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各个评价指标的关系,利用逻辑分析、灰关联度分析及矿场统计分析等方法,最终确定出包括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年注采比、地层能量保持水平、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储采比)、水驱状况(含水与采出程度)、油水井综合生产时率、措施有效率和吨油操作成本等12个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并制定了其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这些指标的权重,进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体系,经实践证明了该体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向方法科学化、程序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老油田的调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驱油田时移地震剩余油表征方法是将时移地震、测井、综合地质和油田开发动态等信息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该方法以时移地震综合研究为基础,描述油藏水驱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进而服务油藏管理,提高油藏采收率。通过水驱油田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基于油藏开发单元描述、时移匹配反演处理、油田开发动态信息解释、水驱特征综合分析及剩余油分布表征与预测的一体化研究流程。该方法在西非某水驱深水扇油田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辽河油田不同类型注水开发油藏地质特征、开发特点和评价指标分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及水驱开发潜力综合地质因素的评价参数、标准、权系数和自动处理方法。通过矩阵分析、标准化、标准指标绝对差的极值加权组合放大技术及综合归一,对不同类型油田水驱开发潜力地质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处理。从而,深入地对不同开发效果的水驱开发油田进行了调整方法分析,为合理选择该区油田开发决策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变化特征是注水油田经常使用的重要评价指标 ,通过对双河油田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变化特征研究 ,提出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评价需根据油藏类型的不同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变化规律的不同 ,结合压力、含水上升率等指标 ,对注水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指导油田注水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水驱油田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水驱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文中提 种将威布尔模型与丙型水驱曲线相结合来预测水驱油田不同开发指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递减率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首次引入状态对比法,将理论递减规律应用于递减率指标评价,建立了利用递减率评价系数来评价水驱油田递减率指标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流体性质、储层物性等的影响,可评价各开发阶段递减率指标的开发效果。该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矿场水驱油田递减率指标的开发效果评价,具有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水驱曲线法和数学模型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和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的变化,以及可采储量的联解法.该方法克服了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水驱曲线法和数学模型法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水驱油田不同含水时期合理注水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驱油田进入全面注水开发后,处理好注水问题是原油生产的基础与保障。目前确定水驱油田注水量的普遍方法是依据先定的注采比和产液量目标来计算,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以Logistic旋回为基础,建立了油田或区块的综合含水与累积耗水量、综合含水与累积水油比的数学关系,能够求出不同含水时期一定产油量指标所需合理注水量的定量关系式。经实际检验,用此方法计算、规划水驱油田的合理注水量是可行的,还可用此方法规划油田或区块的合理注采比。但是在油田或区块开发未进入全面注水阶段及做重大调整后,不能采用此方法。图3表2参1(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9.
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科学合理地开发油田,有必要建立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管理机制,以便决策者及时调整开发策略。建立预警管理机制的基础是构建科学和可操作的预警指标体系。为此,采用新的、适用的理论与方法对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信息表征的指标体系,提出构建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的原则,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含21项指标的初选指标体系。确定的指标体系既对评价油田开发水平、开发效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又是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文涛  唐海  吕渐江  陈东 《石油规划设计》2011,22(2):11-13,31,50
