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蛳 small?蛳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已丧失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5年生存率在15%左右 。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局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中晚期NSCL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NSCLC的介人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紫杉醇(泰素)及卡铂并联合紫杉醇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7例晚期NSCLC患者经支气管动脉注入紫杉醇和卡铂,同时予紫杉醇全身化疗,每例均完成2~3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7例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8例,总有效率59.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结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紫杉醇和卡铂并联合紫杉醇全身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有效性,并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82例Ⅲa ~ Ⅲb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性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8例,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3 ~ 6个疗程;对照组44例行GP方案4 ~ 6个疗程全身静脉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1%和43.2%(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2%和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1%和52.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9 d和33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结论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老年性NSC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低,短期疗效优于GP方案化疗,是现阶段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 (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以125I粒子植入术。B组单纯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22.8 ± 1.9)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14.2 ± 1.3)个月。A组显著长于B组(P = 0.006)。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与单纯动脉化疗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坤林  刘玉金 《工业加热》2019,(10):1005-1008
【摘要】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根治率低。进展期肺癌术后也容易复发和转移。占肺癌85%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静脉化疗和放疗不敏感,且不良反应使患者拒绝接受或难以耐受。介入治疗已成为无法外科手术切除的NSCLC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术后恢复快、节省治疗费用等优点。该文对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现状作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栓塞化疗术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非小细胞肺癌13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确认病变血供,分别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或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分支行灌注化疗加栓塞术。灌注化疗方案为三联药物:卡铂300mg ,丝裂霉素10~20mg 或表阿霉素40~60mg ,5-FU1000mg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碘油。结果并发症发生率5.9%,包括脊髓缺血1例(0.7%)、肋间动脉缺血5例(3.7%)、肺动脉栓塞2例(1.5%)。经治疗后均于1~4周内缓解。脊髓缺血和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脊髓缺血和肺动脉栓塞仅见于碘油组,而肋间动脉缺血在明胶海绵颗粒组也有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宜谨慎施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和细胞增殖检测;其中38例行术前动脉化疗,另18例胃癌组织作对照。结果对照组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为4.4%±1.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调亡率为6.4%±3.5%;而术前行动脉化疗组细胞凋亡率为10.6%±4.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率16.6%±5.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率对照组为77.8%(14/18),而术前化疗组为47.4%(18/38)。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促进进展期胃癌组织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Lp-THAE诱导兔肝VX2肿瘤细胞凋亡。方法27只新西兰大白兔种植性VX2肝癌,均分成Lp-THAE组、THAI组和对照组,处理后2~5d处死动物,在肿瘤中央部位、外周部位和非瘤肝区正常组织取材。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典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FITC-AnnexinV/PI双染色双变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THAE组肿瘤中央与外周部位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7.769±2.417)%,(4.129±1.172)%,P<0.01,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483±1.404)%,(9.478±0.964)%,P<0.01,坏死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3.559±5.053)%,(33.460±1.840)%,P=0.093。凋亡细胞与坏死细胞百分率总和分别为(60.042±13.979)%,(42.938±8.979)%,P<0.01。THAE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细胞百分率和坏死细胞百分率都显著大于THAI组和对照组(P<0.01),肿瘤中央部位的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细胞百分率都显著大于肿瘤外周部位(P<0.01)。结论Lp-THA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引起肿瘤细胞坏死是其作用机制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18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2次BAI后手术,对照组确诊后直接手术,观察BAI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和组织学有效率分别为80.6%和83.9%,TNM分期下降50.53%,不良反应轻微;观察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别;观察组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64.8%、36.3%和89.3%、50.5%、1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术前BAI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和组织学疗效,并能提高Ⅲa(N2)期NSCLC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滴注(IVD)、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和经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双重灌注(DAI)化疗方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980年以来3种给药途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43例(其中IVD 301例,BAI 64例,DAI 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种方法的近期有效率分别达53.4%、73.5%、98.7%,中位生存期达7.3、10.8和12.