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原理,结合某变电站Ⅲ级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介绍了灰土挤密桩的设计方法及处理效果评价。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黄土湿陷性得以消除,地基承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预处理型钻孔灌注桩在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变电站中的应用,通过对DDC桩间土层和天然黄土层的注水渗水试验对比分析,以简化自重湿陷性黄土处理厚度及对钻孔灌注桩的保护范围为宗旨,确定了对湿陷性黄土局部消除湿陷性的简化处理厚度及保护范围,并应用在延安750 kV变电站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五灵220 kV 送电线路位于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湿陷土层深厚,湿陷量大,具有严重湿陷性。在进行杆塔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时,应抓住自重湿陷性黄土只要不浸水就不会发生湿陷这个特点,不拘泥、局限于现行规范,施工期间在坑口四周地面以上临时设置堆高0. 5 m防水土台,以防雨水或灌溉水流入基坑;在地面以上铁塔4 个基础外缘1. 5 m范围内筑150 mm厚土台,并向低洼方向作5 %散水坡度,以利于排水;在基础底板下填2∶8 灰土并夯实,以隔断现浇混凝土时,水渗入湿陷性黄土内造成沉陷。以上处理方法比现行规范规定更为合理,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综合技经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4.
白水电厂二期采用灰土挤密桩和强夯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本文着重介绍方案的选择,地基处理设计,防水措施,基础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论证湿陷性黄土地基消除湿陷与防水措施,简要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同湿陷类型、不同地基类型适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以及地基处理的深度与范围。并通过案例总结了湿陷性土处理范围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某750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途经大厚度黄土地区,根据区域资料,该地区黄土为自重湿陷性黄土。黄土湿陷易造成输电线路铁塔倾斜,甚至倒塔,严重危及线路的运行安全。因此,黄土地区塔腿基础的防湿陷措施至关重要。为了解该线路沿线黄土的湿陷性,勘察期间对沿线的黄土湿陷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依据地基湿陷等级对沿线进行了分区,分别提供湿陷下限和湿陷起始压力,同时针对线路铁塔的特点,对铁塔基础防止或减少湿陷的措施进行论述,为设计人员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宁夏扬黄扶贫灌溉工程渠道建筑物的基础处理,阐述了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桩基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方法,为以后类似基础处理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土层增湿法与夯扩挤密法(DDC法)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综合应用,克服了以往黄土层厚、含水率低时工程桩的静载荷承载力低于试桩时的承载力,桩基承载力离散大、不均匀的缺点。与目前西北地区变电站普遍采用的复合地基和钻孔夯扩地基相比,在施工原理上有较大的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使桩间土的密实度大大提高。此项成果有效解决了变电站湿陷性黄土地基、挖填场区、软弱土层等的地基处理难题,达到了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为后继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地区采和灰土井桩作为多层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比较广泛,具有设计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工期短的优点,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选用灰土井桩时,注意有关设计参数的选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时充分考虑防排水措施,施工中要保证防水层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亚军 《陕西电力》2004,32(4):50-53
通过焦坪变电站地基土层蠕动沉陷的实例,分析了地基土层蠕动沉陷的原因,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广平 《电力建设》2013,34(3):36-40
对甘肃省境内工业污染或碳化地区、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地区、干湿循环地区、冻融循环地区、盐渍土侵蚀地区的11座变电站建构筑物的混凝土破坏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通过试验分析获得与混凝土耐久性相关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地基土及地下水中的金属、非金属离子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严重影响了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从宏观上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剥落、破损。针对上述问题,根据不同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和补救措施,可为甘肃省境内高寒恶劣环境条件下变电站建构筑物耐久性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西地区火力发电厂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勘探、试验及地基处理成果,讨论山西地区黄土地基湿陷特性评价以及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今后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建设火力发电厂进行评价和地基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庙坡站是蒲城分干渠的首级站,基础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根据地基原位静力载荷试验与浸水载荷试验结果,修改了施工方案,节约投资,加快工期。  相似文献   

14.
黄土是第四纪地质时期,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分为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地基时,对建筑物的安全危害很大,所以常采用消除地基湿陷性的地基处理措施,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强夯法,就是在地基处理方案中,消除土层湿陷性的既简便又可靠的方法之一。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由于采用的能级不同,所处理的厚度不一样,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我省的三门峡火电厂在处理湿陷性地基时,采用了国内最大能级的8000kN·m的强夯法,有时还不能完全消除土层的湿陷性。因此确定夯后土的防渗性,局部分析未完全消除湿陷的土层,能否发生湿陷变形,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三门峡火电厂的8000kN·m强夯试验,对夯后立的渗透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结合日月山750 kV变电站工程,对首次采用的沉管夯扩钢筋混凝土灌注大头桩在湿陷黄土地区的应用原理和施工方法进行探讨,针对场区地质条件承载力低,黄土层厚和地层差异性大的特点,论证其替代常规地基处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其成桩原理和经济效益分析,有效解决了变电站湿陷性黄土地质、杂填、挖填场区、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难题,为后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较多,常出现建、构筑物地基因湿陷而引起不均匀沉降,对施工造成很大威胁。文章对湿陷性黄土土质进行了分析,针对土质特性,从地基处理、防水、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亚军 《西北电力技术》2004,32(4):50-53,60
通过焦坪变电站地基土层蠕动沉陷的实例,分析了地基土层蠕动沉陷的原因,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日月山750 kV变电站工程,对首次采用的沉管夯扩钢筋混凝土灌注大头桩在湿陷黄土地区的应用原理和施工方法进行探讨,针对场区地质条件承载力低,黄土层厚和地层差异性大的特点,论证其替代常规地基处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其成桩原理和经济效益分析,有效解决了变电站湿陷性黄土地质、杂填、挖填场区、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难题,为后继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变电所工程实际,介绍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分析了强夯对黄土密度、压缩性和湿陷性等工程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效果,对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土地基的湿陷性是威胁建构筑物安全的重要隐患,需完全或部分消除。采用PHC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层,一方面可消除湿陷性影响,另一方面可满足建构筑物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同时由于其单桩承载力较高、经济性好、施工不受季节影响且质量稳定等优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PHC桩贯入黄土过程中,会产生较明显的挤土效应,易造成沉桩困难、沉桩效率低等问题,有必要对沉桩工艺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某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为例,针对沉桩困难的问题,采用预先引孔、优化桩尖等工艺,大幅提高了沉桩效率,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