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碳酸盐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溶隙中。本文介绍了电阻率测深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根据常规对称四极测深方法工作效率低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应用单极-偶极装置测深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由推导出的点源半无限介质导体球电阻率公式,说明了三极测深方法具有理论依据,详细介绍了电阻率法单极-偶极装置特征,可以解决诸如含水层情况,埋藏深度,贮存地下水的断层破碎带等水文地质问题。根据多孔灰岩和含水层电阻率特征,在工区开展电阻率测深法具有物性前提,结合实例说明该装置测深勘查溶洞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GPS RTK技术在昭平台水库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GPSRTK定位设备与数字测深仪组成的水下地形自动测量系统的工作模式与测深方法,结合实际应用证明该项技术优于传统测深方法,是一种采用GPS卫星技术的先进测深技术.  相似文献   

3.
五极纵轴测深法探测黄河根石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五极纵轴测深法探测黄河根石试验情况,说明五极纵轴探测黄河根石的有效性。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五极纵轴测深法较对称四极测深等方法探测根石有效及分辨率高的原因,且五极纵轴测深法设备轻便、异常显示明显、分层详细、精度较高、曲线直观、解释简单,可从野外资料中第一时间了解和解决一些急迫问题。以将五极纵轴测深法推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声纳测深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分析影响测深精度的因素及处理方法;并提出用差分GPS配合声纳测深进行动态连续定位,从而建立海底地形模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多层垂直岩层纵向电测深和水平岩层电测深的已知解具有本质相同的电阻率转换函数。据此,通过对地电断面作适当剖分与组合,利用已知水平岩层视电阻率测深数字滤波理论及等值性原理,快速计算水平岩层覆盖下垂直岩层的视电阻率纵向测深曲线。  相似文献   

6.
电阻率测深法装置多,对称四级测深法是经典、常用的。但在工作区场地不具备四极跑极的条件下,开展三极测深也很普遍。为了在勘查区寻找地下水源,利用激电三极测深装置对其进行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实际勘查工作资料的数据反演和物理模拟得出,对激电三极测深获得的陡立低阻、高极化异常带,钻孔不应定在异常中心部位,而应定在低阻、高极化梯度带上。钻探结果表明,在110m左右打到了陡立含水破碎带,在含水的贫困地区找到了丰富的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维VIP激电观测系统,建立研究区三维空间的电阻率和充电率的反演图,将该方法和结果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频率域三极激电测深、时间域直流三极激电测深等方法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三维激电测深具有数据完备,准确性高,能清晰直观反映地下异常体的形态特征等优点;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对反演结果做出了地质解释.研究认为,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间域Cole-Cole模型及视充电率的观测方式,推导出层状大地时域激电测深正演计算方法,运用最小二乘法对电测深曲线进行反演,得出视相关系数cs、视充电率ms、视时间常数τs等视谱参数测深曲线。对几种层状介质模型视谱测深曲线反演计算表明,基于时域激电数据计算得到的视谱参数测深曲线能够反映出各地层频谱参数特征,可以为时域激电测深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为激电异常及极化体性质评价和分类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实例,应用常规电法中的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激电测深、视电阻率测深等方法进行综合勘查,给出了勘查的具体做法,指出了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矿井电测深理论曲线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介绍矿井电测深曲线正演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选择矿井电法勘探中常见的地电模型进行矿井电测深曲线正演计算,总结分析了测深曲线随地电参数变化的基本规律,得出了对于指导矿井电法实测工作及其资料定性、定量解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多通道电阻率仪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电阻率法仪器属单通道仪器,为适应梯度电阻率测深剖面的观测,研制了多通道电阻勘探仪.它的各个观测通道均有极化补偿电路,一次供电就可以连续测量多道电位差与电流强度的比值数据,极大提高了野外实测工效,并且适宜梯度电阻率测深剖面的观测.该仪器在采空区上实施三极梯度测深剖面,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2.
