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晖 《聚氯乙烯》2005,(2):26-30
叙述了PVC树脂的增韧机理,归纳了PVC制品的增韧方式,对冲击改性剂ACR的合成过程及结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了详述,并研究了ACR—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制备要点,简要介绍了接枝共聚树脂性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
接枝共聚法增韧改性聚氯乙烯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友良  许锡均 《应用化工》2005,34(4):199-202
综述了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悬浮溶解接枝共聚法和悬浮低压接枝共聚法三种接枝共聚方法增韧改性聚氯乙烯树脂(PVC)的制备工艺,以及接枝共聚增韧改性PVC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接枝共聚法与共混法相比,明显改善了增韧改性剂和PVC之间的相容性,显著提高了增韧改性剂对PVC的增韧效果,表明了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已成为增韧改性PVC的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叙速了采用在ACR链上接枝氟乙烯(VC)单体达到对PVC树脂增韧改性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ACR的抗冲效果与ACR胶乳特性密切相关,合成PBA时B(交联剂)最佳用量为1%左右;BA/MMA最佳投料比80/20左右,ACR—g—VC抗冲强度随ACR含量增加而增加;制得的ACR—g—VC树脂性能达到Vinnolit公司同类产品H2264z树脂实测水平。  相似文献   

4.
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化工厂共同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氯乙烯—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简称VC—ACR接枝共聚树脂)的研究”1990年11月10日在天津通过了化工部主持的国家技术鉴定。 VC—ACR接枝共聚树脂是80年代西欧推出的新型材料,它具有耐冲击、耐候、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是制造各种异型材,特别是窗框异型材的优选材料。在抗冲击和耐候性等方面明显优于CPE改性的PVC。  相似文献   

5.
王强 《聚氯乙烯》2012,(2):27-29
比较了ACR接枝VC共聚树脂与CPE对PVC干混料加工性能、给水用PVC-U管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CPE相比,ACR接枝VC共聚树脂可降低PVC干混料的平衡转矩,缩短塑化时间,节约能源消耗;②对于Φ32、Φ110给水用PVC-U管材,添加ACR接枝VC共聚树脂生产的PVC-U管材性能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且综合性能全部优于添加CPE生产的PVC-U管材。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的实验检测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悬浮ACR接枝共聚树脂与PVC SG-5、PVC SG-5和抗冲改性剂CPE(或ACM)共混树脂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等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悬浮ACR接枝共聚树脂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氯乙烯—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的特性。结果表明含6%聚丙烯酸酯(ACR)的接枝共聚物具有好的表观物性、流变行为和易加工性,且显著提高了制品耐候性和力学指标,抗冲击强度是纯PVC的8~9倍,较ACR/PVC共混改性树脂抗冲强度高3倍,在以塑代木应用上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 1965年西德露公司用45%VA(醋酸乙烯)为原料研制了商品名为Levapren VC45/50的共聚树脂。80年西德在塑料窗生产中所用的改性剂为EVA、CPE、ACR三种,它们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65%、25%、10%。由此可见,EVA接枝共聚树脂作为PVC改性剂发展之快。 VC—g—EVA接枝共聚树脂具有较高的冲击性能、良好的耐候性以及较低的熔体流动温度,加工工艺易于掌握,把它作为硬制品的改性剂(改性树脂)已广泛用于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型纳米粒子胶乳增韧PVC共聚树脂(NCR)。先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制得粒径为120~140 nm的轻度交联复合胶乳,再利用氯乙烯单体对聚丙烯酸酯的溶胀特性,使上述胶乳与氯乙烯单体发生悬浮接枝聚合,形成具有互穿包覆结构的聚丙烯酸酯类弹性体纳米粒子增韧PVC共聚树脂。通过与PVC-SG5共混CPE/ACR/MBS的改性材料进行对比,发现NCR具有优异的常/低温缺口冲击性能,而且其综合力学性能优越,具有刚韧平衡的优势。此外,该共聚树脂易塑化,加工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0.
ACR—g—VC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两步乳液聚合合成了核-壳结构型ACR胶乳,并进一步通过ACR胶乳存在下的VC悬浮聚合合成ACR-g-VC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CR胶乳的存在影响VC悬乳聚合的稳定性,增加分散剂用量能得到颗粒特性较好的共聚树脂;ACR-g-VC共聚物的溶胶聚合度略低于相同聚合温度的均聚PVC,凝胶含量随共聚组成中A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ACR-g-VC共聚物的塑化时间小于聚合度接近的均聚PVC,而加工转矩大于均聚ACR-g-V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随AC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ACR含量相当的PVC/ACR共混物。  相似文献   

