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瓷膜微滤制备食用级浓缩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机陶瓷膜微滤饲料级大豆磷脂-正己烷混合溶液制备出了杂质含量少、透明程度高的食用级浓缩磷脂。研究了膜孔径、压力、料溶比、温度与膜通量的关系以及不同膜孔径、溶料比、温度对磷脂丙酮不溶物含量、正己烷不溶物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0℃,0.20MPa压力下,饲料级浓缩磷脂与正己烷质量比为1∶3的混合溶液用1.2μm孔径陶瓷膜微滤,初始膜通量为110L/(m2·h),微滤后产品中丙酮不溶物含量和正己烷不溶物含量分别为60.20%和0.0082%,符合食用级浓缩磷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膜过滤法制备食品级浓缩磷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粗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采用无机膜过滤方式制取高质量浓缩磷脂.研究了膜孔径、溶料比、膜过滤温度、物料流速和水分含量对膜通量、丙酮不溶物含量和磷脂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分含量0.1%,膜孔径0.20μm,溶料比6:1,过滤温度50 ℃,物料流速3 m/s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条件下,产品中丙酮不溶物含量可达到60%以上,最高可达65%以上;且乙醚不溶物含量可以稳定地控制在0.05%以下.  相似文献   

3.
粉状大豆磷脂的制取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精制法除去浓缩大豆磷脂中的非磷脂物。试验以质量较差的未漂白浓缩大豆磷脂(含乙醚不溶物5.10%,丙酮不溶物44.4%)和质量较好的漂白浓缩大豆磷脂(含乙醚不溶物0.07%,丙酮不溶物56.6%)进行了工艺比较,各次脱油的油溶剂重量比分别是1:3~4和1:4~5;产品收率分别是44.0%和51.2%,产品的纯度含磷量分别是2.9%和3.07%,换算成磷脂含量(转换系数30)则分别是87.0%和92.1%,乙醚不溶物含量分别是7.98%和0.15%。说明原料的质量尤其是杂质乙醚不溶物的含量对产品的纯度影响很大。将第一次脱油与后几次脱油操作分别在二个串连的装置中进行,当第一次脱油后的静置分层终温降至25~30℃时,此液含丙酮不溶物低于0.8%,下层磷脂徐徐流入25℃左右,快速搅拌下的丙酮溶剂中,立即变成分散的粉粒,清除了倾滗法操作时磷脂结团、结块和粘壁的现象,为实现在密闭装置系统中半连续的工业化生产及安全操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粮食与油脂》2016,(2):76-78
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不同形态大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的含量,并通过对原料、工艺、储存期等因素的研究来确定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浓缩磷脂产品中LPC含量约为0.80%,大豆粉末磷脂中LPC含量为1.35%,大豆磷脂一次醇溶产品中LPC含量为2.87%,大豆磷脂二次醇溶产品中LPC含量为12.88%。在–20℃、避光储存条件下,各样品一年储存期内LPC含量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王志军  承海 《中国油脂》2008,33(3):64-65
简要介绍了大豆磷脂产品色泽的来源,揭示了大豆原料、加工过程以及杂质等影响磷脂产品色泽和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在大豆磷脂加工制取过程中,对大豆预处理、毛油制取、毛油水化脱胶、磷脂浓缩以及脱色等工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楼乔明  徐杰  孙兆敏  薛长湖 《食品科学》2010,31(18):224-226
利用不同溶剂对大豆浓缩磷脂中各成分溶解性的差异,建立一种溶剂法制备高纯度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新工艺。大豆浓缩磷脂通过丙酮脱油、乙醇提取、活性炭脱色、乙腈萃取,可制备纯度高达95% 以上的大豆磷脂酰胆碱。大豆磷脂酰胆碱的脂肪酸主要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70.71%、亚麻酸11.04%。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的飞速发展,每年加工大豆2 000多万t,天然大豆磷脂的资源十分丰富.大型大豆浸出油厂生产的脱胶油脚质量稳定,大豆经除杂、脱皮、负压蒸发汽提,低温脱水生产的大豆浓缩磷脂,是食用级磷脂理想的原料.但目前我国的食用级磷脂生产量很少,磷脂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的主要原因是混合油过滤不过关、油脚脱色不稳定、浓缩磷脂脱水时间长、温度高、设备运行稳定差等,另外我国浓缩磷脂质量标准偏低.所以要开发食用级大豆磷脂系列产品,首先要提高原料大豆浓缩磷脂的质量,解决生产中存在清杂、脱色和脱水的技术问题,减少制备粉末磷脂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溶剂法精制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柳建设  葛玉卿 《中国油脂》2004,29(11):38-41
为了提高磷脂产品中磷脂酰胆碱(PC)的含量,研究了以浓缩大豆磷脂为原料,采用丙酮和乙醇作溶剂,制备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用丙酮脱油时,在料溶比为15:200、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40℃的最佳脱油工艺条件下,得到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7.6%的中间产物--粉末磷脂.用乙醇提取富集其中的磷脂酰胆碱,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粉末磷脂与溶剂的比例、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时间和次数对PC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95%,固液比1:20,提取时间30 min,温度35℃,抽提次数2次的条件下,PC含量和提取率均较优.在最佳试验条件下,PC含量可提高到45.1%,提取率为62.0%.  相似文献   

9.
以水代法和机榨法制取的芝麻毛油静置沉淀后的底部沉淀物(即芝麻油脚)为原料,利用正己烷萃取除杂、水化浓缩及絮凝分离的方法从中提取芝麻油浓缩磷脂,并对水化浓缩和絮凝分离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除杂(条件为料液比1∶8、时间6 h、温度25℃)后芝麻油脚中固体不溶性杂质含量从21.25%降低至0.04%;水化浓缩的最佳条件为水与萃取除杂油脚质量比4.5∶1、水化时间40 min、水化温度85℃,水化浓缩后丙酮不溶物含量从3.41%提高至45.87%;絮凝分离的最佳条件为预热温度40℃、反应温度90℃、NaCl添加量3%、反应时间20 min,所得浓缩磷脂的丙酮不溶物含量为56.82%。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性能,拓宽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本研究以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采用无溶剂介质的方法,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乙酰化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乙酸酐加入量对乙酰化改性大豆磷脂酰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反应条件,最终确定了大豆浓缩磷脂乙酰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0min,乙酸酐加入量为3%时,改性后的大豆磷脂的酰化率为68.92%。同时,对改性前后大豆磷脂的乳化性能和钙皂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经乙酰化改性后的磷脂,其乳化性能和钙皂分散性能较原料大豆浓缩磷脂而言,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酰化率越高的乙酰化改性磷脂,其钙皂分散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