质伴随物VE、植物甾醇和多酚含量,测定油脂质量指标。结果表明:美国红仁核桃的粗脂肪(50.40±0.72%)和粗蛋白含量(19.60±0.56%)均显著高于西洛核桃(P<0.05),前者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后者,分别为166.24±0.26 mg/g、94.10±2.91 mg/g、86.26±1.94 mg/g,两种核桃矿质元素含量相近;美国红仁核桃内种皮总酚(727.08±0.24 mg/g)、总黄酮(57.67±0.02 mg/g)和花色苷(1.21±0.55 mg/g)含量均显著高于西洛核桃种皮(P<0.05);美国红仁核桃油中亚油酸含量(67.78%)显著高于西洛核桃油,前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6.74%)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但前者的总VE含量(169.88±0.12 mg/kg)、总植物甾醇含量(2095.06±2.26mg/kg)和多酚含量(30.93±0.01 mg/g)都略低于西洛核桃油。红仁核桃油皂化值(171.78 mg KOH/g)、过氧化值(3.94 mmol/kg)、酸价(0.91 mg/g)、茴香胺值(1.95)和羰基价(0.83 meq/kg)均比西洛核桃油的低。美国红仁核桃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种皮颜色鲜红,富含多酚、黄酮和花色苷类物质,其亚油酸含量高于其他常见核桃品种,ω-6和ω-3系脂肪酸的比值更为合理,为核桃品种改良提供了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核桃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新疆、云南等6个核桃主产区共29个核桃品种,对其蛋白质组成进行测定。应用模糊识别法计算核桃蛋白与模式蛋白的贴近度,并结合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核桃蛋白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依据核桃蛋白与模式蛋白的贴近度及氨基酸比值系数分,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29个品种核桃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核桃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在343.22~985.99 mg/g pro之间,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30%~41%,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在67.02~87.98之间,核桃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Lys。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的6个核桃品种分别为温185、和田小核桃、新早丰、辽核1号、西林2号和西林3号。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显著性分析,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系统聚类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旨在为油橄榄作为食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田园1号、佛奥、鄂植8号、豆果及柯基5种油橄榄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对油橄榄果中主要营养成分、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等进行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5种油橄榄果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油橄榄果中含量较多的是水分、脂肪和膳食纤维,依次为60.50~68.20 g/100 g、10.20~20.00 g/100 g和7.03~13.50 g/100 g;矿物元素中K元素含量最高,Na元素仅在佛奥和柯基中检出,Zn元素仅在鄂植8号、豆果、柯基中检出;5种油橄榄果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左右,与FAO/WHO推荐人体每日所需摄入氨基酸比例接近;氨基酸评分最高的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其中与FAO/WHO标准最接近的品种是鄂植8号;5种油橄榄果中共检出15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较高;油橄榄果中均含有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除田园1号外,其余品种中羟基酪醇含量均高于橄榄苦苷;综合评分最高的品种是柯基。综上,油橄榄果中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在食品深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核桃油用加工专用品种不明确的现状,本研究以26个主栽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油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油用加工的核桃专用品种。通过测定各品种的7个表观性状以及19个理化与营养品质性状,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与油用品质密切相关的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核桃坚果的品质性状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出仁率与壳厚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壳越厚出仁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油酸与粗脂肪、硬脂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亚麻酸与δ-生育酚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γ-生育酚呈显著负相关(P<0.05)。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反映了核桃的大小,对方差的贡献率最大;第2主成分反映了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第3主成分与出油率有关;第4主成分属于坚果的经济性状;第5主成分可作为衡量核桃油品质的重要指标。5个主成分解释了83.81%的总变异,反映了核桃油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评价核桃品种油用性状的代表性指标为坚果三径...