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察1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PSE)后,肝脾血流变化的结果。患者脾动脉、脾静脉和门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显著缩小和下降(P0.05~0.001),门静脉血流量减少的程度与脾动脉血流量的变化呈正相关(r=0.863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为判断 PSE 的疗效和栓塞剂的合理用量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 对1 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血象、脾脏大小、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PSE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变化,消化道出血次数和量明显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2个月脾脏开始逐渐缩小,3个月后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E可明显改善肝、脾血流动力学,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脾亢症状,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且稳定,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例晚期肝癌伴门脉癌栓病人的介入治疗疗效和肝动脉栓塞的安全性。结果显示19例中有13例肿瘤不同程度的缩小,全部是经加用碘油或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的病例。在抗癌药物加碘油、明胶海绵栓塞的肝动脉组中,9例门脉显影者仅1例 ALT 和 AST 升高,而3例门脉未显影者全部升高。因此作者认为:对伴有门脉癌栓的晚期肝癌,只要间接门脉造影显示门静脉,亦应加用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但对门脉未显影者,用碘油栓塞是安全的,但不宜用明胶海绵栓塞。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常继发于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腹水,同时亦可引起脾功能亢进.众多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总结近年来门脉高压症、脾肿大的发病机制,分析门脉高压与脾脏肿大的血流动力学关系,综述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现状,并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素  胡继红  赵卫 《工业加热》2014,(6):546-549
【摘要】 部分脾栓塞术(PSE)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所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减少脾脏血流量、增加肝脏血供起到改善外周血象、肝功能指标、降低门静脉高压等作用。本文主要是对PSE治疗脾亢的治疗作用和机制、临床疗效、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不同栓塞材料的优劣势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合适的门脉局部给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途径.方法采用四氧化碳(CCl4)诱发的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将哌唑嗪分别从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输注和脾直接穿刺给药,比较4种途径给药后门脉压(PVP)、下腔静脉压(ICV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哌唑嗪经门脉、肝动脉和脾脏注入使PVP平均下降18.6%、18.6%和14.8%,三者无明显差别,明显高于下腔静脉注入,后者平均下降10.3%,经门脉、肝动脉和脾脏注入使MAP下降分别为:12.4%、14.5%和18.9%,明显低于下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部分脾栓塞术(PSE)联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肝功能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85例,45例经TACE及PSE联合治疗,40例单纯行TACE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变化.结果术前,A、B两组患者的TBIL、ALT、ALB及Child-Pugh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长期观察,TACE加PSE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较单纯T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40例晚期肝癌伴门脉癌栓病人介入治疗疗效和肝动脉栓塞安全性.方法靶血管内灌注化疗并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结果经介入治疗后病人存活6个月至18个月不等,较文献报道仅生存平均14周为佳.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门脉癌栓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任伟新  玄祖旗  陈鹏  贺晓晔  刘晓 《工业加热》1995,(4):201-203+211
报告了12例应用 TIPSS 并 SEEV 治疗 CPH 合并上消道出血的临床研究结果。技术成功率91.7%。分流道为10mm。门脉平均压力由术前的43.2±5.3cmH2O,降至术后的26.8±3.4cmH2O。术后随访6~12月。分流道狭窄1例。3个月内死亡3例。初步结果表明:1.TIPSS 是治疗 CPH 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新的有效的方法,近中期疗效满意。2.TIPSS 同时行 SEEV 对减少再出血,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非常有效的。3.支架以 Wall-stent 为最佳。4.对曾有过肝性脑病,肝功能差者,要加强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者28例,将其中分流道直径 > 1.2 cm的9例患者纳入研究,行间接、经肾静脉逆行或经皮穿刺门静脉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曲张静脉及脾、胃-肾分流道情况。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后送入RUPS100穿刺系统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通道。另引入1支导丝探查脾、胃-肾分流道,沿留置至脾、胃-肾分流的导丝送入封堵器输送器,确定封堵器位置后,准确释放。球囊扩张肝实质及穿刺道,引入支架,定位并释放覆膜支架,送入造影导管至脾静脉,造影观察支架位置、血流、曲张静脉、脾、胃-肾分流道情况,必要时弹簧钢圈栓塞曲张静脉,计算压力梯度。结果 9例患者成功进行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无术中并发症。4例为TIPS术中直接联合封堵术治疗,术后无支架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发生。