11.
闫冰  刘晓明 《中国塑料》2008,22(1):73-76
对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共聚物(ACR-g-VC)增韧聚氯乙烯(PVC)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丙烯酸酯核-壳接枝共聚物(ACR)、氯化聚乙烯(CPE)增韧PVC体系的加工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其加工性能与ACR增韧PVC体系的加工性能接近。通过对PVC/ACR-g-VC与PVC/ACR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对比,分析了两种体系增韧效果差异的原因。实际应用研究表明,ACR-g-VC与CPE共同使用时有协同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VC—BA树脂(即氯乙烯一丙烯酸丁酯共聚树脂)与ACR对PVC干混料的加工性能、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C—BA树脂与PVC相容性良好。它的加入促进了PVC体系的熔融,改善了干混料的塑化性能,提高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可以替代ACR,是性能良好的PVC改性剂。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我厂配合徐州电化厂开发的VC-g-EVA接枝共聚树脂,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定和加工技术研究,并使用该品种3m~3釜扩试料,进行了两批扩大应用试验。该品种用于异型材、PVC民用建筑管件等挤出、注射配方中。 VC-g-EVA接枝共聚树脂改善了EVA与PVC的相溶性,提高增韧效果,加工性能良好,制品抗冲性能显著提高。 结合国内PVC树脂产量增加,要求扩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作为一种新型交联剂,以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交联剂含量的丙烯酸酯类核壳增韧改性剂(ACR),用于对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通过改变交联剂的含量,测试了ACR的交联度、接枝度、接枝效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了ACR/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交联剂含量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当交联剂含量增加时,ACR的交联度、接枝度、接枝效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得到了升高。当交联剂含量为0.4%,ACR/PVC的质量比为8/100时,ACR/PVC共混物发生了脆韧转变,冲击强度为1145J/m,是纯PVC的39倍。  相似文献   

15.
ACR树脂的生产技术概况及其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CR树脂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经种子乳液聚合得到的热塑性接枝聚合物.主要用作PVC硬制品的抗冲改性剂,可以改善PVC制品的抗冲击性能和其加工性能。本文介绍了PVC抗冲改性剂ACR树脂的国内外生产概况,阐述了ACR树脂的技术概况,并分析了国内有关ACR树脂生产、技术、市场和价格等方面的一些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改性聚氯乙烯树脂—氯化聚乙烯—氯乙烯接枝共聚树脂(CPE—g—VC),元月廿一日在安徽省化工研究所通过鉴定。接枝共聚树脂的性能通常都优于机械共混物。CPE—g—VC树脂比目前采用的CPE/PVC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冲击韧性,其硬制品的缺口冲击强度可增高数倍,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适合于加  相似文献   

17.
采取原位聚合将抗冲改性剂ACR与VCM单体接枝聚合,改善了PVC树脂的抗冲击性能。介绍了ACR及高抗冲PVC树脂的制备,对高抗冲PVC树脂的质量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试了CPE—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基本性能,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挤出性。结果表明:CPE—g—VC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在PVC共混物中,CPE—g—VC较CPE有更好的增韧效果,CPE—g—VC/PVC共混物具有较CPE/PVC共混物高3~4倍左右,较纯PVC高5~8倍左右的抗冲击强度。同CPE/PVC共混物相似,CPE—g—VC/PVC共混物加工区域较狭窄。  相似文献   

19.
郭琴 《当代化工》2017,(11):2251-2253,2257
针对传统PVC管材存在加工性能不佳、冲击性能差等问题,结合PVC管技术的现状,提出一种抗冲击性的PVC管材材料。对此,文章首先对PVC管材增韧改性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增韧改性剂,最终选择ACR、MBS作为增韧改性剂;其次,以PVC树脂、SG型树脂等作为原材料,以MBS、ACR作为改性剂,对PVC管材进行制备,分别比较不同改性剂下的PVC管材性能;然后设计MBS+ACR的复配体系,得到不同复配体系下的PVC性能。由此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MBS、ACR可提升PVC管材的抗冲击性能力,并赋予了PVC管材更好的断裂伸长率,从而大大提高了PVC的性能,并简化了加工难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交联剂、丙烯酸丁酯(BA)为核层单体的聚丙烯酸酯(ACR)乳液,在此基础上,以氯乙烯(VC)为壳与ACR乳液悬浮接枝共聚,得到核-壳型高抗冲特种PVC树脂,并对该树脂进行了质量指标分析和加工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