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栽培较多的18个柿品种为试材,通过果实外观品质性状、营养成分含量、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测定,对其果实品质进行比较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个柿品种14个品质指标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都在10%以上,其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单果重、类黄酮含量、铁离子还原能力、总酚含量、单宁含量和VC含量变异系数大于27%以上;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3.948%,可以反映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综合品质排名前5的品种为火葫芦、笨盖柿、孝义牛心柿、盖柿和华县白旋柿;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2种分析方法均可对柿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新疆丰富的核桃资源,本文对新疆温宿、叶城两个核桃主产区共7个主栽核桃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主栽核桃蛋白质平均含量19.35%,脂肪平均含量60.91%,相比国内其他地区核桃,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偏低的特点。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90.45%,多不饱和脂肪酸66.19%,亚油酸(ω-6)/α-亚麻酸(ω-3)比值符合WHO推荐值。氨基酸种类齐全,总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7%~30%,SRC在68.85~78.40之间。核桃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新疆主栽核桃油料和蛋白品质优秀,是优良的核桃品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核桃及其油脂品质的影响。将新鲜核桃分别贮藏于常温、低温、蜡封与保鲜袋包装中,通过测定核桃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脂肪酶活力以及核桃油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分析不同贮藏条件对核桃及其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油中饱和脂肪酸约占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约91%;蜡封贮藏条件下的核桃在贮藏90 d后,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下降速率最慢,分别减少8.09、0.7、2.16个百分点,核桃油酸值(KOH)与过氧化值增长速率较慢,分别为0.44 mg/g、2.19 meq/kg;蜡封贮藏条件下核桃脂肪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且整体活性较低;蜡封贮藏条件下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幅度最低,为1.03个百分点。在降低温度的基础上采用蜡封的密封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隔绝氧气,对核桃及其油脂的保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全面了解我国玉米的品质情况,从全国13个玉米主产省(市)收集了2022年收获的532份玉米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的容重、粗蛋白、赖氨酸、脂肪酸值、表观代谢能等11项品质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按照GB 1353-2018 《玉米》判定,一等玉米占比38.53%,二等玉米占比37.21%,基于国标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判定,样品均宜存;部分指标间呈明显的相关性,如容重与粗蛋白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与淀粉呈显著负相关;不同主产区间比较发现,西北地区容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北方地区玉米的淀粉含量较高,黄淮海地区粗蛋白含量仅次于西北地区;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北方地区与黄淮海地区两大主产区的玉米品质上有明显区别。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的11项品质指标,并对数据做分析评价,旨在为玉米的育种、仓储及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22个核桃主要栽培品种进行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测定,同时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提取的核桃油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云南22个品种核桃蛋白质含量平均值达14. 25%,总体上达到国家Ⅲ级标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为‘华宁大白壳’,为21. 21%,‘胜勇’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 93%。22个品种核桃脂肪含量在59. 40%~69. 86%,变异系数为3. 87%。通过脂肪酸主成分分析,得出‘漾杂一号’综合得分最高,‘娘青’综合得分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得出高蛋白品种有‘晚龙’‘红河2号’‘圆菠萝’和‘华宁大白壳’,高亚油酸、高亚麻酸品种有‘漾早香’‘华宁大白壳’‘细香’‘宁香’‘假茶’‘圆菠萝’‘漾杂一号’和‘剑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时分析茶叶中4种表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其氧化二聚体(4种茶黄素(Theaflavins,TFs):茶黄素、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3种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TSs)(TSA、TSB和TSC)、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TSA、TSB和TSC;然后参照文献对HPLC流动相做适当调整和对梯度洗脱条件进行优化,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AR-Ⅱ色谱柱(250 mm×4.6 mm,5 m),流动相为纯水(A)、50 mmol/L磷酸(B)和乙腈(C),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L;最后根据建立的HPLC方法对绿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中的上述13种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最优梯度洗脱条件下4种表儿茶素、4种TFs、3种TSs、没食子酸及咖啡碱可在66 min内得到较好地分离,同时各物质在0.01~1.00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均在0.9904~0.9966范围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The relative standard of deviation,RSD)为1.034%~4.008%,精密度RSD为1.882%~4.835%,稳定性RSD为0.349%~3.994%,三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90.106%~107.331%之间且RSD<3.268%。