5例为先行TIPS,术后4例发生严重肝性脑病(Ⅲ级),3例发生支架功能失常,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TIPS球囊扩张治疗后行封堵器封堵,5例患者未再发生支架功能障碍,仅1例发生Ⅰ级肝性脑病。结论 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方法,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我院随访实施TIPSS治疗的65例病例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65例肝硬化和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行TIPSS治疗.术前、后测量门脉压力.术后通过超声、食管钡餐随访检查,发现分流道狭窄者再次行介入治疗.随访时间为3个月~6年(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6年再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数分别为:0、2、10、5和0例.出血的原因为分流道内血栓形成及肉芽组织增生所致狭窄,经溶栓、球囊扩张或内支架置入后使多数分流道再通.再通未成功的2例均因导丝不能通过分流道而行内科治疗.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PSE术治疗的2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SE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 结果 PSE术后242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中19例(7.9%)出现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小板水平(P=0.025)、腹水(P=0.044)、Child-Pugh评分(P=0.008)、术前脾体积(P=0.013)、栓塞体积(P=0.006)、脾栓塞率(P=0.025)与PSE术后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栓塞体积(P=0.012)和Child-Pugh评分(P=0.016)是PSE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这两个因素的截断值为551.4 cm3和10.5分。结论 脾栓塞体积过大和术前高Child-Pugh评分可能引起肝硬化脾亢患者PSE术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明胶海绵微粒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GSMs- TACE)同步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癌(HCC)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符合入组标准64例HCC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GSMs- TACE联合PSE患者34例,同期单纯行GSMs- TACE患者30例。观察术后4 d、1个月 AFP、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评估术后1个月肿瘤客观反应率。结果GSMs- TACE联合PSE组术后1个月患者外周血WBC、PLT 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GSMs- TACE组术1个月患者外周血WBC、PLT、RBC 与术前比较变化不明显,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肝功能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术后4 d胆碱酯酶(CHE)水平较术前降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HE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两组患者术后4 d及术后1个月AFP值均较术前降低。GSMs- TACE联合PSE组和单纯GSMs- TACE组患者1个月ORR分别为85.3%和83.3%。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发热、腹痛、胃区不适、恶心呕吐及胸腹腔积液为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GSMs- TACE联合PSE同步治疗合并脾亢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脾脏射频消融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术后可以减小脾脏体积、纠正脾功能亢进,增加肝动脉血流量从而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并可诱导肝脏增大/再生。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较多,许多潜在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B型超声/CT导引下经皮穿刺多极电极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可行性、疗效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对28例门静脉高压性脾亢患者进行经皮RFA治疗。检测并比较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 d,2周以及1、3、6、10个月各时间点血常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于术后即刻、1周,和1、3、10个月复查增强CT,采用CT后处理软件计算消融灶体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3.8 ± 1.1)h,平均消融时间为(2.7 ± 0.8)h;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20% ~ 80%,平均为(50.5 ± 10.3)%;术后2 d外周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明显下降[(19.5 ± 12.1) × 109/L],白细胞计数达到最高峰[(5.4 ± 0.2) × 109/L];术后2周直至随访10个月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并发生硬化肝脏增生的现象,所有病例Child Pugh评分均为A级。仅1例大量腹水的Child Pugh C级患者术后出现腹胀和血性腹水,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B型超声/CT导向下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构建肝硬化动物模型并分析其病理学改变,探讨介入技术建立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 将30头健康雄性贵州香猪分为实验组A 10头和实验组B 10头,分别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和肝动脉乙醇注入法构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另外10头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A和实验组B成模平均时间分别为12周和6周,成模率分别为80%和100%。动物模型的门脉压力,对照组为(8.2 ± 2.3)cm水柱,实验组A为(12.4 ± 2.2) cm水柱,实验组B为(12.6 ± 2.1)cm水柱,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介入技术向肝动脉内灌注乙醇优于腹腔注射四氯化碳造模法,具有造模创伤小,全身损害轻、可重复性强、操作简单、病理表现及分期明显的优点,可以建立较为理想的肝硬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