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光固化快速成型用光敏树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利  梁延德 《材料导报》2005,19(Z1):229-231,238
光固化快速成型(SLA)技术是基于液态光敏树脂在特定波长紫外光或激光照射下发生光固化反应这一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介绍了光敏树脂的组成及其固化机理,针对各类光敏树脂的特点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SLA技术对光敏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纳米SiO2改性紫外光固化有机硅杂化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光敏性有机硅树脂PSUA,采用超声分散法将纳米SiO2分散在光敏性有机硅体系中,通过紫外光固化方式制备了光固化有机硅杂化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对杂化体系稳定性和光固化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光固化膜硬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光固化膜断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在杂化体系中分散比较均匀,稳定性好,能够有效增强光固化膜的硬度,但降低了光固化速率,杂化体系中纳米SiO2的用量以3%~5%为宜.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同时具有光固化基团(双键)和热固化基团(环氧)的高折光紫外光-热双重固化树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表征了树脂结构。配制了一系列紫外光-热双重固化体系,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固化过程特征吸收峰的变化;测试了紫外光-热双重固化膜的凝胶率、吸水率、体积收缩率、折光率和表面水接触角。结果表明,高折光紫外光-热双重固化树脂固化后凝胶率可以达到96.4%以上,吸水率在0.87%以下,体积收缩率在6.87%以下,水接触角在60°左右,为亲水性表面。在相同稀释剂条件下,与双酚A环氧丙烯酸单酯光-热固化膜相比,其折光率由1.3014提高到1.5723。  相似文献   

4.
含光敏剂的高支化碱溶性感光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4-苯三四酸酐,环氧氯丙烷和光敏剂1173合成了分子内带有光敏单元的高支化碱溶性聚酯,聚合反应转化率在1h内可达90%以上,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高支化聚酯反应制得分子内带有光敏单元的高支化碱溶性光固化树脂,树脂的热转变温度在160~210℃,在碱水溶液中溶解性好,无需外加光敏剂在紫外光照射下便可固化、交联,光固化的反差γ可达到7.30。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近年来紫外光固化体系中光敏树脂的研究进展,包括混杂体系、离子型体系、超支化体系、生物质原料体系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6.
一种光固化3DP实体材料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紫外光固化三维打印(3DP)的成形技术及成形材料,制备了一种实体材料光敏树脂。使用实时傅立叶红外光固化实验研究了这种实体材料中主要成分在室温和55℃时的光固化速度;考察了黏度、表面张力及工作温度对实体材料可打印性的影响;在喷头为XAAR500的三维打印实验机上,测试了实体材料的打印稳定性和成形精度。结果表明,这种实体材料在55℃时可持续稳定地从喷头喷出,光固化速率和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正交试验和递归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了光敏树脂SZ-01在光固化成形后表面硬度随着环境温度、光照距离及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遗传优化设计的方法,找到了一组合理的工艺参数组合,使得光敏树脂固化后的表面硬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含硫高折光紫外光固化树脂,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和质谱表征了树脂结构。配制了一系列紫外光固化体系,用FT-IR表征了固化过程特征吸收峰的变化。测试了紫外光固化膜的凝胶率、吸水率、力学性能、体积收缩率、折光率和表面水接触角。结果表明:在相同稀释剂条件下,与双酚A环氧丙烯酸双酯光固化膜相比,高折光紫外光固化树脂(二苯硫醚环氧丙烯酸双酯含量65%)固化后凝胶率可以达到97.2%,体积收缩率在9.71%,断裂强度为26.72MPa,断裂伸长率5.23%,水接触角为55.72°,与双酚A环氧丙烯酸双酯体系相当,但其折光率为1.5572,明显高于双酚A环氧丙烯酸双酯体系的1.3069。  相似文献   