油田开发过程中要对其地质参数进行相应的评价,评价油田的相关地质参数有利于优化开发方式从而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对影响某复杂断块油田水驱开发潜力的相关地质参数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出了评价因素的权重,最后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油田水驱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通过某油田的开发实践证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在油田的水驱开发潜力评价方面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目前海上油田开发工程中常用的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常用的主要通信设备作了详细介绍,还根据自已多年从事海上油田通信系统的设计经验,对进一步搞好海上油田通信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DS39型陀螺测斜仪及其在坪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介绍了美国HUMPHRY公司DS39型陀螺测斜仪结构、组成、主要技术指标与测量软件,探讨了陀螺测斜现场施工工艺技术,并给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坪北特低渗油田的应用实例。为今后测井朋友推广应用陀螺测斜技术,油田开发专家利用陀螺测斜资料复查落实钢套管井井眼轨迹、部署加密井、分析油井抽油杆偏磨问题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谢晓清 《石油机械》2000,28(7):44-47
为了开发塔中4油田,遵循尽量简化沙漠腹地设施,优化油气水电总体布局的原则,从钻井方案的选定,原油的集输、脱水,含油污水处理,供水、供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综合防砂治砂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研究成果。认为在开发建设沙漠油田中,必须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到位;要勇于突破传统框框的限制,充分利用油藏自然能量,简化地面工艺设施,减小建设规模;要提高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靠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要以运行的安全时效作为设备选型的主要依据,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工作量和备用台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测试研究、室内岩心实验、测井资料分析及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获得了史深100 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并根据应力场研究结果,开展了注采井网布置、油层套管优选、最佳注水压力的确定、注水井增注措施的选择、水力压裂优化及油气高产区预测等多项应用研究,使史深100 地区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万赋 《石油机械》2000,28(12):1-3
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需要和可能,又要发展接替储备,力求高起点创新和完善配套的结合,以先进适用的装备,为提高油田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服务,是油田开发装备技术改造和开发研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近期应着重发展的装备是:顶驱、水平井、小井眼钻井和完井的配套设备;连续抽油杆、井下油水分离器、气举采油设备等人工举升装备;大排量自控变量堵水调剖泵、深层开发大排量高压注水泵等注水装备;油气混输泵、在线三相不分离计量设备等高效集输装备;剩余油监测、油藏地应力及裂缝展布检测等油藏监测仪器设备,以及油层改造、修井和三次采油装备等。装备制造企业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制定发展战略,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尽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实际生产注汽井测试工艺改进方案,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稠油注蒸汽热采焖井压力降落测试途径,并通过对热采试井技术解释方法和软件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试井技术在注蒸汽井监测的成功率.现场生产中,通过对注蒸汽井进行焖井压降测试及资料的解释分析,可获得实际油层渗透率、表皮系数、蒸汽前缘、蒸汽带热量、热水带热量、热损失等油藏动态参数.该技术在辽河油田应用10余井次,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管理着文中、文东两大油田。近几年在面对新区投入不足、老油田含水高、采出程度高、井况损坏严重和稳产基础变差等诸多不利情况下,通过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加强油藏管理活动。加大油田综合调整治理力度,使油藏开发效果得到了改善。稳产基础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8.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很难用构造图和精细储层预测结果一次搞清楚岩性油藏的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也很难据此一次完成这种油藏的整体开发方案编制 ,为此提出了一种 4 D储层预测技术的思路与流程。 4 D储层预测技术是一种针对岩性油藏滚动开发的应用技术 ,实际上是时间序列的多次 3 D精细储层预测技术。随着新完钻井的资料的不断补充和应用 ,3 D精细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次数和精度将不断增加 ,据此所编制的油藏整体开发方案也愈切合油藏实际。通过该技术在周清庄油田E3s3 5 1砂岩岩性油藏的开发应用 ,先后所部署的 13口开发井均取得 10 0 %的钻探成功 ,从而也证实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海滩油田开发建设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海滩油田的开发建设历经十几年的探索,从封闭式围堤造陆开发到开放式开发,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开发模式。本文对两种开发模式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其各自的生产设施布局、安全环保以及投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明确指出开放式开发模式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适宜于滚动开发的地面工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齐敬思 《石油机械》1998,26(8):53-54
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并不等于是生产中大量应用的技术。除了技术水平外,还有成本和售价等诸多因素制约着产品的使用与推广。近年来脱颖而出的捞油车之所以博得青睐,是因为它适应了一些油田的现状和实际需要,可以大大缩减地面工程工作量,较有杆抽油系统可以减少50%~75%的一次性投资,其市场价值会越来越大。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见到的这类事实证明,市场价值是石油装备开发制造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没有市场的认可,任何“水平”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