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水力压裂微震监测中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水力压裂微震资料处理时,建立正确的速度模型是非常关键的。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微震反演定位的精度。本文就如何建立比较准确的速度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多种资料建立初始速度模型,然后通过射孔反演校正初始速度模型,最后得到比较准确的速度模型,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此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光网络向着超大容量、超高速率方向演进.与此同时,在透明节点增加、光电再生设备减少的全光网络中,多故障定位的非完全多项式属性、网络拓扑的复杂性以及承载业务的多样性使得故障定位变得尤为困难.如何根据收集的告警信息,确切地找出故障的准确数目及其位置成为网络管理人员的难题.针对全光网中故障与告警的关系展开研究,在多故障定位的相关方向上完成了采用可信度推理方法对故障与告警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进行梳理,建立了一种多故障条件下全光网故障定位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模糊隶属度以及联合可信度的两种启发式故障定位算法.通过不同的网络拓扑以及与其他的算法对比,对这两种算法以及可信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处理多故障定位问题的不确定性,且定位性能优越,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深度域层速度场参数是孔隙压力预测方法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但由于层析成像建模方法受地震资料品质的依赖程度较高,针对复杂构造地层或薄层目标地层,常规层析成像方法的模型建立精度难以得到保障,进而影响孔隙压力预测的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尺度网格层析成像的速度场建立方法,该方法对泥岩欠压实地层目标域构造进行网格剖分,通过解析共偏移距域道集的剩余曲率为自变量的三维矩阵方程以得到每个剖分网格点的剩余速度校正量,进而利用剩余速度校正量进行模型更新迭代,以提高速度场及孔隙压力预测的精度。剩余速度场的分辨率及精度由网格步长大小决定,减小网格步长间距能够提高剩余速度场模型建立的精度及分辨率,但会大幅降低建模效率。运用该方法对泥岩欠压实地层广泛发育的渤海A油田进行了方法测试,由实际资料测试结果分析可知,与常规方法相比,利用小尺度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建立的速度场,能够大幅提高速度场建模的分辨率及精度,进而提高孔隙压力预测的精度,该方法有望在实际生产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地震监测技术就是通过观测、分析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来监测生产活动的影响、效果及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状态的地球物理监测技术。与地震勘探相反,微地震监测中震源的位置、发震时刻和震源强度都是未知的,确定这些因素是微地震监测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定性、定量两方面系统介绍了微震事件定位、分类以及定位结果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地层的岩性比率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工作中,井间或无井区目的层岩性比率的预测需借助于地震速度资料来实现,这对碳酸盐岩地层来讲更是如此,通过对速度谱资料进行倾角和地震-声波速度系统差校正,从而得到了可靠的地震原始层序层速度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预测的地震层序层速度模型及高、低速层压实模型,地质模型,等效模型,数学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对研究层中高速层的岩性比率进行了定量预测,最后在对研究层进行细分层的基础上,根据钻井统计的不同岩类的多少,将地层岩性简化为二元结构进行计算并校正,从而得到对应于高速层的碳酸盐岩的岩性比率,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石炭系地层中,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测井、小折射等低测资料约束建立的浅表层速度模型,精度更高,更加符合西部某黄土塬地区实际地表情况,并且可以有效弥补由于观测系统导致的初至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模型精度低的问题,更能有效解决野外静校正问题。得到的浅表层速度模型可以与反射波为主导的CVI反演以及层析成像等手段获得中深层速度模型进行融合,使深度速度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大为提高,从而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7.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问世以来,不确定性就突出地存在。从该方法本身分析,认为潜在震源区范围,地震动衰减关系、震级上限,年发生率、b值,起算震级是6个不确定性因素。计算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因素对地震烈度的影响较小,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较大。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对计算结果造成系统偏并,可通过权系数P进行校正,并给出了具体的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渝东北地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在城口页岩气勘查区对城页1井区进行了地面微地震监测试验。环形布设32个监测台站,台站排列直径与页岩气压裂目的层深度相当。采用三分量速度检波器,钻浅孔埋置,其中部分检波器埋深30 m。监测拾取到有效信号74个,储层改造体积1. 93×10~7m~3,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区运用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维复杂速度结构中的射线追踪,给出模型参数和追踪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描述复杂的二维地质形体及地质构造的分界面特征,并且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的情形;对不同的地层或地质体,根据其速度分布特征,采用局部网格化对其进行描述,减小了复杂地质结构在描述速度时计算机所需要的内存量,进一步提高了计算速度.本射线追踪方法不仅可以对复杂模型的反射波及回折波进行追踪,而且可以利用“微折射”方法对目标界面的首波进行追踪.  相似文献   

10.
盖层的排替压力决定了盖层的封闭性质。在钻井较少的地区,可以利用地震资料研究盖层的排替压力。先利用地震资料通过迪克斯(DIX)公式计算出层速度,然后转化为声波速度与排替压力的相互关系,再将校正后的地震速度取代声波速度即可计算出排替压力值,为江汉油区白垩系勘探新油气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