9.
利用插层聚合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复合光固化树脂,并采用紫外光固化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XRD、DSC对光固化过程中蒙脱土的插层和剥离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FT-IR研究了蒙脱土对环氧-丙烯酸酯体系光固化速率的影响。力学试验证实,光固化后的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冲击与弯曲强度比原本体树脂分别提高了54%和10%.  相似文献   

10.
将自制的光敏性微凝胶添加到光固化电泳涂料中,以进一步提升该体系的综合性能.研究了光敏性微凝胶在涂料中的分散性以及不同交联度光敏性微凝胶对光固化电泳体系电泳过程、光固化行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机械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敏性微凝胶在光固化电沉积涂料中有着良好的分散性,且添加光敏性微凝胶PANM-M的光固化电泳涂料固化膜展现出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霸书红  沈红旗 《爆破器材》2021,50(4):18-22,29
为了改善光敏树脂的燃烧性能,通过添加不同粒径和含量的高氯酸铵(AP)作为氧化剂,利用3D技术打印出含能树脂药柱。考察了AP在光敏树脂中的分散性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粒径为5.28 μm的AP在光敏树脂中的分散性最好;打印成型的含能树脂药柱燃速最快,残渣率最小。与打印成型的纯树脂药柱相比,该药柱的燃速提高了14倍,残渣率降低了94.30%。随着AP的质量分数从10%增至50%,药柱燃烧性能明显改善;当AP的质量分数为50%时,含能树脂药柱的燃速最高,残渣率最小,分别为1.05 mm/s和1.10 %。差热分析表明,含粒径为5.28 μm的AP的含能树脂药柱温度峰值出现最早,放热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有望应用于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to Plate,CTP)光敏成像版材配方。先以双酚A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一种交联剂,利用IR和TG进行结构表证;将它和一种线性酚醛树脂配制成涂膜液,掺加三嗪类光生酸剂,通过曝光、烤版、显影研究成像过程,并利用膜厚变化和表面亲和性变化研究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13.
热塑性树脂增韧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热塑性树脂的含量、端基、分子量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增韧体系的断口形貌,对增韧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热塑性树脂膜和固化后的酚醛树脂膜形成连续相、酚醛树脂固化球粒为分散相的“网膜-球粒”结构使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2改性光固化成型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原位分散到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型的光敏树脂中,通过黏度测定和SEM观察,发现纳米SiO2在光敏树脂中分散性好。这种改性的光敏树脂应用于光固化成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光敏树脂的临界曝光量增大而透射深度变小、其成型件的耐热性有所提高;当SiO2含量在1%~2%时,成型件的硬度和弯曲强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绿光激光器引发光敏树脂光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532nm绿光激光器照射下,以氟化二苯基二茂钛为光引发剂时环氧树脂丙烯酸酯的固化行为,探讨了引发剂用量、激光扫描速率、氧气等对光固化树脂凝胶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树脂固化后的体收缩率和线收缩率。  相似文献   

16.
水显影光固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各组分对感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的环氧基,依次用丙烯酸及叔胺盐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酸酯类感光高分子,将其配制成水显影光固化材料,并研究了叔胺盐的种类,不同光引发剂和光谱效剂以及稀释性单体对其感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激光辐照对玻璃钢材料微波透射特性的影响,对激光照射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红外谱分析了烧蚀样品的微观结构变化,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损伤细观形貌,结合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变化讨论了微波透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激光烧蚀会导致玻璃钢材料微观组分的变化、宏观结构的改变,形成烧蚀层、碳化层、热解层和原始层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碳化层、烧蚀层的微观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微波的散射和吸收机制,进而导致了微波传输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刘玉  谢源宏 《光电工程》1997,24(1):61-64
用快速光造型方式生成的三维实体模型,其表面常有固化不良现象,即当模型内部树脂已经硬固化而外表面却仅为软固化状态,指触发粘。这是个令人遗憾的缺陷,需要改进。本文对表面发粘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表面固化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氧的阻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解决办法,克服了原有缺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