河南陆浑水唪1:1万水下地形图测绘采用GPS—RTK配合声纳测深技术,通过建立精密的环湖GPS控制网、布设测深线、进行姿态补偿等一系列改进措施,达到GPS—RTK定位数据和回声测深仪测深数据的同步采集及自动化记录的目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13.
激电测深法在贵州大观金矿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电测深在大观金矿区的应用,在简要阐述矿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物探的工作方法,重点对激电测深异常进行了推断解释.通过开展激电测深工作,大致确定F1断裂蚀变带的规模、性质,结合矿床地质资料,推测矿(化)体的大致位置,为深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热资源的埋藏性和地下空间的复杂性,使得地热调查技术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电磁测深在地热调查中的应用现状,针对MT法在深部平原埋藏型地热探寻中的缺口,以银川盆地地热调查为例,利用电磁测深MT技术解译银川盆地热储范围,并结合盖层温度、控热断裂给予分析,结果显示,利用电磁测深MT法可以较好地圈定银川平原深部热储范围。说明了电磁测深MT技术在平原区深部埋藏型地热调查中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RLS-Laguerre格型算法消除多波束测深声呐的隧道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多波束测深声呐输出数据中产生测深假象,分析了海底多波束测深声呐中存在的隧道效应及其产生机理,指出旁瓣干扰是引起隧道效应的重要因素,隧道效应的出现导致多波束测深声呐把相对平坦的海底绘制成凹面向上的水平半圆柱面海底地形.采用系统辨识模型仿真了基于先验误差的误差反馈递归最小二乘(RLS)Laguerre格型算法的极点位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该算法对湖试数据中存在的隧道效应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通过对Laguerre极点的选择,该算法能够有效消除多波束测深数据边缘波束中存在的旁瓣干扰并快速跟踪真实的海底回波,同时又能保留中央波束信号能量,减少对真实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挖掘机自动测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挖掘机工作装置运动学模型,进而得到自动测深模型,为实现挖掘机自动测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测内蒙古阿左旗元山子地区的镍矿,采用瞬变电磁测深技术对该区镍矿进行了勘查.通过瞬变电磁测深工作,基本查明了该区隐伏镍矿化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埋深以及镍矿化体规模.表明瞬变电磁测深解释推断的镍矿化体埋深与钻探和坑探揭露的吻合程度较好,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说明了该方法在金属矿床找矿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激电测深数据一维自动迭代反演进行拟二维反演解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提高野外激电测深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初步解释的精度,提出了激电测深数据一维自动迭代反演进行拟二维反演解释方法。本文所述的激电测深一维自动迭代反演解释,与以往的激电测深曲线自动解释方法不同,其主要特点是不用人工给定初始模型参数,即对实测电阻率曲线以采样间隔(如(lg10)/6)数字化后的点数作为层数,并且使其在整个反演过程中保持不变;以数字化后的相邻电极距的差作为层厚;以对应点的视电阻率值作为层阻,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对同一断面的多条电测深曲线进行一维自动迭代反演。然后把反演结果绘制成断面图,对其进行二维地质推断解释。最后通过模型试算,结果表明其处理速度快,解释直观,对于作为野外激电测深数据的初步反演解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多波束条带测深技术发展动态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多波束条带测深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影响多波束条带测深仪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降低成本,简化系统,实现小型化多功能是多波束条带测深技术的发展方向,生产和使用部门制定行业规范,实现内业处理平台标准化,将对我国多波束测深 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与传统的舰船海洋声学探测系统相比,具有速度快、覆盖率高、灵活性强等优点。结合中国黄海、东海区域的MODIS产品数据,对当前国际上新型的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CZMIL的测深性能进行反演分析,旨在为该设备在类似区域的使用提供参考。本文使用中国黄海和东海的水体光学数据,建立了黄海、东海490 nm漫衰减系数与532 nm漫衰减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利用2003年MODIS的490 nm漫衰减系数季度平均数据,分析了机载激光雷达系统CZMIL在中国黄海、东海海域的作业能力。结果表明:(1) CZMIL的测深能力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主要原因是水体的光学特性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特征;(2)CZMIL在中国黄海和东海海域较适宜在夏季进行测量,其测深范围小于7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