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MRI和DSA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方法1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均行MRI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4例行栓塞治疗.分析其MRI和血管造影表现.结果1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中,MRI显示脊髓内弥漫性长T2信号影11例,脊髓斑片状强化2例,脊髓背侧异常血管影6例.脊髓血管造影均能显示其瘘口和引流静脉,并反映其病变范围、供血状况及特征.4例行栓塞治疗患者其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结论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主要确诊方法.MRI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内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的罕见疾病。随着无创血管成像技术发展,SDAVF诊断有了一定提高,但脊髓血管造影仍是诊断SDAVF金标准。SDAVF是一种非自限性疾病,一旦发病均需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随着血管内栓塞材料和技术进步,血管内治疗成功率逐渐增高,但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仍数倍于血管内栓塞治疗。尤其是近年外科手术中微创技术发展,使得SDAVF患者获益更大。治疗成功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可稳定或改善,而未能获早期诊断和治疗常可导致不可逆性神经功能损伤。该文就SDAVF诊断、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报道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治疗的7例SDAVF患者流行病学、脊髓MRI及脊髓DSA、治疗方法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7例患者脊髓MRI均有异常发现,DSA明确诊断后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7例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经NBCA胶栓塞治疗4例无复发,经Onyx胶栓塞治疗3例中1例复发。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SDAVF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价值。 方法对12例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作CTA(320排CT)和对比增强MRA(CE-MRA)检查,并于1周内作DSA检查,评价CTA成像所示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并与CE-MRA、DSA检查对照。 结果12例患者经CTA检查均明确显示脊髓异常血管及病变范围,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清晰显示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畸形血管与周围骨性结构空间位置关系。CE-MRA检查显示脊髓畸形血管病变范围,但仅显示8例患者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 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弥补了DSA、CE-MRA单一成像的不足,对SDAVF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型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均以眼部表现与首发症状,其中5例患者初诊为"结膜炎".25例患者全部经Seldinger技术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13例分流量大、供血动脉条数多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2例分流量小,供血动脉条数少者采用压颈保守治疗.结果25例均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型动静脉瘘,其中13例采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2例采用压颈保守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海绵窦区硬脑膜型动静脉瘘的诊断通常并不困难.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分流量小的病变压颈保  相似文献   

6.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多发于50~60岁的男性,是不明原因的获得性病变[1].其预后取决于就诊时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2].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具有特异性,所以部分病例的诊断相当困难,早期认识本病非常重要.现就本病的病理、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的不同类型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动脉入路在供血动脉内采用低浓度NBCA胶、弹簧圈、游离纤毛钢圈、PVA等栓塞治疗;经静脉入路在瘘口静脉端用弹簧圈栓塞,或直接开颅手术夹闭瘘口、静脉窦表面颅骨钻孔后直接穿刺作静脉窦内栓塞及静脉内支架植入等方法治疗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的DAVF 32例.结果 8例前颅凹底DAVF,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2例治愈,3例临床好转;3例(1例经静脉入路治疗失败后)前颅凹底入路行开颅瘘口直接夹闭治愈.14例海绵窦区DAVF,7例经眼上静脉入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4例儿童颅内动静脉瘘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DSA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3例为Galen型动静脉瘘,1例为非Galen型动静脉瘘,3例在DSA下行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结果 经DSA检查后行脑动静脉瘘栓塞治疗,3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儿童颅内动静脉瘘虽属罕见,颅内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有待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肝癌动静脉瘘(AVS)的DSA表现,寻找与其相适应的瘘口封堵方法,改善合并AVS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637例患者中发现的183例AVS进行影像学分析,对轻度AVS患者在碘油栓塞后进行供血动脉栓塞,对中、重度患者先行瘘口处理,保证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有效灌注与碘油在瘤组织中的良好沉积。结果89例轻度AVS碘油栓塞后都能成功地进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94例中、重度患者中68.1%(64例)封堵后碘油得到良好或较好沉积,14.8%(13例)栓塞不完全,进行单纯化疗药物灌注,11.7%(11例)过度栓塞导致碘油沉积不满意,6.4%(6例)瘘口过大或瘘口过于弥漫未能封堵。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绝大多数肝癌伴AVS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瘘口封堵,改善了肝癌合并AVS的疗效,对瘘口的栓塞处理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估64排CT血管造影(CTA)对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疑似肺隔离症患者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手术前接受64排CTA检查。