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单纯BAI能使高浓度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局部,缩瘤率高,而采用DAI能弥补单纯BAI的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选择21例术前活检证实为NSCLC的患者,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粒子活度0.5~0.8 mCi,间隔1.0~1.5 cm多层面植入肿瘤内.术后即刻CT扫描验证,2~6个月复查CT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疗效及有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结果 随诊CT复查,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无变化)2例.1年生存率90.5%(19/21).并发症包括术中气胸6例,咳血2例.未见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安全、有效,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的介入治疗是从支气管动脉灌注(BAI )治疗肺癌开始的,肺癌的BAI 曾经占介入科临床工作相当比重,但近年来逐渐减少,本文分析了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血清miR-28-3p表达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治疗的73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qPCR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28-3p相对表达量。分析血清miR-28-3p相对表达量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RFA治疗前血清miR-28-3p相对表达量为(12.62±2.51),经RFA治疗后血清miR-28-3p相对表达量降低[(10.46±2.10),P<0.05]。73例NSCLC患者3年生存率为61.6%(45/73)。NSCLC生存组患者血清miR-28-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血清miR-28-3p评估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血清miR-28-3p≥11.05的NSCLC患者3年平均总生存时间为27.78(95%CI为24.30~31.27)个月,明显低于血清miR-28-3p<11.05的NSCLC患者3年总生存时间33.19(95%CI为30.84~35.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miR-28-3p与NSCLC患者RFA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NSCLC患者RFA后血清miR-28-3p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血清miR-28-3p与RFA治疗后NSCLC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放化疗后未控制病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联合介入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EA、CY21-1)含量及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值(I.S%、I.O.D%),观察其疗效及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血清标志物测定明显降低,(P<0.01);I.S%、I.O.D%值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79.0%(49/62),1年生存率80.6%(50/62)。结论氩氦刀联合介入对复治性非小细胞肺癌仍然有效。是解决复发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与紫杉醇、顺铂化疗(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125I粒子植入,手术后第1天给予紫杉醇135 mg/m2;第2~4天,顺铂75 mg/m2,28 d为一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125I粒子植入后1、3、6、12个月复查CT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复查CT,所有病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术后3、6、12个月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分别为:87.5%、90.63%、92.31%.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化疗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照射并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翠荣 《工业加热》2010,(10):824-82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对54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寻求实证,针对常见和严重并发症进行全面查找分析原因,制订科学的护理对策,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通过及时的观察与针对性护理,有效减少了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能对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止血的价值.方法本组27例产后大出血,出血量1 000~5 000ml,出血原因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宫颈妊娠、产伤、胎盘粘连和滞留,宫缩乏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凝血功能障碍等,多数患者为复合性因素.经临床紧急抢救、输血、抗休克、清宫、使用宫缩剂、止血剂、缝合或(和)阴道填塞止血等处理,难于控制出血者行急诊介入栓塞止血,采用超选择髂内动脉前支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用明胶海绵条或碎片栓塞靶动脉.结果插管成功率96.3%,发现1例异位子宫动脉.栓塞后立即止血22例(8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SA与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协同应用的价值.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患者46例,术前均行MSCT平扫加增强.其中,26例术前通过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三维重组技术完成肺癌供血动脉MSCTA后行DSA造影及介入治疗,即为CTA组.20例未行MSCTA重组,即为无CTA组.对两组术中查找肿瘤供血动脉数量、选用导管数量、对比剂用量、减影采集序列次数、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等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全组46例均插管成功,并完成介入治疗.CTA组术中DSA造影显示供血动脉情况与MSCTA显示一致.两组术中在查找供血动脉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选用导管数量、对比剂用量、减影采集次数、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A组均少于无CTA组.而对支气管动脉变异、多支动脉及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的显示,CTA组优于无CTA组.CTA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无CTA组中1例术后出现"脊前动脉综合征".结论 DSA与MSCTA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协同应用是较合理、可行的操作方案,术前常规行MSCTA有利于降低术中操作难度、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提高肺癌介入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