此外,上述13种物质含量在不同茶叶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所有检测值均在标准曲线有效测定范围内。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茶叶中表儿茶素、茶黄素、聚酯型儿茶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核桃仁炒制前后的品质差异.方法 收集我国7个核桃主产区的核桃样品,进行外观性状评价,并采用清炒法制备生、炒核桃仁.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核桃仁的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其品质差异性.结果 生品中水分含量为3.89%~5.0...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我国主要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可用性,测定和计算了全国12个主要的种植省区102个县级产区不同部位不同品种烟叶6种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氮、氯和钾)及3种衍生指标数值(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通过隶属度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并运用秩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地统计学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①我国烟叶质量总体上较好,但优质烟叶较少,部位间差异较大,品种间差异较小,与国外主流烟叶相比,我国烟叶呈现出糖含量、糖碱比、钾氯比较高,而氯含量较低等特点;②我国大部分地区烟叶氯含量偏低,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部分地区烟叶氯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河南省附近;③与其他文献相比,本研究构建的CCUI其拐点和权重的选择更符合实际,指向性更好,同时我国CCUI地统计学分布图,为卷烟工业企业采购原料和叶组配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④上部、中部、下部烟叶CCUI分布和高低有明显区别,且中部 > 下部 > 上部,并首次提出了下部烟叶CCUI最能反映烤烟区域生态适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小麦品种大曲发酵动态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品质与大曲质量间的关系,该文测定了5个小麦品种的11个品质性状和大曲发酵中5个阶段的12个质量指标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在品质性状和大曲质量指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小麦籽粒容重、脂肪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与大曲中蛋白增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液化力、酯化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大曲糖化力主要受原粮脂肪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液化力受容重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发酵力受千粒重、容重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而酯化力受容重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前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4.57%,采用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淀粉含量和容重较高的“昌麦34”和“蜀麦691”适宜大曲生产。该研究明确了影响大曲的主要原粮品质性状并建立了新的综合得分评价原粮质量方法,为专用品种的选育和制曲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中国鸡肉部分主产区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的619份鸡肉样品中19种全氟化合物(11种全氟羧酸和8种全氟磺酸盐)浓度的检测,进行全氟化合物在鸡肉中污染状况的分析评价。方法样品采用溶剂萃取固相填料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进行分析。结果 619份鸡肉样品中全氟化合物的总检出率为83.8%,共检出17种全氟化合物,以全氟戊酸(perfluoropentanoic acid,PFPe A)、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壬酸(perfluorononanoic acid,PFNA)的残留为主,其含量分别为0~1.26μg/kg,0~2.19μg/kg和0~0.76μg/kg。结论鸡肉部分主产区中PFCs的残留水平具有区域差异,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该4省市的鸡肉中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不会对人体造成即时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甘肃省渭源县、漳县、宕昌县、陇西县和武都县等5个产区的红芪样品中主要功效成分总黄酮、总皂甙、总多糖以及9种有益无机元素含量,并分析这些成分与产地之间的关系。方法参照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对红芪中总黄酮、总皂甙和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参考《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测定红芪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所采5个产区的红芪样品中总黄酮含量漳县最低(0.935 mg/100 g),渭源县最高(3.115 mg/100 g);总多糖含量宕昌县最低(0.078 mg/g),陇西县最高(0.462 mg/g);总皂甙含量渭源县最低(1.503 mg/100 g),陇西县最高(1.600 mg/100 g)。Ca和Mg的含量均是武都县较高,分别为6960.389 mg/kg和2526.444 mg/kg;比较其余元素发现,Sr在陇西样品中含量较高,均值为82.017 mg/kg,宕昌县样品含量最低,均值为31.500 mg/kg。5个县区之间红芪中总黄酮与总多糖含量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皂甙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Mg、Mo、Sr在5个县区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6种元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产区红芪中总黄酮、总皂甙、总多糖含量和9种有益无机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武都县和陇西县样品的质量优于渭源、漳县和宕昌等3个县区,可为红芪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