从患者及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肺隔离症在CT平扫显示为囊性(5例)、实性(25例)或囊实性病灶(13例),病灶从1.5 cm至12 cm不等。CTA诊断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DSA和(或)手术显示37例患者为肺隔离症,6例为非肺隔离症。从患者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7.7%,敏感度为97.3%的,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异常供血动脉方面评估,CTA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为98.0%,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5.7%。从患者、血管两方面比较,CTA与DSA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A可以替代DSA用于术前诊断肺隔离症。CTA不仅能显示异常的供血动脉,而且可以提供异常肺实质、气管及周围肺气肿等具体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DSA和MRI 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DSA和MRI 影像资料,DSA检查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MRI 检查为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结果DSA显示病灶富血供性,供血动脉增粗、迂曲,进入病灶后的供血动脉分支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病灶染色均匀,边界清楚;6例见肝静脉引流。MRI 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于动脉期呈显著强化,持续至延迟期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3例病灶中央显示瘢痕组织信号,于门脉期开始强化并持续至延迟期。结论FNH的DSA特征为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分布,且常见肝静脉引流,MRI 动态增强扫描能敏感显示其病灶中央的瘢痕组织信号,两者结合检查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 目的 确定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在评价脊柱肿瘤血供与DSA染色的相关性。方法 40例诊断为脊柱肿瘤的患者在行栓塞术前作MR检查。根据血管造影表现,肿瘤分为富血供组、中等血供组和乏血供组。通过对肿瘤强化区域的感兴趣区(ROI)分析,应用常规MR的强化程度和DCE- MRI参数评价肿瘤血供。结果 40例肿瘤分为乏血供组(16例)、中等血供组(12例)和富血供组(12例)。MRI强化程度在乏血供组和富血供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DCE- MRI在两组间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相对于MRI强化程度,DCE- MRI参数与DSA的关系更加密切。RSlopemax临界值为1.325时预测乏血供肿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最高,分别为100%和87.5%,而临界值为1.85时用于预测富血供肿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最高,分别为100%和96.4%。结论 与常规MRI相比,DCE- MRI可以更准确地评价脊柱肿瘤血供,而且显示与DSA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64排CT血管成像(CTA)查找糖尿病患者胰腺主要供血动脉起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7例糖尿病患者接受经导管胰腺主要供血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42例患者术前行腹部CTA检查,并重建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以明确胰腺主要供血动脉的起源和走行。DSA术中常规行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寻找胰腺主要供血动脉起源,必要时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检测胰腺主要供血动脉起源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胰背动脉为胰腺的主要供血动脉占85.7%(36/42)。CTA共检测出胰背动脉起源35例,其中1例经DSA证实为误读(假阳性);7例未检测出胰背动脉,其中2例经DSA证实为误读(假阴性)。CTA检测胰背动脉起源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4%, 83.3%和92.9%。结论   64排CTA可以准确检测出胰腺主要供血动脉起源,对于胰腺疾病的介入治疗有指导价值。胰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供血动脉分布复杂,包括胰十二指肠动脉弓,胰背动脉(DPA),胰横动脉(TPA),胰大动脉(GPA)和胰尾动脉。据文献报道,胰背动脉多从脾动脉发出,走行在胰颈部和脾静脉前方,通常分为2支,左支即胰横动脉并与胰大动脉、胰尾动脉有较多吻合,右支与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吻合[1],因此经导管行胰背动脉灌注可使药物或干细胞悬液较均匀地分布于胰腺内。自体干细胞移植(SCT)治疗糖尿病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胰腺转录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上调,从而创造出有利于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2 4]。本研究通过超选择性胰背动脉插管注入自体干细胞的方式来治疗糖尿病。然而,胰背动脉的起源变异复杂,影响介入操作。采用多排CTA对胰腺血管解剖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5 12]。我们期望在SCT治疗前通过CTA重建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以寻找胰背动脉的起源和走行,并与胰背动脉的结果进行对照,以评价CTA检测胰背动脉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椭圆形中心顺序(elliptic centric ordered)的快速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fast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在脊髓血管畸形中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临床怀疑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在1.5T MR机上接受了椭圆形中心顺序的快速CE-MRA检查,所有病例行选择性全脊椎动脉造影,18例施行了外科手术,其中2例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术后MRA随访了10例;以选择性全脊椎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就病变诊断、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瘘口或瘤巢、引流静脉和血管的图像质量(包括血管的连续性、强化程度和清晰度)进行MRA和DSA的比较。结果经外科手术证实18例,包括脊髓动静脉畸形3例、髓周动静脉瘘5例、硬膜动静脉瘘7例、椎旁动静脉瘘1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2例;MRA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瘤巢或瘘口、引流静脉与DSA的符合率分别为93.8%、92%、96.2%、100%和100%,MRA显示血管强化和清晰度类似于DSA(P>0.05),DSA显示血管的连续性优于MRA(P<0.05);9例MRA未见椎管内异常血管,与DSA完全符合。术后MRA随访的10例原异常血管未再显示。结论椭圆形中心顺序的快速CE-MRA能够初步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亚型,能够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瘤巢或瘘口、引流静脉,能够指导选择性脊椎动脉造影和手术治疗,是脊髓血管畸形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